“小寒”刚过。
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中,小寒对应三种花,其中一种就是水仙。
它为什么会有这么仙气飘飘的名字?在古代,又被赋予什么样的品格?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程杰教授撰有《中国水仙起源考》《论中国水仙文化》《论宋代水仙花事及其文化奠基意义》等论文,考证水仙起源、分析其文化内涵,精当而全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俞香顺教授追随程杰教授多年,从事花卉审美文化研究,我们邀请到俞教授,请他在撮拾相关论文的基础之上,对水仙文化做一些介绍。
水仙图南宋·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微史记:俞教授,“水仙”是我们常见的花卉,特别是每年岁末年终,很多人都会养一盆水仙。那么,“水仙”之名是怎么来的?在古代,它一直叫这个名字吗?
俞香顺:“水仙”之名是五代时期出现的,与此同时,还有金盏银台、天葱、雅蒜等名称;但最后“水仙”胜出,成为正式的、通用的名称。“水仙”的名字相当美,采用的是“意译”。
众所周知,西方有关水仙花的神话传说较为丰富,其中最流行的说法是,水仙花是希腊神话中自恋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us)的化身。相传他受到恋人的惩罚,特别眷恋自己的水中倒影,整日临水自照,终至抑郁而死,死后化为水仙花。水仙花的拉丁学名即是这个少年神灵的名字。
水仙卷南宋·赵孟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水仙花原产于地中海、欧洲中部及亚洲东部,在中国的五代时期,水仙花还是新鲜事物,但是作为神灵的“水仙”在我国却历来有之,湘夫人、屈原、洛神等都可称为“水仙”。我们检索《全唐诗》,《全唐诗》中的“水仙”无一例外都是指水中的神灵。中国固有的“水仙”里,屈原无疑是具有“标志”意义的,屈原是楚国人;而我们今天所能确定的最早的水仙花的文献记载恰恰就在荆州,是当年楚国的核心区。屈原行吟泽畔的形象与希腊传说中那喀索斯( Narcissus) 这一水边自恋的神灵颇有几份神似, “水仙”的中文译名可以说是无比巧妙的“意译”,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宁馨儿”。
微史记:在传统文化中,水仙的意象具有什么内涵?是什么时候开始被置入这些内涵的?
俞香顺:水仙色泽清雅、花气清芬、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此外,水仙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内涵,这些内涵主要在北宋时期形成。
首先,水仙花具有“清雅气质”。水仙花素雅的花色、轻盈的姿态、清郁的芬芳,“借水开花”的习性,体现了一种高雅的气质和超逸的姿态。这份清绝与清逸,在花卉中只有梅花可与之相提并论,被人们称作“双清”。况且,“水仙”之名还能引发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屈原、李白等品行高洁的“水仙”的联想。
其次,水仙花具有“坚贞品格”。水仙花期在冬季,此时天寒风冽,草木萎尽,古人认为水仙具有孤根独秀、不畏霜雪的坚贞品格,与“岁寒三友”松竹梅相比,丝毫不让,常将它与梅、竹、松、柏等联类赞誉,以寄托人们高尚的品德。人们称赞水仙具有“高并青松操,坚逾翠竹真”的凛然气节。
梅茶水仙图局部清·钱维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水仙还具有“吉祥寓意”。水仙是“小寒三信”之一,中国阴历春节前后开放,被认为是新春吉祥如意的预兆,人们常用来表达迎新纳福的美好愿望。
水仙的名字也有吉祥的象征意义,单瓣水仙名“金盏银台”,千瓣水仙名“玉玲珑”,正好符合金玉满堂的吉利兆头,是富贵和瑞吉的象征。因此人们常常在新春时节,将水仙作为馈赠佳品,赠送亲朋,以寄托美好的祝愿。
微史记:水仙的典故有哪些?在江苏境内又留下哪些典故?
俞香顺:水仙花自五代时期传入中国,千百年来,广大文人士大夫特别眷顾和推崇,创作了许多诗、词、赋和绘画,抒发了丰富的情趣。民间也出现了不少美丽的传说与歌谣,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看宋代黄庭坚的名作《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这首诗描写水仙的仙姿、仙韵最为传神,用“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神来形容水仙,写出了一种轻盈婀娜的姿态,“凌波仙子”、梅兄礬弟则成了描写水仙的经典比喻和说法。在人们对水仙的文学吟咏中,形成了许多关于水仙的典故,凝结了水仙审美的一些基本感觉、印象、趣味和理念。除“凌波仙子”“梅弟礬兄”外,还有“雅客”“十二花师”“一命九品”“岁寒友”“三香”“五君子”等。
明代嘉靖以来,苏州嘉定、吴县一带成了水仙种植的中心地区,影响很大。苏州水仙种植兴盛,声名远播,在清代进一步市场化,销往广东,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了乾隆年间。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载:“水仙头( 引者按: 鳞茎) ,秋尽从吴门而至,……隔岁则不再花,必岁岁买之。”清初李渔《闲情偶寄》: “金陵水仙为天下第一,其植此花而售于人者亦能司造物之权,欲其早则早,命之迟则迟。……买就之时给盆与石而使之种。”可见,清代初年,金陵的水仙种植也是很有名的。
微史记:水仙在外国文化中,具有什么意涵?和中国相比,有哪些区别?还是一致?
俞香顺:水仙为石蒜科水仙属植物的总称,主产于地中海沿岸,品种很多,我国分布的是“中国水仙”。西方的水仙花大多与神话故事有关,有自恋、爱情等内涵。“中国水仙”从形色上就与西方常见水仙有别,更兼之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雅文化”,他们在水仙花审美中所体现的文人雅趣、所寄托的品格追求,这些都与西方不同。
微史记:关于水仙,从植物本身,到文化内涵,都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痕迹。
俞香顺:水仙花本身是外来事物,是中外交流中的“舶来品”,但是其文化内涵却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以说,中国水仙丰富了世界水仙的内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民国以来,中国水仙远销南洋、欧美,那里的华侨多是闽粤人,十分珍爱水仙,每逢春节都将水仙供在几案,寄托思乡之情。1950年1月7日,夏威夷檀香山中华总商会举办了首届水仙花节,从那时起,每年一次从未间断。作为节庆重要项目,每年都要选出水仙花皇后和公主,代表檀香山华人到世界华人聚集地进行友好访问。某种意义上,在许多华侨心目中,水仙花具有了“国花”的象征意义。在水仙大量销往欧美的背景下,西方人也视水仙为中国国花。可以说,在中外交流中,中国水仙代表了“中国形象”,是“中国符号”。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