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复旦全球史书系·东西之间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复旦大学举办。
新书发布会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复旦大学全球史研究院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
丛书主编、作者,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中国历史学界现状以及全球史的研究等问题展开讨论。
应对中国历史学界现状,历时五年策划主编丛书
2023年,复旦全球史研究院正式成立,致力于弥补国内全球史研究的短板,打破国内中国史、世界史研究分隔的旧框架。
“复旦全球史书系·东西之间丛书”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董少新先生主编。
丛书大致有五条遴选标准:第一,主题与全球史、东西方交流或东亚海域内部交流史相关;第二,运用全球史或区域史研究方法;第三,运用多语种史料;第四,目标读者群体为国际历史学界,以与国际学界交流和对话为目的;第五,应为高质量的优秀学术著作,尤其是在理论、方法上有创见的著作。
丛书首批三种包括《首位华人主教罗文炤研究》《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18、19世纪药材知识的跨文化传播:一部从中国出发的自然知识史》,于202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
丛书主编董少新现场介绍了丛书的策划理念及后续规划。该套丛书从2019年开始策划,不仅为优秀的博士论文转化为学术著作提供机会,更重要的是出于对中国历史学界现状的一种应对。
董少新认为,中国历史学界起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理论薄弱。时下一些重要的历史学概念、理论,没有一个是中国学界提出的。第二,与国际学界的深度对话还不够。引入外国成果本是好事,但目前仅仅停留在引入与跟风,缺少有质量的交流与批判。第三,大多数的中国历史学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国内历史学界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第四,重专题研究而轻通史。二十多年来,国内学界少有中国通史著作,更是几乎没有世界通史的著作。第五,史料的重复整理与出版现象严重,且历史论文、著作常常沦为史料的堆砌,可读性极差。第六,重论文而轻著作。著作具有论文无法取代的价值,但现今的史学著作却越来越像论文集,这与考核体制以及学界浮躁的学风有关。
董少新先生希望以这套丛书能激发年轻一代学者谋求改变历史学研究现状的动力。
AI时代全球史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陈恒通过在线发言,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的历史话语权是如何丢失的。第二,中国史学界现状究竟如何。第三,在AI时代如何突破西方中心主义。
陈恒教授认为,近代以来,世界的学术中心基本都在西方世界内部,中国原本所拥有的历史话语权逐渐丢失。
今天,中国史学界的视野还不够开阔,且各史学学科间缺乏交流。AI时代,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近些年,全球又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某些保守与固步自封的思想。而“东西之间丛书”,正是应对这些危机的可贵尝试。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回顾了四十年来,复旦学者从中西交通史,到中西文化交流史,再到今天的全球史研究的学术演进。
“明清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不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大有可为。” 李天纲教授认为,可以继续推进交流式的研究,将中国史研究与世界史研究打通联系起来。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教授张西平看来,单一语言的中国史书写已经过时了,中国史不仅是由中国人用中文写的。
做好传教士中文著作的整理,并系统地梳理西文中有关中国的史料,将之纳入中国史,非常重要。同时,年轻一代的中国学者,也应该阅读西方的文献,利用西文在欧洲史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中国学者的身份,进入欧洲史的研究,表达中国学者的全球史观点。
文字丨记者 何晶
图片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