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花签,写尽她一生心事

继续来说宝玉生日夜宴上众人所抽花签一事,今天来分析林黛玉的花签。

黛玉抽到的花签是芙蓉,上面写着“风露清愁”四个字,还写着一句旧诗: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

众人看了黛玉的花签,都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做芙蓉。”黛玉听了这话也笑了。而之前宝钗抽到了牡丹,众人也笑说:“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而更巧的是,黛玉的花签上明确写着:牡丹陪饮一杯。这似乎也印证了她与宝钗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

在曹公笔下,两人共用一首判词和曲词,且人生命运都与贾宝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与宝玉有前世木石前盟之缘,一个与宝玉有今世金玉良姻之分。

黛玉花签上的这首诗,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的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写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尤其最后六句,与黛玉的命运竟十分契合。

原诗: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图片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与《葬花吟》里的“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有异曲同工之妙。“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与“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最后两句“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又让人想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而且这首诗,隐隐约约似乎也是曹公对贾府的“控诉”,因为最后嫁给宝玉是宝钗而不是黛玉,所以曹公就觉得贾府是“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他们只看重婚姻背后的利益,而不是夫妻双方的幸福。
作为读者,我们当然知道,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是不幸的,而且这种不幸害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人。因为宝玉爱黛玉而不爱宝钗,但偏偏宝玉娶了宝钗,这也是“终身误”里传递的深意。
黛玉花签上的“风露清愁”也很有意思,她在下世造劫之前,是一棵绛珠仙草,因为得到了雨露滋养,所以修成个女体,而又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饿了就吃蜜青果,渴了就喝灌愁海水,正应了“风露清愁”四字。
这四个字,既写出了黛玉的来历,也写出了她如芙蓉一般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弱柳扶风怯弱不胜的美丽姿态,正是“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图片
“枉凝眉”曲子里提到: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结合黛玉抽到的花签,这个“枉自嗟呀”之人自然是“莫怨东风当自嗟”的黛玉了,而那个“空劳牵挂”的人,很多人说是宝玉,私以为应该指宝钗,这首曲子正是对钗黛二人爱情和婚姻不幸的吟咏。
曲子里明确写到了“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没奇缘写的当然是宝钗,而有奇缘写的则是黛玉。
黛玉抽花签这里,曹公不仅写黛玉,通过牡丹陪饮,再次点出宝钗,可知在曹公笔下,宝钗和黛玉在人生命运与结局上,是殊途同归的,因为她们都是爱情和婚姻悲剧的受害者,都是薄命人。
所不同的是,宝钗还有一张“无情”的面孔来伪装和保护自己,能够“风雨阴晴任变迁”,而黛玉则没有,她直面东风,她迎风洒泪,她枉自嗟呀,直到泪尽夭亡。
原文也多次提到,黛玉总是一个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总是一个人默默流泪伤感,甚至于几乎把眼泪流干,她哀叹的不只是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那一份捉摸不定的感情。
图片
后来晴雯死,宝玉写了一篇奇文《芙蓉女儿诔》,你以为他真的是为了祭奠晴雯吗?脂砚斋批语明确说了,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
因为黛玉抽花签时众人也说了:除了他,别人不配做芙蓉。那么在曹公笔下,所有芙蓉的意象,就都指向了黛玉一人。
黛玉父母相继离世后,一人长期寄居在外祖母家,她虽然是千金小姐,却又不是贾府的正经主子,她的生活现状是无奈的,除了外祖母家,她也没有地方可去。
她不像宝钗,还有母兄,说搬走就搬走了,比如抄捡大观园那次,但黛玉却不能,所以她在《葬花吟》里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除了默默承受,别无选择。
因此,曹公给她花签上的一句诗是“莫怨东风当自嗟”,孤身一人寄人篱下的现实,对黛玉来说,有太多的不得已,她所能做的,除了嗟叹还有什么呢?她除了在大观园里在潇湘馆里洒洒泪写写诗葬葬花逗逗鹦鹉,大约也就是对着宝玉使使小性子了。
这个才貌双全气度非凡的女孩儿,最终流干了眼泪,也没有等到她的意中人,但她前世所欠的债也已还清,魂归太虚的她也此生无憾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