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资深自由译者Allegra Lee在跨文化翻译中分享了她在商业翻译与跨文化沟通实践中的独到见解与真实经历。
02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文化禁忌的识别与应对策略、技术发展与翻译行业的冲击等。
03为应对这些挑战,Allegra强调在翻译过程中确保信息准确,再考虑如何让目标读者理解起来更顺畅。
04此外,她建议翻译工作者要保持专业敏感度,跟进新兴技术,同时发挥人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05最后,Allegra期待未来有更多新兴岗位与翻译技能相结合,让人借助翻译的优势进一步扩展职业空间。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
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高度交织的时代,跨文化翻译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政策规范的差异,都为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挑战。本期日新说聚焦于跨文化翻译领域,邀请了资深自由译者Allegra Lee进行深度对谈,探讨她在商业翻译与跨文化沟通实践中积累的独到见解与真实经历。透过本次专访,我们将共同探寻在多元语境下如何平衡语言忠实与文化适应,并进一步思考翻译工作者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时代价值与发展方向。
受访人简介:Allegra在本科阶段主修英语专业,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口译专业。毕业后曾在某金融公司担任金融翻译,随后从事自由翻译工作长达七年,主要翻译非文学文本,同时也兼顾一些口译项目。她翻译过各种行业和题材的大量内容,从商业、金融、法律文件到游戏汉化、艺术翻译均有涉猎。
问: 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看待语言与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确实存在。不同民族和社会的价值观与风貌往往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例如,中英文的表达方式差别就很典型。中文喜欢使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讲究对仗和修辞美感(之前为腾讯翻译广告竞赛文案和海外员工年报,就需要翻译很多对仗工整的口号);英文更偏向活泼的俚语或简洁的小词,对句式工整并无太多执念。英文的不同词性对应到中文也会有所不同,在参与过的几次MBTI测试审校项目中,compassion译为“同理心”,而compassionate则为“人本”。
在一些场合,比如外国餐厅悬挂“珍馐饕餮、美食盛宴”之类的对联,就会让当地人不知所云,甚至以为对联是店家招牌的一部分。他们更习惯直接以“更实惠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来吸引顾客。再如,中文常反复出现同一个名词或动词,而英文更倾向用代词替换,以避免重复。此外,中文的逻辑连接并不显性,需要读者自己推断究竟是顺承还是转折,英文则会用so或but明确区分。
还有一个难点在于谐音翻译,因为谐音往往基于特定语言环境。英语国家或澳洲也有很多地域性表达,澳洲与野生动物相关的词汇较多,比如鸸鹋(grebes)、鸭嘴兽(platypus),英美可能少一些。
价值观层面,中文多以“他”举例,英文往往使用he/she或复数they,这会增加词形和句式转换的复杂度。服饰领域而言,unisex不再直接翻成“男女皆宜”或“雌雄莫辩”,而可能选择“刚柔并济”等更中性的说法,避免潜在的性别歧视(包括二元性别论)。类似地,英文也会用dark-skinned替代black,用big或chubby替代fat。这些都是避免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容貌歧视的例子。
此外,无论新词还是旧词,都可能难以翻译。一些新兴网络词汇背后折射出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尽相同:例如“爹味”在英文里和mansplain关联,去掉了对“父权”这个概念的表达,但毕竟语义相似,算得上相互对应的译法。具有文化内涵的“妖怪”“围城”也很难对应到精确的英文单词,“elf“、“demon”、“ghost”、“spirit”都只能表达部分含义,“siege”并不能体现婚姻的含义;反过来,“奥德赛”或“STEM”在国内并不为人所熟知,需要注释或说明。“地中海风”不仅指海洋文化,也蕴含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这是典型的文化概念差异。
问: 这些差异在实际工作中给您带来了哪些挑战?您又是如何平衡语言忠实与文化适应的呢?
答: 商业翻译更强调实用和精准,既不能过度直译引发歧义,也不能过度本土化造成原意缺失。我的策略是先确保信息准确,再考虑如何让目标读者理解起来更顺畅。譬如遇到难以直接翻译的谐音或本土政治术语,就要以简练的脚注或背景介绍让读者明白其含义。在翻译政府工作白皮书时,遇到像“编制”或“脱贫攻坚战”这样的中国特色概念,我会通过解释来说明它们在目标语言中呈现的实际功能、内涵或历史背景,防止核心信息的曲解或遗漏。
问: 非文学商业翻译更注重沟通功效。有没有比较典型的案例,展示中英文在思维或价值观方面的冲突?
答: 有些西方品牌在广告文案中非常爱用“独一无二”“最棒”“无与伦比”这种绝对化表述,但按照国内广告法是违规的,需要删改或用更含蓄的方式替代,否则在中国市场推广时可能出现法律风险。与我长期合作的路易威登和耐克就曾有类似要求,若英文里写了the most、perfect,就得改成“备受好评”“广受欢迎”“精美”之类更贴近国内监管要求的说法。
问: 我们接着聊聊文化禁忌的识别与应对策略。您在跨文化翻译和交流中是如何辨别潜在文化禁忌或敏感点的?为避免可能的误解,您有没有采用过特定的预判方法或应对策略?能否分享一两个成功案例?
答: 这方面主要涉及社会文化禁忌。西方人非常重视隐私,包括收入、家庭、年龄、宗教和政治立场等。在笔译工作中,一般只需对这类信息进行模糊处理或隐去即可,但口译时则需要更灵活的处理方式。假如对方谈及敏感或私密话题,我会用委婉提问来“过滤”,也可能直接略过这个问题,以免让对方感觉被冒犯,在某次国际爵士音乐节活动现场,我就这样处理了与海外艺人的沟通。
政治观念方面,feminism在中文里有“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两种译法,但“权”字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权力、权利),为避免误解,我通常倾向用“女性主义”这种较温和的表达方式。还有一次,客户的文件涉及经济监管系统,出现了“see through”这个词,但它在英文里还与“透视装”相关,客户担心引发联想。最后我们修改了说法,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
语言之外也有交流禁忌,比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某些手势或肢体语言可能被视为挑衅或挑逗。面对这些情况,首先要熟悉目标文化,尽量提前预测哪些元素可能引起负面联想或误解,然后结合上下文做适当调整或回避。
问: 您提到技术发展对翻译影响很大,可否具体谈谈近年来AI技术在翻译中的应用(例如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它们在跨文化翻译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除了带来效率的提升,是否也出现了新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翻译工作者应如何定位并应对冲击?
答: 最近两年,AI技术的进步确实给翻译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大多数机器翻译工具能帮助译者加快处理日常对话或口语材料,对技术类和高频术语的翻译也有明显的效率提升。但完全取代人工还做不到,毕竟专业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词汇转换,还有对背景、语境和潜在含义的判断。
机器翻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省工作时间和协助术语查证。对于有些重复出现的词句,依靠人工查询或记忆的效率有限,而机器能迅速给出统一结果,避免拼写和标点差错。但它也有明显的弊端:
● 不能保证所有译文都正确,尤其在多义词、俚语或含蓄表达上易出差错;
● 无法满足每家客户对敏感信息的处理要求,比如需要删除、模糊化、缩写或保留英文写法的内容;
● 机器对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理解还不够成熟,处理种族、性别、政治等敏感话题时容易出现失误;
● 敏感数据的云端存储也会带来信息安全隐患。
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关键在于与技术共生:一方面,熟练掌握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大幅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机器无法完全胜任的领域,比如注重文采、创意和人文内涵的翻译。通过提供更具深度的文化解析或更灵活多元的翻译方案,译者有望在人工智能时代继续保持不可或缺的价值。
问: 关于文化敏感性与价值观冲突,您在跨文化翻译中是否遭遇过因文化差异引发的内容敏感或价值观冲突?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比如宗教、历史表述或社会规范等?在此背景下,您如何兼顾原文的忠实性和目标文化(或中文语境)的接受度?
答: 确实会遇到类似情况,常见于政治、宗教、战争史观或社会规范等领域,这些内容往往有较严格的用词要求。比如在为Spotify审校音乐分类时,英文文本会提到“Taiwan”,那么中文就要加“国家/地区”的标注,在某些机构部门名称上也不能随意套用“政府”字样,否则与国内政策规定相冲突。
宗教方面,一些看似日常的词在不同文化环境里可能有很强的宗教意味,比如中文的“天呐”,英文可用God或Gosh,有些地方还会用Heaven,而Heaven在英文语境中多指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的“天堂”,在道教等东方宗教里也指“天”这一概念。
历史叙述上,则需要留意战争名称和国别顺序。某些场合禁止使用“Sino”指代中国,因为它在近代历史中带有贬义色彩。社会规范方面,中文有许多亲戚称谓与英文无法直接对应。
有些艺术领域的翻译还需考虑受众接受度,比如戏剧、电影或歌词字幕有字符数限制,或避免过度晦涩。去年乌镇戏剧节的官方译者把“德勒兹”简化成“某哲学家”,这样做虽减少受众困惑,但也失去对原文的忠实性。个人认为可行的做法是改为“哲学家德勒兹”,通过上义词做简要说明,既保留原意又兼顾观众理解。又比如,在为某部入围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的短片以及友人拍摄的家庭影像进行字幕审校时,尽力保留人物日常对话的自然语气。在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翻译出版物时,被采访艺术家偶有重复或类似的表达,因此翻译时需要调整合并,用简练的语句表达相近的意思,并在中英语境里灵活切换各类艺术词汇说法。
问: 在实践中,如果确实需要调整、删减或改写以避免文化和政策风险,您会如何向客户或目标受众解释这些改动的必要性?能否举例说明?
答: 我的做法是先阐明问题性质、潜在后果,再解释改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举两个案例:
一是给耐克制作视频字幕时,有位运动博主提到“做头发”。当时的热门新闻里就有明星绯闻让“做头发”这个词产生了暗示意味,客户想改成“理发型”。我认为“做头发”更口语自然,也并非一定含有不良暗示,因此向客户说明若改得过于刻意,反而削弱了原本的生活化氛围,最终成功保留了“做头发”。
另一个则是《死亡搁浅》的翻译案例。游戏里有种敌人叫“beached thing”,港台译法是“搁浅体”等解释性翻译,但内地的官方本地化文本使用的是“BT”。中文语境里“BT”常被理解为“变态”,当时简中译者集体提出希望能采用更合适的说法,可是索尼方面坚持沿用晦涩的缩写,没能改过来。
问: 那我们就来到最后一个问题:在跨文化工作中,您对未来有什么展望或反思?如何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同时对于行业和个人成长,您有哪些期许?
答: 首先要不断积累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才能避免误解和冲突,也能更好地沟通。其次,建议大家更自信恰当地输出本土文化概念。我们常提到“文化自信”,但并非盲目自信,而要在深入理解自身文化魅力的前提下,用不逼迫不强求的方式向他人介绍。此外,多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民间交流和旅游都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对翻译行业而言,保持专业敏感度非常重要,既要跟进新兴技术,也要在文化与语言交融中发挥人的独特作用。机器翻译再成熟,也很难完全掌握价值观与语境的细微差异,人工译者依然是跨文化沟通的核心。将来或许有更多新兴岗位与翻译技能相结合,比如品牌营销、创意写作或搜索引擎优化,这些都能让人借助翻译的优势进一步扩展职业空间。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打好语言和专业基础,沉淀行业知识。即便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具备深厚功力的译者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