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太湖号】
“多吃粗粮对身体好,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吃了血糖还不会高!”这样的经验之谈你是不是也听到过?但是,你真的分得清哪些是粗粮吗?
近日,家住凤凰社区的李阿姨因为血糖老是控制不住,来到了凤凰社区医院慢病一体化门诊就诊,她很疑惑,明明自己每天都是以粗粮为主,早上喝一杯即食燕麦片,下午饿了吃杂粮面包,晚上就喝八宝粥。血糖怎么还是控制不住呢?
接诊医生陈平平听完不禁苦笑,这些可都是“伪粗粮”!
她提醒,粗粮一般升血糖较慢,可以避免餐后血糖猛增,把餐后血糖控制得平稳,这确实是真的。
但是,粗粮是个大家族,并不是所有粗粮都能达到预期的控糖效果。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伪粗粮”,就是那些吃起来口感糯糯的谷物,比如大黄米、小黄米、糯玉米、黑糯米。还有老年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会将粗粮“精细化”处理,比如,粗粮粥煮得时间久一点,将粗粮膨化处理或打成粉加水冲泡食用等。在“精细化”处理的过程中,粗粮中很多营养会被破坏,同时粗粮中的淀粉也会糊化、膨胀,大大增加了消化速度,反而不利于血糖的平稳。
那么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粗粮呢?陈平平介绍,比如全谷类,保留完整谷粒的胚乳、胚芽、麸皮等的燕麦、荞麦、高粱米等;杂豆类,即除大豆以外其他豆类,富含纤维,也属于低血糖指数(GI)食物;以及只进行简单研磨和压制而成的谷物等。
她强调,有的糖友为了减肥和控糖,晚餐时间一点东西都不吃,这是非常错误的。糖尿病人不吃晚饭,不仅会造成血糖紊乱,还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低血糖比高血糖要危险得多,严重时可能要命。
因此,只有正确、科学地吃粗粮,选择正确的食材和烹饪方式,控制好总量,才能让血糖稳定。
记者:张璐
编辑:郭熠华
审核:姚佳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