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侨界人物】李元雄: 人工智能 芯片专家

图片

图片






“连城侨界人物”

系列报道




【编者按】连城侨乡文化底蕴深厚。从元初起,连城侨胞逐梦异乡、敢闯敢拼,涌现了许多行业精英、领军人物。他们爱国爱乡、重情重义,始终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发展和建设,成为推进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024年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为推动全社会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侨联、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连城侨界人物” 专栏,以“莲侨之心 赤子情怀”为主题,通过宣传连城18名重要侨界人物事迹,讲好连城华侨故事,传播连城好声音,进一步激发侨心向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为推进连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连城篇章作出侨界新贡献。

本期刊发“连城侨界人物”系列报道【13】李元雄: 人工智能  芯片专家,敬请关注。


李元雄: 人工智能  芯片专家




李元雄,连城县莲峰镇李坊村人,旅居荷兰侨胞,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博士,电气工程博士,浙江省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先后在中国、荷兰、新加坡、美国、德国、瑞士等地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的研发和公司高级管理工作。2018 年回国先后创办了三个公司,专注高端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为国家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突出贡献。现任立德智兴半导体有限公司(芜湖)首席技术官,积极为连城教育、医疗事业作贡献。



图片

李元雄


李元雄,1963年12月出生于连城县莲峰镇李坊村。在李坊小学启蒙,1977 年 7 月高中毕业于北团中学。文革后恢复高考于 1978 年 10 月考入合肥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半导体器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3 年 9 月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攻读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6 年 9 月考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微电子学分部工作,是国家七五攻关“超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课题的主要负责人,研究完成了“500 门和 2000 门门阵列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和“3 微米 CMOS 专用集成电路工艺”的重大专项课题,使我国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自主可控,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国防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1年 9 月李元雄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留学,研究微机电系统技术,发明了表面体微机械加工技术。1995 年 10 月毕业获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后进入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工作,担任集成电路等离子刻蚀工艺的高级工程师,2000 年 7 月升任首席工程师,被公司外派至新加坡与台积电合资建设新加坡集成电路制造公司,担任等离子刻蚀工艺和工艺整合负责人,为公司 8 英寸晶圆厂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4 年 4 月加入美国泛林半导体公司担任先进工艺工程经理,被派至北京建设中芯国际的中国第一个 12 吋晶圆厂,为我国的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 年 1 月加入德国英飞凌半导体旗下的奇梦达半导体公司,担任公司高级项目经理,研发 65 纳米存储器技术,成功完成了 90、70、65 纳米制造技术的转移至中芯国际进行大规模生产,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 年8 月加入瑞士欧瑞康太阳能,研发硅薄膜光伏发电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建成投产了世界第一条 60 MW 薄膜光伏大规模生产线,为中国正泰太阳能引进建设了中国第一条高效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大规模生产线,赶超世界先进水平。2011 年加入德国曼兹集团担任先进自动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市场推广总监,为苹果公司开发了系列智能手机自动化生产线,极大提高了世界智能手机大规模生产技术的水平。2016 年加入德国索力布高科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研发铜铟镓硒高效薄膜光伏大规模生产技术,创造了光伏光电转换效率世界记录。

2018 年 4 月李元雄回国先后创办了海宁力泰微电子装备公司、桂林立德智兴半导体公司和芜湖立德智兴半导体公司,研发和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技术和设备,国际首创芯片晶圆再排布无人工厂机器,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以及国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超越摩尔定律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元雄是福莲教育促进会的理事,多年来为连城教育、医疗事业贡献力量。2024年4月在连城一中举办福联公益大讲堂,为学子们讲授科学思想和最新技术进步,激励学子在高科技领域立志攀登。

参考资料:

1. 李元雄提供个人简介等有关资料

2.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公众号提供《人工智能时代的终极拷问——福莲公益大讲堂第四期在连城一中成功举办》等有关资料



END





来源连城县侨联(吴馨容)

编辑:李啸林

审核:黄水林 叶先锋 吴清兰

监制:吴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