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
文/吴茂盛
每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我的故事总是与故乡交织在一起。
四十多年前,一个山里的孩子第一次跟随父亲进县城走亲戚。对这个连马路都未见过的孩子来说,县城的一切都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街道延展如迷宫,汽车轰鸣如奔腾的河流,商店陈列的商品亮闪闪地晃动他的眼睛,电线杆和路灯高高矗立,像是城里才有的“神树”。然而,这些新奇的景象,虽能让他驻足,却未能真正打动他的心灵。
直到在亲戚家里,他见到了一样东西,让他怦然心动。这是什么东西呢?让他如此迷恋?原来,是一本书:一本发黄的《水浒传》。那个瘦小的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它,感到手心竟微微冒汗。这不仅是一册书,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他不顾一切地想拥有它,甚至将书偷偷藏进怀里,坚持要立刻回家。然而,小小的心思终究瞒不过长辈的眼睛。当这件“偷书”的事情被发现时,亲戚却没有责怪他,反而大度地将这本书送给了他。
这个孩子,就是我。
正是这本《水浒传》,让我爱上了文学。回想起来,也许这正是命运的馈赠。因为从那以后,我的世界不再是挂榜山深处的一方小天地,而是一片辽阔无垠的精神原野。我在书中发现了英雄的壮志、江湖的豪情、人性的善恶,甚至发现了一个叫“文学”的辽远世界。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深埋心底的原乡,像静静流淌的河水,滋养着他们的文字。沈从文有湘西的白塔河,贾平凹有秦岭的草木山川,莫言有高密东北乡。而我的原乡,是挂榜山,是浯溪河,是文昌塔,是祁阳的一草一木。它们不仅是我肉体的归宿,更是我精神的母体。我在它们之间走过四季,看过清晨的雾霭与傍晚的炊烟,听过林间鸟鸣与溪水的叮咚。我创作的每一行文字,似乎都浸透了她的气息。
少年时,我在浯溪河畔求学。浯溪的清波潺潺,像是低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唐代大诗人元结曾在此写下《大唐中兴颂》,并在“吾”字旁加三点水,创造了“浯”字。于是,“浯溪”便诞生了,它意为“我的溪”。在我眼中,浯溪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一方文化圣地。它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又如梭罗的瓦尔登湖,温柔地流入了我的心灵深处。她让我明白,文学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承载文化记忆和生命哲思的桥梁。
我的第一首诗诞生在挂榜山的田埂上,我的第一篇散文写下对祁阳初夏的怀想。后来,无论是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还是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故乡的影子始终流淌在我的字里行间。在《驻京办》中,我描写主人公关健在京城的挣扎与坚守,那种矛盾与痛苦,正源于我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诗集《独旅》中,我细数漂泊中的孤独与乡愁,那分明是祁阳的山川和炊烟在呼唤我回归。可以说,故乡既是我的灵感之源,更是我创作的隐秘支撑。
每个作家的创作之路,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也曾经历过迷茫与低谷,有过无数个失眠的夜晚,对自己的文字产生过怀疑。十多年前,当我的长篇小说《驻京办》出版后,尽管引起了一些反响,但随之而来的压力却让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与孤独。我一度想停下手中的笔,远离这片文字的荒原。然而,恰在此时,我收到了几封来自祁阳读者的来信。那些信笺是那么朴素,言语间都洋溢着真挚的情感。他们关心我的近况,鼓励我继续前行,还有人告诉我,一些老友多年来还在一起共同回忆我们难忘的少年时光,偶尔也讨论我的小说情节。这些话像是一道暖流,穿透了我内心的冰冷。我仿佛听到了浯溪清脆的水声,看到了挂榜山上金黄的稻田。那一夜,我反复读着这些信,眼眶湿润,难以入眠。我忽然明白,创作从来不是孤独的过程。在我的文字背后,始终有一个故乡在注视着我,她是我从未断裂的纽带,是一种永恒的归属。
我深知,每一个作家背后都承载着故乡的滋养与馈赠。故乡是一汪灵感的源泉,她赋予我的,不仅是创作的动力,还有对文学的更高追求。每个作家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来。而我的梦想,正植根于祁阳的山川河流、乡音乡情。未来的岁月里,我想写出更多与故乡对话的作品。或许是一部描绘祁阳文化的长篇小说,或许是一组歌颂挂榜山风光的诗歌,抑或是一本静静回望浯溪历史的散文。在我的文字里,我希望将祁阳的古老与现代、质朴与灵动融合在一起,传递出这片土地的精神之美。
故乡是起点,也是终点。她教会我用文学表达爱与生命,给予我无尽的灵感与慰藉。四十多年前,那个山里的孩子怀里揣着一本《水浒传》,内心燃起对文学的憧憬;四十多年后,我仍怀揣着梦想,在故乡的怀抱中不断行走。正如浯溪那清澈的溪流,始终流淌着,永不停歇。
故乡,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心灵的归宿。
吴茂盛,湖南祁阳人,小说家、诗人、美术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东方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获潇湘文学奖、丁玲诗歌奖、全国青少年新诗奖、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首届优秀诗人奖等十多次奖项。著有诗集《无尘的歌唱》《独旅》《到达或者出发》和长篇小说《驻京办》《招生办》等1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