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卓越工程师苏权科,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席工程师、实践教授,参与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2.苏权科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中国桥梁工业的一次升级,展示了国家总体进步的实力。
3.除此之外,他还带领团队解决了港珠澳大桥120年耐久性设计施工难题,被国际同行称为“港珠澳模型”。
4.目前,苏权科已进入香港科技大学担任教授,继续培养新一代卓越工程师。
5.他期待未来中国桥梁建设能理性发展,注重新材料、新结构开发和建造智能化水平提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期人物:苏权科
国家卓越工程师
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席工程师、实践教授
他长期从事桥梁隧道工程的勘察设计、科研、施工、技术咨询、建设管理等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上百项专题研究,不断推进桥梁隧道工程技术和理论的提升。
港珠澳大桥。
2024年12月初,我们与苏权科有了一次深入对话,这位操着满口关中普通话的“建桥大家”的身上,不时闪现着西北人那股特有的洒脱豪爽劲儿,闪现着一种朴实而又坚实的精神。
“要在祖国造出世界一流的跨海大桥”
2003年,有着丰富跨海大桥工程管理经验的苏权科,被推荐担任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技术负责人,没想到一做就是18年。
18年的坚守
港珠澳大桥施工建设期间,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在现场工作的情况。
更为重要的是,它的设计使用寿命要达到120年。
外界的眼光、标准的缺失、装备的匮乏,并没有让中国工程师退缩,反而激发了他们改变中国桥梁工业落后于人的斗志。
对 话
国家卓越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
值班编委:樊永锋
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
审读:戴士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