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牛市:久远传承 “牛”气冲天

图片

小桥牛市交易现场。

蹲点时间:2024年12月22日

蹲点地点:营山小桥牛市

采访对象:牛市负责人刘仁辉、平价员李冬等

●彭杰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易立权 文/图

这是位于川东北地区的一个乡镇牛市——小桥牛市,兴于清代,已有200余年历史。起初以耕牛交易为主,渐渐发展成为四川知名的牛市。2020年,曾一度中断的小桥牛市重新开张,近年来每年交易额均在1亿元左右。小桥牛市组织方通过构建起与养殖户之间稳定的养殖和供需关系,保留了南充本土黄牛“血统”,努力传承保护南充本土黄牛品牌。

A 你来我往 “牛经纪”主持下的交易

2024年12月22日清晨5时,天还没亮,大多人们还在睡梦之中。位于营山县小桥镇向阳社区1组的牛市场已是灯火通明,汽车的喇叭声、“哞——哞——”的牛叫声不绝于耳,卖家大声介绍着自家牛的优点,而买家则带着审视的眼光不停“挑刺”。

阆中的牛贩马泽云得知22号这天是小桥牛市的交易日,当天凌晨3点就驱车出门,准备赶来买几头黄牛。到达小桥牛市的时候,牛市才刚刚开市。“还好赶上了第一拨。”马泽云看着拴成一排的10余头黄牛,庆幸自己出门早,赶上了趟。眼光“毒辣”的他在牛市里面转悠了两圈,很快便有了自己的目标。

马泽云找到牛市里的平价员李冬,请他帮忙交易。平价员也被买卖双方称为“牛经纪”,专门负责为买卖双方提供专业建议,促成交易达成,李冬一干就是20多年。

按照牛市里的规矩,马泽云掏出100元诚意金交给李冬,并告诉他自己所相中的牛。李冬收下诚意金,掏出一沓黄色便笺纸,让马泽云报出牛的预估体重以及意向交易金额。李冬将这些信息写在便笺纸上,很快找到就住在小桥镇的卖家蔡全。

李冬将100元诚意金和写有买家报价的便笺纸交给蔡全,蔡全一看报价,顿时就急了眼:“这么大一头黄牛,9000块,哪得行呢?不行不行。”说罢,蔡全马上把诚意金和便笺纸都退回给李冬。

“那你说要好多嘛?”李冬看着眼蔡全,重新拿了张便笺纸,准备记下蔡全的报价。

“少于1万块莫谈!”蔡全说得斩钉截铁。

很快,李冬将100元诚意金退还给马泽云,并给他看了蔡全的报价。此时,马泽云又不乐意了:“不得行,高于9000块不要!”

看到买卖双方报价差距较大,李冬将两人拉到一起,现场看牛。

“你看这水色,你看这肥膘,绝对值1万块。”蔡全拍了拍牛屁股,十分自信地说道。

“我承认水色不错,肥膘也有,可块头只有那么大,喊1万块,吓人喽!”马泽云也拍了拍牛屁股,互不相让。

见双方依旧争执不下,李冬抬了抬双手,示意买卖双方听他说两句,“我干了20多年牛经纪,经我手相过的牛,还没得哪个说差得远的,你们两个要是信得过我,我给你们估个价,你也莫说1万,他也莫说9000,我说9200,得行不?”

听到跟自己报价不过多了200块,马泽云点了点头说:“要得!”

“9200哪么得行?”蔡全仍旧摇头。

“要是信不过我,那就过磅,不过话说在前头,要是过了磅,价钱还没得9000,你也要认哦!”李冬拍着蔡全肩膀说。

蔡全又看了看自己的牛,心里还是不情愿。李冬把蔡全拉到一边,低声说:“我晓得这牛也是你从乡下收上来的,你收成好多钱,你心头有数,我心头也有数,见好就收嘛,要不交易黄了,牛拉回去,多养一天就是一天的成本,说不定还要折秤!”

蔡全在心头盘算了一阵,又看了一眼李冬,最终下了决心,“那就依你,9200就9200!”

见买卖双方都同意了,李冬把最终的价钱写在一张新的便签纸上,并把100元诚意金收进了口袋里。交易达成,这100元诚意金就成了牛市的抽成,由买卖双方各出50元,在最终给付时清算。

B 久远记忆 袖子里的“手势”议价

在李冬看来,“牛经纪”算得上一个古老的职业,从有牛市存在起便有了这一门职业,自己的工作对于稳定市场秩序、促成交易达成意义重大。入场交易的每一头牛都需要在“牛经纪”处登记,在买卖双方就价格争执不下时,“牛经纪”则帮助他们议价,提供一个合适的价格区间,这也让小桥牛市的交易价格更加透明。

经过一会儿的交流,兴致来了的李冬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一些牛市里的陈年趣事。

李冬告诉记者,传统的议价方式里有不少行话和老规矩,在袖子里比画手势议价就是其中一种——很久以前,买卖双方并不直接交流,而是由“牛经纪”负责“穿针引线”。买家、卖以及“牛经纪”通过在袖子里比划手势,完成价格谈判,实现交易。

对于从1到9的表述,颇为讲究,1为软数,2为台数,3为斜数,4为插数,5为拐数,6为捞数,7为扭数,8为敲数,9为骚数,不同的数字对应不同的手势。

买方看中想要的牛后,先找到“牛经纪”,告诉他自己相中了哪头牛,报价时将手伸进“牛经纪”衣袖里比手势。“牛经纪”一摸手势,便心里有数,然后他走到卖家那里,将手伸进卖家袖子里,捉住对方手指,摆出对应手势,卖家也就明白了买家报价。

如果卖家同意就点头,不同意就摇头,皱眉就表示嫌报价过低,可以商量。整个过程,买卖双方不直接谈价格,甚至不直接交流,所有的议价过程都通过“牛经纪”这个中介,以袖里比手势的方式暗地进行。

李冬认为,这种古老而独特的交易方式,既可以防止第三者欺诈作梗,又不会伤害买卖双方感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气生财”的理念。

小桥牛市传承久远。相关史料显示,小桥牛市起源于清代,且一度十分兴旺。究其原因,川内的达县(今达川区)、宣汉、万源、通江、梁平等地都有养殖黄牛的传统,小桥是贩运耕牛的必经之道,也是重要的中转站,因此小桥牛市逐渐发展成了驰名全川的耕牛市场。本世纪初,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机械化作业的推行,农村养牛大为减少,小桥的牛市也渐渐衰落,“袖中议价”这种古老而神秘的议价方式最终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牛肉制品需求不断增加,小桥牛市又重获新生。小桥镇利用一处已关停的养殖场,通过环保达标改建,改扩建成占地20亩的新牛市。

小桥牛市负责人刘仁辉介绍,2020年5月,小桥牛市重新开张,到当年12月底,共实现销售额1.065亿元。2023年和2024年的销售额都在1亿元左右。“以前,交易的都是耕牛,如今多数变成了肉牛,牛市环境也发生了极大改变。以前的牛市就在场镇旁边,既脏又臭,现在市场规模大了,交易环境也好了,卫生整洁,管理规范。”他颇为得意地说道。

C 血统纯正 南充黄牛引来八方客商

刘仁辉分析,来小桥牛市“赶集”的不仅有来自周边地区的牛贩,而且还有来自云南、广西等外省的客商,他们都是慕名而来,而这个“名”就是他们看中的南充土黄牛。

“南充的土黄牛,肉质非常好,很受市场欢迎。”刘仁辉说。

这一说法,在小桥牛市的老主顾——来自云南的解双龙、阿成江那里得到了印证。他俩干牛生意已有30多年,足迹遍布全国,跟刘仁辉已交往了10多年。2024年12月22日这一天,解双龙一人就在小桥牛市买了10多头黄牛,然后才又转往巴中等地继续收购土黄牛。

“我主要是收购各地土黄牛,而南充的土黄牛总体来说血统仍然保持得非常纯正,口感很好。如果运气好,杀出来雪花牛肉,单价就可以卖到100多块钱一斤,在江浙一带甚至可以卖到300多块钱一斤。”解双龙说。

为了稳住本土黄牛基本盘,小桥牛市组织方在保持牛的血统上下足功夫。小桥牛市和南充本地多家黄牛养殖场经过多年的合作,已形成相对稳固的养殖和供需关系。小桥牛市组织方首先选育优秀的种公牛,推荐给经验丰富的养殖户进行繁育,再由牛市提供平台,邀请专家定期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小牛出生后,移交给与牛市有多年合作关系的养殖户养殖。为了提高养殖户积极性,小桥牛市不仅负责销售、提供技术指导,甚至还免费提供草料。

刘仁辉告诉记者,温氏集团在小桥镇建有温氏小桥种猪场,小桥牛市跟温氏集团合作,由温氏集团免费提供土地种植牧草,种猪场的粪污则为种植的牧草提供了肥料。而产出的牧草,又由小桥牛市免费提供给本土黄牛养殖户,做到三赢。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申请南充本土黄牛肉商标,以及国家地理标志,全力打造南充自己的本土黄牛肉品牌。”刘仁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