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是一座被文化浸润的幸福之城。
作为吴越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息地,临安与吴越国之辉煌历史紧密相连。吴越文化塑造了这座城独有的气质与灵魂,赋予了这座城独特的温度与韵味,正引领着居住于此的人们一步步走向诗意栖居。
文物“活”起来
擦亮城市文化标识
要说2024年临安文化场所哪里最火爆,非它莫属——吴越文化博物馆。
这两天,家住锦城街道的老潘,接待了几位远道而来的朋友,第一次来临安,带他们去哪里转转呢?老潘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吴越文化博物馆。
“哇,太震撼了!竟然有150件国家一级文物,你看这云纹熏炉,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没想到千年前的手工业就达到如此高的水平。”老潘的朋友们原本打算走马观花逛一圈,结果伫足观摩了两个多小时还不过瘾,尤其对精美的秘色瓷发出阵阵惊叹。经过文创区,众人又被琳琅满目的“吴越信物”文创产品所吸引,立马开启“买买买”模式,将各自喜爱的文创产品收入囊中。
从吴越文化博物馆出来,老潘的朋友们干脆迈开步子,沿着天目路、塔山路、衣锦街,打卡拍照,在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中,感受悠远绵长的吴越文化。婆留井、功臣塔、净土寺诉说着钱王前世今生与历史功绩;吴越国武肃王陵刻印下了吴越国的长久回响;临安版“德寿宫”——衣锦城址公园横空出世;衣锦坊历史文化街区主楼正“拔节生长”。
漫步在焕新归来的衣锦街,如同开启了一场“泛博物馆”之旅,街边陈列着“镇馆之宝”的复刻版,店铺招牌上方植入“金书铁券”,还有市井气十足的“东南乐土”广场,记载着临安方志文化知识的弄堂口……“文化味”与“烟火气”在此相遇,完美交融。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近年来,临安积极统筹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全面推进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按照“一街三区块”规划,将旅游景区、千年古城、城市商业、酒店集群等产业有机串联,让“吴越文化”渗透在城市每个角落,融入百姓生活,打造吴越风骨的文化高地。
文艺“火”起来
点燃精神共富火花
前段时间,《陌上花开》歌舞剧首演,全场座无虚席。
这部由亚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崔巍主创、杭州歌剧舞剧院编排的作品,历时一年,精心打磨而成。现场通过音乐和肢体语言演绎了“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深刻内涵。“虽然没有台词,但舞台感染力很强,尤其是纳土归宋那段,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内心。”说起对这部剧的感受,观众陈敏表示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惊艳。
就在该剧首演的第二天,临安举行了“吴越历史文化丛书”新书分享暨“吴越文化研究联盟”成立活动。《吴越国通史》《吴越国政治研究》《吴越国瓷业研究》三部新书与读者见面,为文化爱好者送上“精神食粮”。截至目前,该系列丛书已正式出版作品6部。
除了新剧、新书外,各类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在临安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周末的夜晚,人头攒动,“吴越星舞台”来了一群年轻人——在临高校的大学生歌手。他们轮番上场,一展歌喉,动感的旋律与古韵临安碰撞出青春的火花。
来自杭电信息工程学院的金业成是第一次站在校外的舞台上表演,面对台下观众的尖叫和欢呼,他感受到了与校园内截然不同的活力氛围,“临安人民很热情,有些年轻朋友一直跟着我摆动,让我觉得大家非常快乐!”
这份快乐,同样飘荡在临安乡村的上空。随着“文化下乡”的深入,村民们通过“文化点单”,综艺、越剧、杂技、话剧等文化大餐直接“送上门”。“太好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太阳镇浪山村的尹大伯看完表演后笑呵呵地说。一年来,临安区“我们都是轻骑兵”全民艺术普及活动暨文化惠民文艺演出场次达到317场,实现了村社全覆盖。
文明“热”起来
擦亮暖城幸福底色
“爱心冰箱”是临安一道持续了五年的靓丽风景线。
在锦南街道卦畈社区,讲诉着“爱心冰箱”新的温情故事——将原本只属于夏季的清凉,升级为“暖心四季茶”。根据不同季节提供特色茶饮,比如春季祛湿茶,夏季乌梅茶,秋季润肺茶,冬季生津茶,全年不间断地为户外工作者送上关怀。“社区年年都给我们提供免费的饮料,既贴心,又好喝!”环卫工人们在茶摊前,边喝边竖起了大拇指。
时至今日,临安共有100余个爱心冰箱、凉茶铺等特色志愿服务点。这份爱心,也已经从临安出发,传遍大江南北,在全国多个城市绽放出温暖的光芒。
“给你一杯咖啡,你愿意带走一袋垃圾吗?”不久前,在人流火爆的太子尖,一场由山屿溪谷驿站发起“无痕山野”环保行动,迅速吸引大量游客和公益人士的关注。
活动首日,500个垃圾袋被游客“一抢而空”,100多张咖啡券和200份豆腐汤、糯米饭被作为奖励送出。为延续活动火爆状态,龙岗镇迅速组织起一支由机关干部、中共党员、青年团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公益队伍参与“净山”活动;峡谷源村的村民们提前备好急救包,为不小心受伤的游客提供帮助;太子尖驿站24小时不打烊,还建立“户外公约”传递环保理念……随着越来越多的爱心汇聚,将这场公益行动推向新的高潮。
点点微光凝成大爱。在临安区“爱上这座城”主题活动上,一群暖心人受到了表彰。童木根、钱益品、姚秋萍、李荣军等省级文明家庭重言传身教、育良好家风;潜川镇青山殿村58岁村干部陈忠福冒风雨、顶洪流,跳进1.5米深的排水渠,四次下潜徒手清淤;张全安、钱兴忠、黄建等见义勇为群体在危难时刻显身手……这些温暖的事迹,构成了临安的幸福底色。
其实,这颗幸福的种子,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埋下。对临安影响深远的《钱氏家训》中,“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与当下社会新风一脉相承。“崇德向善”的优秀品格,在天目山脚、苕溪两岸枝繁叶茂,蔚然成风。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近年来,临安深入挖掘吴越文化精神内核,全面深化“浙江有礼·吴越明礼”文明新实践行动,创新实施《钱氏家训》“五进”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立天目少年思政学院,打造“天目思政”教育品牌,激励青少年成为新时代的文明使者。
一树春风千万枝,百花盛开春满园。文明,赋予这座城市最暖心的色彩,让城与人向着心中的梦想,同步前行、互为热能,共赴下一个灿烂的春天。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吴忠民 临安发布资料图 海报制作/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