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试就紧张”“群面完要休息一周”……社恐的“i人”直呼面试“太难了!”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袁辰悦
新一轮招聘季已经过半,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们纷纷向心仪的offer“发起冲击”。搜集信息、广投简历、准备面试、等候结果……每一个环节都是对能力、心态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面试往往是毕业生“小白”,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社恐i人”求职时最头疼的一个环节。向完全陌生的职场前辈展示自己,并接受他们的“灵魂拷问”——毕业生们哀声一片:“我太难了!”“i人”毕业生究竟该如何克服“面试恐惧”,拿下offer?
求职面试:“i人”毕业生的“至暗时刻”
“秋招,一个社恐的‘i人’轻轻碎了”“‘i人’面试一次得休息3天,无领导小组面试完要休息一周”……社交平台上,无数“i人”大学生叫苦不迭。“i”代表着MBTI测试中的一种人格类型,一般来说,“i人”往往较为内敛,不善于或不乐于社交。与之相反,“e人”则较为外向,擅长或热衷于社交。
来自宁波诺丁汉大学的Lily就是个标准的“i人”,安静、慢热是朋友们对她最多的评价。大学期间,她很少参与校园活动,大部分时间过着教室、寝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的生活。“第一次面试是在线上,两位面试官对我进行单独面试。”回忆起初次求职的经历,Lily说:“向公司投递简历后,当然很期待能接到面试通知,同时也会因为担心面试而产生退缩心理;真正面试的时候,头一回面对比我大很多、经验老到的面试官,即使隔着屏幕,也还是坐立不安,还没进入线上会议室手心就汗湿了。”
如果说单独面试是“一般难度”,那么以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为代表的群面则无疑是“地狱级难度”。有毕业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第一次参加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经历:十人一组,刚坐下,还没反应过来,其他人就开始侃侃而谈了,自己只能默默闭麦或当个“复读机”,全程只抢到两次发言机会,最后果不其然失败了。“简直是精准折磨‘i人’的‘酷刑’!”很多同样在为求职发愁的大学生也在评论区表达了强烈的共鸣。
类似的吐槽屡见不鲜。紧张、焦虑甚至恐惧是许多“i人”求职面试的关键词。“主打一个胡言乱语”“努力撬开自己不中用的嘴巴”“硬着头皮磕磕巴巴地自我介绍‘我是个活泼开朗的人’”……如此种种“卑微装e”的做法,是当下不少“i人”毕业生求职的生动写照。
性格诊断:内向并非劣势 岗位契合度更关键
然而,内向的性格,在求职中真的是一种天然劣势吗?面试官真的更偏爱外向的“e人”吗?
对此,Lily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不是所有企业、所有岗位都倾向于招聘非常活泼外向的求职者。不同的企业、不同岗位会看重不同的特质。比如我之前面试的人力资源岗位,相对就比较看重亲和力。”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Grace也在采访中传达了类似的想法:“销售这类岗位的确需要更外向的人,但也有些岗位不需要很‘e’的人。企业更多时候青睐的是会沟通的人,而是否外向和是否会沟通还是不一样的。”
Grace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是个不折不扣的“i人”。回顾秋招期间经历的大大小小40余场面试,她总结道:“前期参加面试还是会非常紧张焦虑,但后来面试多了,摸清规律、找到节奏后就不会这么紧张了,基本上能以平常心应对。在我看来,性格并不是关键,准备充分程度、表达能力以及岗位契合度更重要,往往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我的一些‘e人’朋友一开始找工作,也会有‘面试恐惧’,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可能‘i人’只是相对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和克服。紧张和焦虑是人之常情,不用为此感到负担,更不用因此自我怀疑。多多尝试,紧张的阈值会慢慢变高。”Lily说。
对此,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吴玮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能,而且许多雇主也在寻找多样性,以建立一个平衡的团队。”他认为,性格内向或外向作为一种个人特质,并没有高下之分。实际上,二者各有优势。外向的人通常更加善于交际、自信和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内向的人则往往更加深思熟虑、专注和独立,而这些特质在研究、分析、编程和写作等工作岗位上可能更受欢迎。此外,内向的人通常更擅长倾听,这在团队合作中是一个宝贵的技能。“无论内向或外向,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在求职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位和环境。”
2024年,文中两位女生都顺利找到了工作。其中,Grace就职于上海某公司,任法务岗;Lily就职于杭州某电商公司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
求职指南:充分准备 虚心学习 保持自信
那么,具体而言,“i人”毕业生如何在求职及面试中发挥长处、脱颖而出呢?
“首先要好好准备简历,最好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修改简历,重点突出,排版得当。可以在面试前多多了解企业以及岗位的相关信息,同时积极调整心态,面试中遇到有准备到的题目,尽量找相关经历回答即可。像无领导小组这样的形式,可以看看和自己一起面试比较好的同学怎么表现的,下次模仿即可。”Grace分享了她的经验之谈。
“求职也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要在不断试错中转变学生思维,多从企业、面试官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选我,我有什么相关的经历或者优势。有些面试官还会给你职业发展的建议,可以听一听,也可以借提问环节来提出自己的职业困惑。”Grace说,“拿不到offer也不要紧,求职本质上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失败只是契合度不够,而不是你本身不够优秀。”
“首先要接纳自己、肯定自己,认识到内向并不是缺点,而是个性的一部分。对于面试,要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将其视为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一次考验。”吴玮建议道,“其次,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包括熟悉面试的具体流程、整理自己的项目经验和相关作品;还可以适当增加社交活动的频率和强度,或通过与朋友进行角色扮演、参加模拟面试等方式提前适应面试环境。另外,临场发挥时,可以使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来组织回答,同时也要注意非语言沟通,比如设计一些肢体语言、保持眼神交流和良好的姿势,这些都能传达出自信和专业的形象。”
针对不同的面试类型,吴玮也分别提供了一些建议。在如无领导小组讨论或其他形式的群面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自我进行角色定位,适当地扮演领导者、协调者或贡献者的角色,同时注意观察其他人的表现;如果出现分歧,尽量用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避免争吵。在结构化面试中,则需特别注意提前收集信息、准备好常见问题的答案,回答问题时要有时间意识,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在压力面试中,应努力保持冷静和专业的态度;另外,要注意即使面对负面的问题或评论,也应尽量给出正面的回应。
(根据采访对象要求,Lily、Grace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