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这个指标,是因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足够大的影响力,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你都可以看到这款耐用消费品。
如何衡量不同区域购买一台iPhone需要工作的时间呢?人均收入是个不错的想法。
但如果你尝试这样去做,你会发现,收集到某个区域的人均收入,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收入法GDP提到了劳动报酬,但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停止这种核算方法。
退而求其次,可以有其他的替代数据,比如支出法GDP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一定程度上也是居民收入的体现。
除此之外,在我国的住户调查数据中,还有一个概念,叫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也是收入水平的直接体现。
但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没有工作的失业者、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小孩,也被纳入了统计范围。
社会平均工资,体现的是直接工资,但可惜只包括单位就业人员的收入,打零工的、个体户等不在统计范围内。
结合以上信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衡量购买一台iPhone需要付出的努力,我们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统计基准。
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全国平均值为51821元,全年按48周算,得到每周人均能赚1070元,所以购买一台59999元的iPhone 16(128G版本),需要工作5.6周。
基于各地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前述计算方法,我们得到全国337座地级及以上行政区,购买一台iPhone 16需要工作的周数,如下图所示。
包括北上广深和部分长三角城市在内的16座城市,购买iPhone 16(128G版本)需要工作的周数,小于4周。
即在这些城市,人均工作一个月,可以买一台iPhone 16。
长三角、珠三角发达的城市,能源型城市、部分省会城市等,比如珠海、东营、武汉等60多座城市,人均需要工作的周数在4周到6周不等,大约一个半月以内。
还有182座城市,这项指标分布在6周到8周区间,要工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而且是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人均才能买得起一部iPone 16。
少数一些城市,需要工作的时间长达两个月以上。
显然,在更大范围内,购买一部分iPhone 16,需要精打细算。
更客观的现实是,对于一部分高收入人群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实现的目标。但对于其他人而言,是一个需要很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购买一件商品的难度比较高时,通常会有平价替代商品出现。
一般而言,这些平价替代商品,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场景下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