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臆想中的米格-31

成沈六代机出来以后,有读者希望我说说电影《火狐》中的那架“米格31”。那么就聊聊它。

图片

作家克雷格·托马斯撰写《火狐》明显是受到了1976年苏联空军中尉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日本的影响。既然米格25是一种让西方曾经非常忌惮的高空高速战斗机,那么就让想象中的米格31在这个方向上飞得更高更快吧。

图片

于是“米格31”也就是“火狐”便粉墨登场。托马斯在小说中赋予了它高达五倍音速的强大属性,还有雷达隐身,思想控制武器,多功能显示器等等一堆高大上玩意,生生造就了冷战文艺史中的一件顶级武器。很对那帮崇尚技术优势而又对技术一窍不通的西方观众胃口。

写小说的好处就是可以凭空捏造,就连吹的对象具体长得啥模样都可以没啥谱。反正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拍电影可就不行了,导演兼主演伊斯特伍德必须给这吹得神乎其神的“火狐”拿出个具体形象来。

好在冷战时期的美国在高空高速飞机上也是很舍得砸钱的,那时候已经有了名噪一时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正经是3倍音速呢。比米格25飞得还要快那么一点点。

不过,伊斯特伍德没看上“黑鸟”,他显然选择了另一种飞机作为“火狐”的原型:

图片

XB70,外号“瓦尔基里”,是北美飞机公司的杰作。可惜生不逢时,美国空军在拿到了突防能力和打击精度更好的洲际导弹之后就没再多看它一眼。两架原型机只好沦为NASA的试验机。二号机后来还不幸和F104撞上,机毁人亡。

但是,XB70作为美国唯二的3倍音速喷气机还是给了“火狐”的道具人员们足够的灵感。颀长的机身、小巧的鸭翼、双垂尾以及翼吊布局的发动机都被被“火狐”继承了。当然了,按照剧情“火狐”毕竟是战斗机,不能完全照搬XB70。也许是从“机动性”考虑,“火狐”的中翼段后掠角比较小。然后,左右对称地又添了两个背负式进气道。其实这俩进气道完全是画蛇添足,因为大迎角飞行会导致背负式进气道效率严重下降。此外还有那个5倍音速的招牌。军迷们都知道这个速度只有靠着冲压发动机才能达到。但剧情里还是用的涡喷发动机,这倒是与XB70暗合,至于航空科技可就顾不上了。电影嘛,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喽。西方观众们又不是军迷,只要看着足够酷就行,管你符不符合实际呢?

图片

所以,就算槽点多多,“火狐”还是以其足够怪异、酷炫的外形在冷战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和美军率先装备了空战能力凌驾于各国之上的F22隐身战斗机,电影中从对手那里盗窃世界最先进战斗机的招术终归并没派上用场。不过随着最近中国的两种第六代战斗机验证机横空出世,发现自己手中只有PPT的西方国家尴尬之余,大概会颇为感慨《火狐》小说/电影的意识居然超前了现实40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