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2025年新年寄语 | 青海

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召开之际,《中国文化报》特别推出“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2025年新年寄语”长连版,邀请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部分计划单列市的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介绍2024年文化、旅游工作的亮点,展望2025年的新征程。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广大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青海

图片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董富海

2024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培育弘扬“五个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赋能助力。艺术创作推陈出新,创排以昆仑文化、“两路”精神为内核的舞剧《昆仑问道》,歌剧《青春铸剑221》入选“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6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深化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智慧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继续投入2000万元为400个村(社区)配置文化设备。第二十一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唱响“大美青海”。非遗保护焕发新生,健全四级名录体系,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非遗数字化记录顺利验收。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四普”工作扎实推进,丁都普巴、宗日遗址等5项主动性考古发掘有序开展,创新寺院文物管理机制,长城、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推进,柳湾彩陶符号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条纹彩陶靴”入选“《国家宝藏》中华文明标识”。

2025年,青海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精进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落实《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优质”“直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化均等化,推进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探索建立省级层面对瞿昙寺管理保护的机制办法,编制《青藏公路红色文化保护发展规划(暂定名)》,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质增效。

责编:李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