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投龙,从钱镠的几封“信”说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黎 通讯员 陈叶雨

最近,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投龙展”很热。

上周末,2024年的最后一天,腊月第一天,钱报读书会跨年特别场,我们请来了这个展的策展人、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魏祝挺,“投龙”跨年。

图片

投龙是什么?顾名思义,投龙就是投龙。感觉啥也没说?好吧,投龙是把龙投出去?

严谨一点说,投龙是中国古代山川祭祀的一种类型。中国古代山川祭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指把通灵、祈愿、盟誓、谢罪等意图的神器投(埋)入山川之中的仪式。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大量的记载;《周礼》的“以埋沉祭山林川泽”,《说文解字》序说“郡国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就讲得很清楚了。而后,经过道教的整理和改革,到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形成了独特的投龙仪式。

也就是说,神器变成了“龙”。

而和龙搭配的,往往是一封信。

想跟山川大地诉说心事,许个愿望,从古到今并没有变。但我们最喜欢的方式,或许还是文字。刻在某样东西上,或者装在容器里,扔进山里,丢入水中。

913年,钱镠62岁。

八月十三日,他往西湖投了一枚银简,有些心里话,要跟西湖里的仙人说说。

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疏浚时发现历代吴越国王钱镠、钱元瓘、钱弘佐、钱弘俶的8枚银简。

西湖,吴越时期不叫西湖,叫钱唐湖,这批银简的正式名称为“钱唐湖水府告文”。水府告文是道教文书的一种,上刻主祭者姓名、头衔和年龄,以及祈祷内容和时间、地点,以为国家祈福,保佑风调雨顺,家国平安。

在唐代,没有向钱唐湖投龙的记载,杭州西湖,在吴越国第一次成为国家官方祭祀的水府,历代国王都会向西湖中投掷金龙银简。

其中,发现了3枚钱镠投的银简,分别在62岁、63岁和66岁所投。随银简同时出水的,还有一件鎏金铜龙。

图片

鎏金铜龙 1950年代杭州西湖出水 浙江省博物馆藏

【1】303字

913年上半年,钱镠第七个儿子钱传瓘一生的高光时刻来了。

四月,淮南大将李涛率兵二万,从宣州越过杭州於潜县千秋岭,进攻衣锦城。钱镠命钱传瓘出击,设伏三道,伐木断其后路,在千秋岭大获全胜,生擒主将李涛以下八千余人。同月,钱镠命第六个儿子钱传璙率水师攻克杨吴东洲。六月,钱传瓘率骑兵攻克宣州广德县,俘虏敌将花虔、涡信以下七千余人而还。

这年,过完中元节,钱镠已经想好了一篇“年中总结”,准备跟仙人汇报。

图片

简文中,钱镠的头衔特别长,数了数,68个字。吴越国王简或者吴越王简的格式,跟唐代不一样,他是臣子,不像皇帝头衔比较短。开头,“启圣匡运同德功臣”,这个功臣号是后梁封给他的,当然要放。而前缀“大道弟子”,这是唐代帝王简中没有出现的道教弟子身份。

下面他讲了自己的职务:身兼淮南、镇海、镇东三镇节度使。镇海是浙西道,镇东是浙东道,这就是吴越国的基本盘。

“尚父”,是钱镠60岁以后大家对他的尊称。梁乾化二年,梁太祖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杀了,儿子称帝,尊钱镠为尚父(义父)。后唐灭后梁后,唐庄宗和唐明宗也尊钱镠为尚父。

结束了68个字的头衔后终于出现了“钱镠”,年龄62岁,二月十六日生,自我介绍结束,下面开始说正事。

“臣统领三藩封崇两国”,三藩就是镇海、镇东、淮南三镇节度使,两国就是吴国和越国两国国王。字数有限,他字少事多,细数了一系列战果:抵抗杨氏吴国(淮南)入侵;救援盟友楚国马殷,攻克广德之战……钱镠非常感谢钱唐湖龙君的庇佑,祈求战胜宿敌杨吴,两浙疆域风调雨顺。最后,他才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健康平安。

303字,字字干货,比唐代帝王简的内容丰富太多了。魏祝挺说,这也是吴越国投龙简的特色,会把这一年发生的事件和祈福写的比较详细。

距离上一次投龙只过去半年,63岁,钱镠又在西湖投了一封“信”。

图片

这一次,他祈求“越国吴都永获清泰,三军万姓常保欢荣”。

请注意,这是唐代帝王界从未有过的投龙内容——国家为老百姓祈福。

魏祝挺说,唐代帝王投龙简,唐玄宗求的是长生,武则天求的是除罪,都是为个人祈福。吴越国投龙简,不只为帝王个人祈福,每一条求的都是为整个国家祈福,祈求国泰民安、保境安民。所以,投龙简从帝王个人的祈福行为变成国家的祈福行为,是从吴越国开始的。

当然,他也要再次祈求战胜杨吴。还有,“愿淮海封疆速归两浙”, 因为淮南、镇海、镇东三镇节度使中,淮南节度使管的地方,还在杨行密手里,拿不下来。所以,他当然希望自己淮南节度使的头衔名副其实。此外,还要祈求两浙发生的灾疫能够顺利结束。

这年九月,钱传瓘报了去年的一箭之仇,攻克无锡而还。

66岁,春天的这次投龙简,钱镠继续祈求“吴越两藩,永销灾沴,三军强盛,万姓安康,兵革不兴,封境宁谧”。

一个月后——

四月,梁诏告钱镠及其他藩镇,可开设诸道兵马元帅府。十月,梁遣使封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

图片

上周末钱报读书会的互动环节,一位读者问魏祝挺:皇帝投出去的信,有没有收到回信?大家笑了。在晚上的读书会群聊里,另一位读者说出了答案:如果所投愿望达成了,那不就是回应了么。

钱镠62岁投龙在中元节之后,也就是秋季简。63岁那次在上元节之后,是春季简。所以,吴越国至少春秋两季投龙,唐代只在春季。

三次简文里还明确了一件事,吴越国只投两种简,一种叫洞天,一种叫水府。投给洞天的是“诸洞仙籍”,投给水府的是“水府真官”,两种仙人。而且“散投龙简”,要投很多地点,不是只投西湖。

钱镠三次投龙简的地方,都在“杭州钱唐县履泰乡”。

这是哪里?

【2】三潭印月和柳浪闻莺

古代杭州分仁和县、钱唐县,1912年两县合并为杭县。钱唐县,是西湖区和过去的下城区,上城区、江干区以及西湖南面,是仁和县。

再看具体地点,履泰乡,在哪里?

魏祝挺说,现在的龙井、黄龙、北山,都属于履泰乡。我们可以排除龙井和黄龙,因为不在西湖边,在西湖边只有北山这个区域。所以,钱镠要去履泰乡投龙,一定投的是西湖北山路附近,或者是孤山路附近。

北山有座庙。

为了感谢钱唐湖龙君多年来对杭州和吴地的佑护,钱镠在杭州西湖北山为龙君建了庙,还上表朝廷,为龙君请求封号。梁廷敕封钱唐湖龙君为广润龙王。916年,龙王庙落成之时,钱镠立《新建钱唐湖广润龙王庙记》碑于庙前。

广润龙王庙,就在杭州西湖宝石山下,今天大佛寺西侧。庙中塑龙王神像,殿前设坛。魏祝挺推测,钱镠北山投龙的地点很可能在广润龙王庙附近,然后投入西湖之中。

等等,西湖那么大,往哪个区域投?投龙还需要一个深潭。

西湖最深的潭在什么位置?

三潭印月。

魏祝挺推测,三潭的位置可能是吴越国投龙的具体地点。“但是我们现在很难考证,后来的南潭变成了小瀛洲,而明代的三潭印月是放在宋代以前的南坛的位置,北面两个潭的位置,现在还不能很确定。”

1950年代西湖疏浚时,挖泥船所挖的位置,应该就是投龙的位置,但已不可考。

22年后,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也53岁了。春天到了,又该投龙简了。

939年二月,钱元瓘没去北山,“投放”的位置变了:钱唐乡。也就是西湖南线,现在的南山。

魏祝挺说,钱镠时期投的是北山,钱元瓘、钱弘佐、钱弘俶的投龙地点发生了改变,到了南山。而钱弘俶简还明确了地点:吴山里。大致是南山路柳浪闻莺这个区域。不过,第四代国王钱弘倧的投龙简目前没有发现,因为他的执政时期不到半年,有没有投龙都不知道。即便投了,出水的概率也很低。

眼前,钱元瓘53岁投的这件银简,泛着银光,但是,对照简文,出现了一个词“丹简”,说明这是朱砂简,文字都是红色的。

图片

眼前看不到一点红色,朱砂掉落,银也氧化了,却留下了重要信息。

简的样子也不同了,不再瘦长,变成PLUS版,薄、宽,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吴越国王的头衔此时变短了,不再是钱镠的48个字,只保留了“大道弟子天下兵马都元帅吴越国王”。是的,这两个头衔怎么都不能省,一个叫天下兵马都元帅,一个叫吴越国王。

他也为老百姓祈福。他要告诉神仙,我做国王治理两浙,省刑、减赋,对老百姓很好。

魏祝挺说,钱元瓘执政的十年,是吴越国黄金十年,史料上没有看到任何战争,在《吴越备史》中是略带过的,没有任何丰功伟绩,说明平静无事。这和简文中的说法吻合。

这里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原来,吴越国不止春秋两投,“三元不阙,朝修四序”,说明上元、中元、下元之后都投。上元和中元简都发现了,至今没有出土过下元简,所以还无法明确。

还有重中之重。

末尾出现了五个字:西都钱唐府。

关于杭州建都,我们第一个会想到南宋,更熟悉另一个名字:行在临安府。1129年,赵构跑到杭州,把杭州升为临安府,意思是我们临时在这里凑合一下,我总是要回北方的。但是金人太过分了,一直打过来,赵构一直逃到温州,绝了北归的念头,1138年,决定定都临安。

而在钱元瓘55岁投龙简中,明确了杭州在吴越国已经建都,这也是现存最早的杭州建都的一手材料。

你要问了,为什么没出现在钱镠简中?

西湖发现时间最晚的钱镠银简,是917年投的。根据魏祝挺的考证,杭州建都,应在龙德元年(921年)十月至十一月左右。所以钱镠66岁投西湖银简时还没有建都。

【3】钱镠的白内障

有西都,还有东都。

吴越宝正三年(928)三月,钱镠77岁,得了眼疾,眼睛看不见了,可能是白内障。

他在绍兴射的潭投入了一件银简,求的是“寿龄延远,眼目光明”。

这是他晚年最大的心愿,一个普通老人的迫切需求。

绍兴的若耶溪为第十七福地,溪中有射的潭,成为吴越国水府投龙的地点。唐代诗人贺知章在《龙瑞宫记》里就提到过“射的潭五云溪水府”。

图片

这枚简现藏绍兴博物馆,重点是末尾写着:“东都乾元府射的潭水府告文”。

魏祝挺说,将越州完整称为“东都乾元府”的材料,目前仅此一件。东都乾元府,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都的名称,包含了都名和府名,类似唐的东都河南府和西京京兆府。而府名乾元,应有纪念吴越国建国之意。魏祝挺说,至少在922年时,吴越国就已建立了东西两都制度。

932年,钱镠的第七个儿子钱传瓘即位,改名钱元瓘,可能因为“乾元府”的“元”字犯讳。而“东都乾元府”的名称大约也持续到932年钱镠去世,之后,东都改为会稽府,直到吴越国结束。

也就是说,短暂的十年,绍兴曾经叫“东都乾元府”,目前只有这枚银简见证了这段消失的历史。

那么,两都的叫法,维持到什么时候?

973年,末代国王、45岁的钱弘俶已经叫钱俶了。他又在柳浪闻莺附近投了一枚银简。

插播一下,钱弘俶23岁时投的简也发现了。在那枚简里我们知道,吴越国只投银简:“辄持银简金龙遍诣名山福地。”金龙是鎏金铜龙,而银简,不是鎏金掉光了以后变成剩下银简,而是它就是银简,当年并没有鎏金。

在钱弘俶23岁简中有一句“吴越封疆,常集祯祥”,这也是展览里的一个小标题。说明此时,吴越国的简不再是为整个唐朝祈福,就是为吴越祈福。

图片

钱弘俶23岁(951年)钱唐湖银简

我们在展览中看到,吴越国后期的简,中间都有断痕的或者折痕,因为PLUS版很薄,可以折起来扔到西湖里,但早期的钱镠简就折不起来。

我们小时候写好信,也习惯多折几下,不能让别人看到内容。手工能力强的人,还要折成某个立体图形,塞到同学抽屉里。所以寄明信片就有这个问题,都看光光了,只能写点套话。

钱俶45岁简断得很厉害,或许它也是密检,内容不能让人知道。我们看年份:太岁癸酉九月辛亥朔八日戊午。

图片

钱俶45岁(973年)钱唐湖银简

图片

973年,距离纳土归宋还有5年。

还有一个信息,出现了“两都”。

魏祝挺说,说明吴越国到973年还有两都制度,也就是即使到了宋朝,在境内也自称西都和东都。

【4】光阴的故事

其实,和钱镠求白内障康复银简一起发现的,还有两枚。

1977年12月8日,绍兴城东南约15里的禹陵乡望仙桥村的村民,在酒缸山脚多吉桥(原名多脚桥)挖河道时,发现银简数块,送到了绍兴市文物部门。

其中就有3块钱镠银简,分别为钱镠62岁、75岁和77岁时所投。

绍兴的62岁简和刚才讲的西湖62岁简,同年,内容几乎一致,只有日期不一样。

同一年不同地方的投龙简都被发现了,这就有教学意义。

图片

钱镠62岁(913年)射的潭银简 1977年绍兴宛委山河道出水 绍兴博物馆藏

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同一批“中元之辰,普陈斋醮”的中元简,会根据路程远近,从杭州送到吴越国境内的各处名山水府。

我们也可以知道他向天下投龙,内容是一样的。

再回头看日期:投杭州西湖的日期是八月十三日,投射的潭是八月二十日。

所以,简上的日期是什么时候写的?我们可以破案了。

肯定不是在杭州一次性写好的,而是到了投龙的地方最后再补上的。比如这一枚,其他内容都写好了,日期空着,到了绍兴后,再填上日期。

魏祝挺说,这和唐宋简不一样,唐宋简是全部在首都写好以后,再投到那个地方,简上是不写具体投龙日期的。所以只有在当地的摩崖题刻投龙记里,才能知道唐宋简的具体投龙日期。

而吴越国简上直接反映日期——杭州到越州,中间隔了7天。

搞清了这件事,另一个案子也可以破了。

回到刚才说的钱镠77岁求白内障康复心愿简。

我们看落款:

宝正三年太岁戊子三月丁未朔   日   于吴越国  州  县  乡  里射的水府告文

图片

钱镠77岁射的潭银简

嗯?表格居然没填完?

只填了“射的水府告文”——“射的”也是到了之后临时写的。投入水中前,他只匆匆写了“射的”二字。

刚才讲了,吴越国的投龙简,具体日期和地点都要到现场才填。这些没填的空格,说明什么?

钱镠发现,这枚简拿错了。

越州可是“东都乾元府”,这里居然写了“州”,说明这是吴越国普通州的投龙简。东都简,应该是他两年扔进射的潭填的那张表格的格式。

表格填不下去了。怎么办?硬投。

个么,东都简投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钱镠也不知道,他拿错了简硬投,以为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终究是一阵烟。千年之后却被我们发现了这“古老的信”。

【6】山寨版

钱镠版《光阴的故事》,不只我们会唱。

有人在苏州太湖,也捡到了钱镠77岁扔下的另一枚同款。

1644年,太湖流域遭受旱灾。六月,湖边简村村民在干涸的湖底发现了一枚钱镠投龙银简和一些铜钱。

是的,这次是清代人捡到的。这件事在《(康熙)吴江县志》里也记载了。太湖水府位于“苏州府吴县洞庭乡东皋里”,也就是出土位置“包山之麓”,在道家“第九洞天”西山林屋洞附近。

但是,样子看起来怎么有点奇怪?按道理同一批简,形制应该也一样,这件形制呈方碑状,还花里胡哨的,边上搞了圈龙纹和云纹。

图片

山寨版画蛇添足

再看内容,和射的潭白内障康复简对比,文字内容几乎一样。

这是一枚伪简,假古董。银出水后就被人熔铸了,做了一件山寨版。

但为啥文字内容一样?魏祝挺推测,简被熔掉前,此人把文字事先抄了下来了,所以内容没有错。但是,绍兴射的潭简在300多年后被发现,清代人没有机会看到原版,手头没有标准器,以为投龙简上有龙纹,就装饰了一圈龙纹,还傻傻做了五爪金龙——这是清代龙才有的样子。书体和格式也是清代的,只有内容是吴越国的。

“如果他们在熔之前做一个拓片,就能得到完全一样的书体和形制了。”魏祝挺笑。

图片

钱镠77岁太湖银简伪刻拓本清拓本 浙江省博物馆藏

问题是,抄还抄错。

山寨版里出现了“市物平和”,正版是“是物和平”,祈求世界和平。

官职也抄错了。

山寨版是“守中书令”,钱镠没有守过中书令,而是正版的“守尚书令”。

其他文字完全一致。根据文献记载,太湖一共有四次银简出水,可惜都被熔掉了,没有留存。

【7】恢复国家祭祀

魏祝挺说,唐末时期其实全国的国家祭祀几乎都被毁了,或者说被废弃了,不管是黄巢经过的区域,还是藩镇互相攻打的区域,已经都不执行唐代中央的投龙的或者是山川祭祀的这种仪轨了,为国家祈福的这种政策制度已经消亡了。

钱镠却恢复了唐代一度中断几十年的国家祭祀。

895年,钱镠还是割据杭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实地探访杭州各处名山洞府。最后选定了杭州天柱山大涤洞前的天柱观,也就是现在的洞霄宫。

图片

他重建天柱观,请了著名的道士闾丘方远主持道观,“每年春秋四季,为国焚修”。

这是钱镠恢复的第一个投龙地点。

但是,要恢复国家祭祀,还得经过唐朝皇帝批准。他很劳心,多次上表唐昭宗,问这座国家道观修得怎么样了,还画图给皇帝看。唐昭宗非常感动,给他回了信。

信中有一句话:卿考一境图经,知列圣崇奉。

卿,就是钱镠。他查找这些投龙地点,依据的是唐代杭州方志,要看图经才能知道具体的投龙地点。

魏祝挺说,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代《沙州都督府图经》中,记载了“投龙事,在沙井”,可见唐代图经中,会记载本地的官方祭祀,包括投龙地点。钱镠也是依据唐代杭州图经,试图恢复国家祭祀。据宋代《东斋记事》记载,大涤洞在北宋仁宗时期,依旧是精简后的二十处国家投龙场所之一,每年投金龙玉简,是宋代十大洞天之一。不过,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考古实物。

钱塘江也是钱镠的投龙地。

为修筑海塘,他向“潮神”伍子胥祷告,同时也祷告了钱塘江的龙神和水府,自然也进行了相关的投龙仪式。据《咸淳临安志》的记载,后梁龙德三年(923),钱镠正式建水府观于龙山门外,祭祀钱塘江水府。

图片

《咸淳临安志》浙江图

根据魏祝挺的考证推测,吴越国的投龙地至少有16处,分别是9处洞天和7处水府,如下表。而且这16处,均有唐宋时期的投龙记载或出土实物,说明这种洞天和水府的模式,被宋代继承了。

图片

所有已发现的吴越国告文银简,也都是水府告文,这些都体现了吴越国水府信仰的盛行。目前没有发现吴越国投土简的行为,应该继承了晚唐只投洞天水府的传统。

算一算,吴越国至少春秋两投,80年投龙历史,至少投了2400次。刚才我们说了,吴越国可能是一年三投,只是下元投简还没有发现。

“所以我们现在真正发现的,只是历史上很小的一部分。”魏祝挺说。

更多的历史,在山川大地中掩埋了。

说到这里,要插播一块重要的碑。

931年,钱镠在德清立了一块《新建风山灵德王庙记》碑。

风山灵德王,指防风氏,我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防风族的领袖,帮助大禹治水的功臣。钱镠对他很崇敬,新建了神庙,称为“风山灵德王庙”,并亲撰庙记。原石立于德清县三合乡二都村防风祠原址。

这是他现存最晚的作品。

文章里,他讲述了重修防风祠的缘由和过程,还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此时,他已经80岁了,是可以写自传的年龄。

“统内凡有往帝前王,忠臣义士,遗祠列像,古迹灵坛,悉皆褒崇,重峻于深严,祀典常精于丰洁,冀承灵贶,同保军民。”

凡有,悉皆。

到80岁,他已经努力恢复了吴越国境内能查到的所有唐代国家祭祀,还增设了新的宫观祠庙。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为中央王朝,而是为吴越国境内老百姓的国泰民安祈福。

落款,钱镠没有署名,只留下“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这一年,后唐有《赐钱镠不名诏》。

再看落款时间:宝正六年(注:后唐长兴二年,931年)。

石碑上的“宝正”二字,被抹去了,但是没抹干净。“宝正”为钱镠私立年号之一。

第二年,钱镠去世。

【8】一块玉璧的旅行

实际上,山川祭祀的方式,不止有龙和简,还有璧、钮、青丝。青丝作为外包装,肯定烂掉了,其他4样东西是无机物,是可以被考古发现的。

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在西山洞府投了一块玉璧。

玉璧上刻着铭文:

大唐皇帝昪,谨于东都内庭修金箓道场,设醮谢土,上仰玄泽。修斋事毕,谨以金龙玉璧投诣西山洞府。升元四年十月日告闻

图片

这里也出现了东都,当然不是吴越国的东都绍兴,这是南唐的东都扬州。但是,这个“西山洞府”不在扬州,也不是吴越国境内的苏州林屋洞,而是南唐洪州的著名道教洞天福地西山天宝洞。洪州,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

它很特殊,是现存唯一的刻字玉璧——这是一块刻了简文的玉璧。那南唐投龙不需要简了?目前南唐的案例太少,无法确定。

这还不是重点。

近300年后,这块南唐皇帝的投龙璧却出现在了另一个人的墓里。

2016年五一假期,台州黄岩区屿头乡前礁村,一位正在挖宅基地的老百姓挖出了古墓,还是夫妻合葬双穴墓。

右穴的女主墓早年就被盗了,只留墓志,一看,墓主人是南宋赵伯澐妻李氏。

左穴就是她的丈夫赵伯澐,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1216年去世。发现时,距离赵伯澐去世正好800年。

朱红髹漆的棺木,保存完好。赵伯澐穿戴整齐,从里到外,上身和下身各穿了八套衣服,他跟棺木之间的空隙,被70多件衣物卷成各种包包紧紧填塞。

除此之外,身上还有两个挂件,一块水晶璧,一块玉璧。

图片

投龙玉璧 玉璧:五代(907—979年)绳带:南宋(1127—1279年)台州黄岩区屿头乡前礁村南宋赵伯澐墓出土 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藏

没错,就是李昪的这块投龙玉璧,看来,这是赵伯澐生前的收藏品,还是最爱。

南唐玉璧出现在南宋墓葬,这是一块璧的旅行,从投龙神器,变成了古玩挂件。

魏祝挺推测,或许是南宋人在南昌西山洞府发现了玉璧——或者金龙也发现了,赵伯澐看到后很喜欢,买下,作为自己珍藏的古玩,还给它穿了绳子,最后带入墓中。

【9】最早的“西湖”

投龙的故事,已经来到了宋代。

根据现有出土实物及文献记载所见,宋代帝王曾举行投龙仪式84次,除“岁时”投龙外,还会因祈祀而遍投诸山。而且,宋代帝王投的是玉简。复习一下,唐代投金简,吴越国投银简,宋代是玉简。

从吴越国的投龙简里,我们已经知道了,西湖,是中国山川祭祀的重要场所,也是杭州西湖山水价值的独特意义。但你发现了吗,吴越国时期,西湖不叫西湖,叫钱唐湖。

北宋皇帝里,宋真宗投龙最多,是投龙仪式的又一次高峰。1020年,他往西湖里投了一枚玉简。

图片

宋真宗西湖玉简宋天禧四年(1020年)长20.5厘米,宽8.3厘米,厚1.5厘米 1950年代杭州西湖出水 浙江博物馆藏

图片

拓本

刚刚完成冬至祭天,正月要投玉简,而且是按照吴越国的传统,“谨依旧式”,

“如果没有南唐和吴越国的继承,可能到了宋代就没有投龙行为了。没有吴越国恢复国家祭祀,这些地方也就不会再是后世山川祭祀的地点。”魏祝挺说。

简文里,皇帝越来越谦卑,一堆头衔也不写了,只说“大宋嗣天子臣恒”

宋真宗非常虔诚和细致,把每一个投龙地点的名字和地点都明确写了出来。现在,简不会拿错的。

“诣西湖水府,投送金龙玉简”。

“西湖”出现了。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西湖”二字一手材料,之前的西湖都叫“钱唐糊”,这比苏轼的奏折《乞开杭州西湖状》还早70年。

“这是可以拿来做西湖LOGO的。”

那为什么要叫西湖?

魏祝挺说,其实要把杭州城修到延安路附近,你才会把西湖叫西湖。

那是谁把它修到延安路那边的?

钱镠。

(图片由魏祝挺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