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出海去孵化器」创始人Yucheng表示,独立开发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让产品为人所知,获得付费用户/客户。
02该公司目前拥有50k+独立创客社区,帮助出海项目的独立创业者构建产品并走向商业化。
03Yucheng鼓励独立开发者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更多地从用户、需求、商业的角度来思考项目。
04除此之外,「出海去孵化器」提供营销支持,帮助低成本地找到PMF,降低风险。
05未来,Yucheng计划打造一个面向全球独立开发者的All in one聚合平台,提供Go To Market、Campaign工具等一站式服务。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超级个体」这个概念,在大模型出现之前似乎从未如此瞩目。
过去两年,AI Coding、AI设计等工具不断出现,让原本偏安于大厂等企业内部的技术达人、产品经理、设计师们开始兴奋起来。
肉眼可见,由他们“进化”而来的潜在超级个体数量在急速增加——在AI新工具的加持下,不少人摆脱流水线般的约束,开始独立工作。
这种独自一人包打天下的故事,也愈发走红。
海外,不少独立开发者在社媒上宣布2024年获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收入。国内,像小猫补光灯、胃之书这类突然爆红的应用,也都出自这一群体。
但光鲜背后,「出海去孵化器」的创始人Yucheng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独立开发者,都能顺风顺水地走向精神和财富的双重自由。
“很多开发者的项目难以被看到。”一年见了上百个独立开发者的项目后,他这样总结。
「出海去孵化器」是一家专门孵化独立开发者,帮助他们把产品落地到海外的机构。
目前,它拥有一个汇聚50k+独立创客社区。在这里,它帮助出海项目的独立创业者们构建产品,并走向商业化。
「出海去孵化器」创始人Yucheng
技术出身、曾经在一家生成式AI公司担任CTO的Yucheng和独立开发者罗百顺一起,在2023年成立了「出海去孵化器」。
Yucheng告诉我们,一个独立开发者的产品从研发到成型,再到为人所知,获得付费用户/客户,三个阶段存在着巨大的能力差异。
这其中最难的,是让产品“为人所知”。
这是让产品真正走向商业化的关键一步,但对大多数开发者来说,这却是“反人性”的——他们往往醉心于技术实现,下意识忽略了客户需求和营销。
发现了这一点的 Yucheng,开始在「出海去孵化器」的社区里,提倡“不要聊代码”的文化。
“我们鼓励开发者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更多地从用户、需求、商业的角度来思考项目。”Yucheng表示,「出海去孵化器」最大的帮助,是让开发者们理解“商业化”这件事,并为他们提供营销支持,帮助低成本地找到PMF。
在正式运营的这一年里,「出海去孵化器」的初步成果是,亲自孵化了数十个项目。其中有十个项目上榜Product Hunt,2个获得榜一成绩。
还有些项目已经验证了 PMF,处在增长阶段。
比如:
SaaS产品XspaceGPT(用AI总结Twitter Space的语音聊天室内容);
开发效率工具Reqable(API开发工具);
浏览器插件Phew AI Tab(Tab 整理);
Tweeteasy(AI 内容生成);
Notion模版等。
以下是我们和Yucheng的对话(经「四木相对论」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整理):
一个技术人创立的孵化器,不鼓励大家谈技术
四木相对论:可以简单介绍你的个人经历吗?
Yucheng:当然,我和「出海去孵化器」的联创罗百顺,都有独立开发的经历。他也是一位比较知名的独立开发者。我们在2023年在推特上认识。
那个时候,我发现很多独立开发者突然开始“躁动”起来。因为不少人发现ChatGPT可以用来写代码。
我当时也意识到这一点,就开始尝试做一些独立产品。也是基于这次独立开发项目的经验,我产生了做社区和孵化器的想法。后来认识了百顺,这件事就推进了起来。
四木相对论:在独立开发之前,我看到你之前在红杉投资的一家公司担任CTO?
Yucheng:是的。那家公司是2021年底拿到融资的,算是国内比较早做生成式AI的。2021年底的时候,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AIGC技术和工具还没有出来。像OpenAI的Dalle-2、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这些都没有出来。最早大家用的技术,都是GAN,后面换成了扩散模型。
2023年初的时候,整个AI行业非常火热,我对未来也有一些自己的判断。所以就开始尝试独立开发的工作。
四木相对论:当时独立做了一些什么类型的产品?
Yucheng:也是套壳。一开始用GPT3的API,后面GPT3.5的API出来以后又换成3.5。
这个产品类似于YouTube总结,做了几个月很快就放弃了。因为我认为这个东西门槛不高,会比较卷。
但我当初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做的早,那个站点在AI总结类的关键词里一直有比较高的权重,排名一直很靠前。如果我当时选择把 SEO的流量占住,即使放在那儿低成本运营,收益也还不错的。但当时我没有SEO的Sense,也算是收获了一个经验教训。
后来大概在2023年5月,我又参与了一个独立开发项目。但这次我没有以开发者身份参与,而是以投资人身份加入。倒没有期待这个项目能做多大或者多成功,但是我很想试一下这个模式。
这次收获很大,现在我们孵化器项目运作的大方向就是在那个项目里摸索出来的,当然后面又进行了打磨。
四木相对论:刚好可以介绍下「出海去孵化器」现在的模式。
Yucheng:我们的模式和滴灌通有些类似。等于通过资金、服务、咨询等方式,帮助这些开发者做项目,然后我们获取一些收益分成。
其实我是2023年底才知道“滴灌通”这个词。我本身是技术背景,对于投资这套逻辑也是后来才学到的。
投入一些资源孵化项目并分润项目收益这件事,我当初有点纠结和犹豫。犹豫主要是因为,他人的产品或者流水从孵化的平台走,我不太确定大家会不会接受这个模式。但滴灌通就是这么做的,所有接受滴灌通投资的项目,线下门店的支付款、流水,都是从滴灌通走的。
后续我们真正把孵化的模式推出来之后,也比较惊喜,发现接受度很好。因为对这些独立开发者而言,这种模式并没有让大家额外付出成本。我们的分成,分的是潜在收益。等于如果没有收益,我们也会认赔。
四木相对论:其实现在做产品孵化不算一件非常新的事情,你觉得「出海去孵化器」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
Yucheng:现在很多项目,一开始对资金的需求并不高。绝大部分产品,一开始即便有一些资金需求,也就是几千刀。因为现在做产品,首先人力就是你自己,还可以用AI。
技术服务如果跑起来,顶多是用别人的工具和API。部署的费用,海外的云服务也非常成熟。等于说,大家完全可以在薅羊毛的情况下拿到PMF。
所以,开发者们最缺的是什么?是Go To Market的能力,不是写代码的能力。
我们的孵化器社区,不鼓励技术人在里面讨论技术。我们经常半开玩笑说,在我们群里禁止聊技术,虽然可能社区里90%的人都是技术背景。
我们鼓励大家走出去,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更多地从用户、需求、商业的角度来思考项目。所以,出海去孵化器给到独立开发者最多的帮助是,Go To Market。大到培养这个思维,小到具体帮他们做营销。
四木相对论:去做 Go to market的陪跑,包括做红人营销、投流,这些业务也是专业营销公司会做的事情。我们是有合作伙伴,还是自己在做?
Yucheng:有合作伙伴,也有自己做的。比如说邮件营销是我们自己做,但是红人营销的话是我们找合作伙伴做。
这一部分的资金成本,也是孵化器cover掉的。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帮助独立创客在早期分担风险,让他们能够勇敢地去尝试新方向。
在营销之外,我们也会帮忙集体采购一些工具,比如云资源等,大家一起用也会比较经济。
对我们而言,开发者有那么强的实现能力,有那么强的思考能力,但却经常会被这些几百刀的这些小钱卡住,是很不值得的。
比如,我们遇到一个大学生开发者,有个几十刀的工具想买,但有点纠结。我说你一秒钟都别纠结,你要觉得有用就买。我都是直接把孵化器的卡给他,就像公司里给员工开卡一样,里面加一些必要的限制,然后就直接让他去用。
这部分钱后续会折算进我们对这个项目的投资额里。但还是一样的,没有收益不分成。
活下来的独立开发项目,都长什么样?
四木相对论:现在看下来,哪类开发者项目的存活率比较高,有没有一些共性?
Yucheng:我们最多1个批次也就20个项目,2024年11月份才结束的是第四批项目。独立开发的项目死亡率很高。绝大部分项目推到第四或第五个月时都没有什么明显进展,就相当于从孵化器里退出了。
从存活率看,现在会希望它不是一个纯To C的项目,最好是To 某个垂直的、小business的项目。最好客户也是一个1~2个人的小团队,对某些工具有需求。比如我们孵化的一个Reddit营销项目,受众就是希望利用Raddit平台提升产品流量的人。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很多是独立开发者或创业团队。他们做付费决定很快,留存率比较高,也愿意提长期的需求。
很多国内厂商喜欢做纯To C的出海应用,流量大,容易出爆款,之前的跨境电商和现在AI出海都比较喜欢做这类。但这种逻辑不适合个人开发者和孵化器。
那些需要时间做用户和平台验证,并且需要精细化运营的工作,更适合开发者。这类工作,需要开发者和用户沟通,深入挖掘用户需求,而不是查一下关键词、查一下流量、投一些关键词,直接出现一些流量。后面这些单纯靠流量的方式不太适合这批独立开发者。
工具类产品也适合孵化或陪跑,比如效率工具或开发工具。这种工具在国内外的需求一致性比较高。很多海外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国内用户存在差异,但工具类尤其是开发者工具的共性会比较多,比如国内用户也很喜欢用Cursor。
比如我们孵化的一个类似Postman的API开发项目,叫 Reqable。这个产品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用户基数,开发者在国内开发了将近两年时间,得到过国内市场的验证。这种产品天生具备全球化属性,我们判断可以做出很好的全球化效果,在海外做也主要是在做一些市场营销层面的工作。
当然我要补充一下。这种连续做一两年开发的方式,我其实不太推崇。我还是希望产品能快速跑出来,不一定做成一个大的、完备的产品才推出。
四木相对论:这个case属于开发工具,有没有其他To D之外的产品类型?
Yucheng:还有一个项目叫XspaceGPT,主要用AI总结Twitter Space的语音聊天室内容。它现在贴着垂直领域做,就是在总结聊天室内容的基础上加了web3的行业洞察。
这个开发者很有意思,他不是技术背景出身,做独立项目时也是找外包写代码,但现在这个产品的需求很多。等于大家需要这个产品,他找到了用户需求点。
还有做Reddit营销的产品。这个产品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帮忙做SEO,最近也在帮做邮件营销。这个产品特别适合做邮件营销,目标受众清晰,是开发者群体,我们有比较明确的方式找到这些list线索做邮件营销,这其实也是标准操作。
四木相对论:这些产品推广,听起来思路都属于很细致的增长营销,而不是品牌营销。
Yucheng:我们流行的词叫低成本营销。大厂那种铺全量的,你就算给我100万,我不敢这样用,一是烧不起,二是烧完了,很可能也没有留存。
有一次我们帮一个项目做Twitter红人营销,效果很不好。和一些行业专家分析总结后,我们就没有做过 Twitter 红人营销。
现在做增长营销,SEO是基本功。还有海外的垂直站点和垂直的社区也要做。
垂直社区包括Facebook的group,垂直站点包括用产品细分关键词找到的博客站点,最好能够一个个找,小团队去一个个谈。
Reddit在谷歌搜索引擎上权重很高,但有几十万个细分社群,需要在里面找,一是话题匹配,二是关键词匹配,要么发帖,要么去回帖。Facebook的group也是,需要在社区里花时间经营。
四木相对论:一个产品没起色或者有起色,现在你心中有没有一些判断标准?
Yucheng:每个项目都不太一样,有点难one size fits all。
不过以SaaS模式,一般看用户从点开网站到注册,再到付费,每一步的转化是多少。可能落地页登录的比例不能低于30%,就是从用户点开网页到注册,这一步的转化率不能低于30%,甚至不能低于40%。
但不能一杆子拍死,里面变量太多,比如首页注册转化率很取决于流量渠道,投放精不精准。投的好,转化率到80%也是有可能的。
非技术背景的人,距离超级个体有多远?
四木相对论:还有一个话题也挺有意思。我接触到一些产品经理或设计师背景的朋友,也想用Cursor这种工具做产品。但这类产品虽然说是完全没门槛,但实操起来对不懂技术的人来说还是有门槛,你怎么看?
Yucheng:我同意。不过先讲对大周期的判断,我认为技术背景、产品背景、设计背景这些标签都会被逐渐撕掉,没有谁是哪个岗位的概念,所有人都是自己项目的CEO。每个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介绍自己的项目就好了。
但回到近景,确实这里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一开始,我自己希望孵化更多PM、设计师一类非技术背景的人,招募时也会有意识地倾斜。但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他们交付太慢,原因还是技术短板太多,比如看不懂代码生成工具,低代码工具又没办法支持深度功能。
举个例子,开发者需要接第三方API时,有技术背景的人几个小时或半天就解决了,但非技术的背景的人可能会卡好几天。现状对他们是不友好的。
四木相对论:那现在我们孵化的重点画像会有些变化吗?
Yucheng:如果孵化考虑效率,接下来我不得不做一个选择,可能还是会倾向于有技术实现能力的开发者。
他有技术实现能力,所以我希望他在技术上花的时间少一些。我甚至愿意帮他请外包帮他实现,他只要能看得懂,或者他只要能把卡点修复掉就行。因为我也天天用Cursor或者Windsurf,确实它可能陷入死循环,无论你给它什么,它都做不出来。
这个时候,你需要作为一个了解技术的人,进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再推进。
没有办法,孵化器要跑出来,跑得快,我倾向于招有技术实现能力的开发者。但回到一开始,长期来讲我还是相信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通过AI的赋能,做出一人公司的产品,实现商业化。我非常坚信这一点。
四木相对论:如果AI Coding工具暂时就是不可能完全无门槛。你觉得非技术背景的人能做出的、最好的产品效果会是什么样的?
Yucheng:做得最好的就是AI套壳,再深入挖掘一层的话比较难。
套壳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要带一些数据挖掘、数据检索稍微繁琐一些的功能,就不是套壳就能搞定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比套壳深一点的项目。首先它解决的问题比较深,套壳解决得很多问题比较浅层,挑战就是在营销,和产品分发渠道这部分。这本身就不是独立创客这一拨人的优势。对应地,如果我这个产品能解决的问题稍微深一些,都不用深很多,稍微深一些,一下子市场上跟你竞争的人就少了。
四木相对论:你觉得在AI时代做产品,有哪些工具是必需的?和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Yucheng:AI相关的肯定还是Coding。还有很多工具不直接和AI相关,比如部署平台。
而且,我会要求大家装一些和用户数据相关的工具,因为你得了解用户在用你的产品做什么,不能抓瞎。再比如表单工具,很多开发者不知道市面上有这么多种用户反馈收集工具或表单调研工具。他能想到的要么是最常见的方案,要么是自己写。邮件分发工具也是大家常用到的。
独立开发者和“打工人”的真正区别
四木相对论:你觉得华人开发者和外国的开发者有什么区别?
Yucheng:外国人是另外一套逻辑。
外国的开发者,硬地骇客/Indie Hacker和数字游民高度相关,两者社区重叠度很高。海外会把这两个群体看得比较类似,这波群体和国内的开发者相比会更活跃,国内更偏向于非常“本分”的程序员画像。
海外的开发者对如何快速把产品做出来、快速交付、快速获得市场认证,快速迭代非常有经验,同时也很了解海外用户的习惯。他们相比较对技术的关注度没有那么高,商业意识会强一些。
我们社区的受众,也就是在海外社媒上活跃的人,很多人是在大厂工作,是技术牛人,这类群体在我们社区或中文推特上会多一些。有不少技术人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能在某个非常细分螺丝钉岗位待太久。但他需要有人或渠道带他们一程,真正把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以个人身份卖给用户。
四木相对论:成为一个独立开发者,和之前大家在公司里工作最大的区别是?
Yucheng:最大的区别是要让产品被用户发现。在大厂不用担心产品无法被看到,因为这不是工程师的工作,但这是独立开发者最大的挑战。
做开发者得和外界沟通。推特或海外媒体上有很多挣到钱的网红独立开发者,但很多独立开发者看到这种案例后就卡在这里,主要是他们自己不想做网红式的开发者。
其实我们社区内也有大量在社交媒体上知名度不高但赚钱的独立开发者,他们是纯粹产品导向的。
但如果有人觉得当网红很开心,这也很好,因为就算今天开发A产品,下个月弄B产品,反正受众都愿意买单。
这两条路不存在孰优孰劣。第一种路线一定要把需求挖掘出来,好好打磨产品。网红类的话就好好做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发一些状态,可能一小半讲产品,一大半讲生活或对时事的评价。每种路线有自己的逻辑和方式。
四木相对论: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独立开发者,I人或者E人,最好都有自己的流量。
Yucheng:大家需要用SEO内容或者其他方式,保证自己产品的流量来源。总之,这里的流量是说,要确保你的用户能找到你的产品。
作为一个独立开发者,最大的挑战绝对是,怎样让你的产品被你的用户发现。
这绝对颠覆了很多初次创业人的经验。但没有办法,因为基本上每个大厂打工人之前都没有太多这方面经验。我也一样,也是这个状态过来。
所有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洗礼。经过这样的洗礼,接受并行动起来,你才能存活下来。否则还得回去继续打工,这条路不太适合你。
总之,独立开发者不光要提高获客能力,提高产品能力,还得提高自己作为人的能力。
四木相对论:什么叫“人”的能力?
Yucheng:就是面对不确定性、勇敢跳出舒适区的调整能力。
举个例子,向外交流和埋头写代码是完全不同的思维,在这之间的切换很反人性。
我们社区里有个大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写代码,一直说需要打磨、有bug要修,不太想见客户/用户。他前几天有点想打退堂鼓,说写太久写没有正反馈。
我很明确地告诉他,但凡有两个不是圈内人的付费用户,他的心态就会变好,就会有动力。这件事其实很简单,但如果没有人提醒,开发者陷在里面很难受。
四木相对论:有时候或许是害怕负反馈?
Yucheng:很多事情发生在创业者的潜意识里,他们自己也很难讲清楚。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浇冷水,得打鸡血。当然我也确实相信这个项目是可以做出来的,只不过需要尽快见用户。
他告诉我,这个产品左边栏大概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已经做好了,正在做第二个。我会说,先别急着做,第二个功能哪怕就先留在那,加个coming soon的标志。先发出去,看用户使用情况,然后把付费功能加上去。后续我们也可以帮忙投个广告,试一下转化率,让他感受一下真正的用户反馈。这些动作都比接着写代码重要得多。
就算只有两个真正自然而然出现的付费用户,也是很好的正反馈。但是这些事情你不告诉他,他真的会放弃,很多独立开发者就是这样放弃的。
其实我是个I人,不太擅长做这种类似“鼓励大师”的事情。
但这就是创业必须要做的,不断把自己往舒适圈外推。同样的,我们也确实接触了那么多开发者,有些人就是想待在舒适区,你推他也没用,一点办法都没有。
四木相对论:现在出海去孵化器已经做了大半年。这个孵化的模式你觉得效果怎么样?能跑通吗?
Yucheng:整体看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我们出的钱多钱少。而是说,这个模式太新了。
我也非常诚恳地讲,这个模式具体能否跑通,是不一定的。长期来看,我肯定相信未来是一人公司、超级个体的天下,但也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
可能他们平时接触的开发者,给他们制造了一些偏见。很多人会觉得,如果是这拨纯技术心态的人,这个模式铁定跑不通,搞不成这些项目。
四木相对论:那你怎么回应这些质疑?
Yucheng:我觉得这里是有摸索余地的。因为确实已经有不少一些技术人,在大厂开始觉醒,意识到自己不能在某个非常细分螺丝钉的岗位待太久的时间。
只不过,他觉醒以后需要有人或者有个渠道带他们一程,让他们真正把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以自己个人的身份卖给用户。很多独立开发者或者技术人没有这个机会。但我觉得只要把机会交给这些人,他们中很多人非常容易跑出来。
要让孵化器Scale起来
四木相对论:今年看到「出海去孵化器」也在Demo Day和直播上花费了很多心思,也在Go To Market。
Yucheng:我们平台想达到一期孵化或资助200个左右的独立项目,需要有更多品牌知名度。我们要找到这200个项目,把质量提上去,提高整个项目获得市场验证的比例。
我相信国内不缺200个人,或者说200个独立开发者。如果你是某个公司的员工,只用花业余的时间,真的可以非常轻量级地把业务做起来。这种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太常见了。
我们见过很多人,业余时间做了一个项目,收益比自己本职工作都要高。我们也是鼓励大家先去做,别一上来就想要找一个合伙人,要找一个投资人,现在完全不需要这样子起步。
四木相对论:你们都是技术出身,做市场推广这件事对你们有压力吗?
Yucheng: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不好意思讲,现在在做社区之外也在做课程。可能也是因为技术出身,之前我总是有一种心态,就是不太愿意做这些事情。但现在事实证明,市场其实很认可这些形式。市场反馈告诉我,用户很喜欢,那么OK,喜欢我就做。
课程其实有点像把同一套东西换了一个说辞。之前我们做付费社区,付费了就可以一起来参与孵化。但凡参与我们社区的这些会员,一方面可以去看我们的知识库,里面有很多做项目需要的福利和资源,另一方面大家还可以免费参与我们每周的孵化项目例会。
其实这些东西,在我看来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些经验,不是平时随便能接触到的。但这种模式推得很辛苦,后来我们就把这些经验做成一个10个章节的课程出售,购买这个课程可以免费拿我们会员。结果发现会员数量多了好几倍,等于市场非常认可这个模式,其实也挺有意思。
四木相对论:孵化出几个、多大规模的项目,你会觉得这个事情的商业模式是成功的?
Yucheng:商业模式成功要算投资回报率,暂时没有这个数字。现在需要更多数据来算收益和成本。现在虽然已经孵化了几十个项目,但还是太少,至少得上千个才能看出里面的逻辑。
从预期值上来讲,开发者个人的项目营收超过日常开销就算成功。对我们来说,只要数据点够多,把日常运营、产品开发,和做孵化、陪跑、投资的成本算进去,这些项目在一年或两年时间内达到多少倍的本金回报率、回报率,是一个能够算出来数字。就两个点,要么提高回报率,要么降成本。
成本比较低,要采取轻运营或者比较产品化、比较容易scale的低成本方式来做,降低开销。另一方面,提高回报率。拉高我们筛选项目的门槛是一种方式,这就需要我们的品牌够硬。要么是这套孵化模式,或go to market的方案或工具足够先进,让这些项目成功概率更高,是一系列的环节。
我非常诚恳地说,这个模式具体能否跑通不一定。但我相信未来是一人公司、超级个体的天下。
四木相对论: 比较容易Scale孵化器的方式,现在看起来可能会是什么?
Yucheng:现在我们还是以服务的形式做交付,但陪跑、课程都很重。但我们都是做产品出身,后面会做一个类似平台的产品,把孵化器服务做产品化,这个平台肯定是要立足海外,面对全球独立开发者。
它会是一个 all in one 的聚合平台,包括Go To Market 、Campaign工具,集合了一些通过孵化总结的、针对独立开发者的最佳实践,以结构化的方式把需求整合起来。但这里面每个单项、模块我们不一定自己做,可能有很多会对接第三方,API、渠道或方案都可以。
通过这个平台,开发者能大概知道自己处在哪个环节,从中获得产品想法,最后不管是获得稳定营收还是退出,从流程角度能做到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