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初,中国外交有一个“不变的约定”——外长首访必访非洲,今年也不例外。
中国外交部此前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1月5日至11日应邀访问纳米比亚、刚果(布)、乍得、尼日利亚。这是中国外长连续35年年初首访非洲。
连续35年赓续传统释放什么信号?四国选择有何讲究?今年中非合作“交响曲”又将奏出哪些新乐章?
关键开局之年
中国外长新年首访非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991年1月——时任外长钱其琛访问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35年来,这一新年保留节目“雷打不动”。如此持之以恒,在外交舞台上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结合传统与现实,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从三个层面解读王毅此次非洲行的重要意义。
首先,就外交定位来看,长期坚持这一传统不动摇凸显非洲在中国外交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去年中非关系提质升级后,这一重要性更具“战略”含量。
其次,就中非关系而言,今年被“关键”与“开局”所定义。
今年是落实去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关键之年,也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的开局之年。
据中国外交部介绍,王毅今次外访旨在推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非关系持续深入发展。
去年北京峰会,双方一致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计划》两份重要文件,包含了确立关系新定位、携手逐梦“六个现代化”、推进实施“十大伙伴行动”等丰富内容。
“此访将就如何落实去年北京峰会形成的政治共识、行动计划与非洲国家进一步沟通和协调,尤其是三年行动计划如何开好局将是重要议题。”
第三,在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声势日益壮大的背景下,此访对加强全球南方团结、凝聚更多发展共识、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领域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全球南方有一系列大事要办,中国将主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南非将主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巴西将主办金砖国家峰会,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非洲国家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构成板块,中国也是全球南方的当然一员,双方需要在新年伊始就围绕上述重要议程进行沟通和协商。”
“全天候”好伙伴
中国外长每年年初访非的行程单总是引人注目,今年赫然在列的是纳米比亚、刚果(布)、乍得、尼日利亚四国。
中国外交部说,四国都是中国友好合作伙伴。
“中国与这四个国家关系印证了‘全天候’的特点。”贺文萍说。
先看纳米比亚。贺文萍介绍,纳米比亚与中国渊源很深,比如首任总统努乔马曾来中国学习军事、游击战术。同时,两国党际交流也很活跃。
去年,纳米比亚诞生首位女总统内通博·南迪·恩代特瓦。她承诺,将继续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寻求经济多元化发展。
“王毅访纳一来祝贺恩代特瓦当选,二来与新总统接触,商议两国未来合作。”贺文萍说,中国与纳米比亚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有重要合作。
再看刚果(布)。总统萨苏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两国建交60年来萨苏多次访华,去年还到访上海,游览黄浦江。
“位于中西部非洲的刚果(布)虽然是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总是与中国患难与共,两国关系很铁。”贺文萍说,比如汶川地震时,刚果(布)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帮助中国抗震救灾;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向刚果(布)派出医疗组、支援疫苗。
贺文萍说,刚果(布)还将主办下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预计王毅此行会触及这一议题。
第三站乍得是西非国家,石油资源丰富,在西部非洲的反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乍得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国。去年,中乍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
“与纳米比亚一样,乍得去年也举行了大选,前总统老代比之子小代比上台,成为乍得首位民选总统,巩固了执政地位。王毅此行也会向新总统道贺,并与新政府讨论未来两国关系与合作。”贺文萍说。
最后一站尼日利亚是西非也是非洲的重要国家。它是非洲第一人口、石油生产大国,经常与南非互为第一大经济体。
中国与尼日利亚关系迈入“新时代”。
政治层面,去年,两国关系从战略伙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
务实合作层面,中国是尼日利亚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
中国在尼日利亚有很多重大项目,包括承建拉各斯轻轨蓝线和莱基港、助力该国第一大水电站升级扩容等等。尼日利亚也计划未来5年扩大对华贸易和基础设施合作。
还有分析指出,尼日利亚在西非和非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加强与尼日利亚的合作对促进非洲大陆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
“总体来看,此访行程安排相当紧凑,对象国选择涵盖不同地域,但无一例外都聚焦合作。”
今年看点何在?
展望2025年中非关系发展蓝图,贺文萍指出三方面看点。
外交层面,今年有几个重要节点为中非合作带来契机。
包括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南非主办G20峰会、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巴西接棒成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并主办金砖峰会,等等。
中国将与非洲国家共同庆祝论坛成立25周年;支持南非办好G20峰会;与非洲国家共同纪念亚非万隆会议、彰显新时代下的“万隆精神”。
在非洲国家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去年加入金砖“大家庭”后,中非未来将通过金砖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金砖合作注入新动力。
在世界舞台上,中非还将就地区热点、全球治理等议题发声,提升全球南方的内部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
经济层面,今年对中非经贸合作、提振非洲经济增长来说蕴含不少机遇。
一是中国自去年12月1日起给予33个非洲国家零关税待遇,零关税红利预计会在今年逐步显现。
二是今年开始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覆盖贸易投资、产业链合作、绿色发展等十个重点领域,将为非洲发展赋能。同时,还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对接。
三是今年中国将继续举办北京服贸会、上海进博会,吸引众多非洲国家和企业参展,促进双方贸易往来。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但在中非深化经贸合作的推动下,今年非洲经济增长率被评估将超过4%。”贺文萍说,近年来,非洲对华出口增速高于中国对非出口,越来越多的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相信2025年双方贸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和平安全层面,可关注全球安全倡议在非洲“开花结果”。
去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推动全球安全倡议率先在非洲落地。
贺文萍表示,中国已多管齐下推动中非在和平安全领域的合作。包括在外交机制(如设立中国首位非洲之角事务特使、举办“非洲之角和平会议”等)、资金投入、硬件设施、人员培训等各层面支持非洲的和平安全建设。
“王毅此次访问乍得显示出对乍得在安全方面的角色和地位的重视。今年,全球安全倡议或将在非洲产生实效,值得期待。”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