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人大:“提交办督”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5日讯 “建议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希望政府解决部分小区地下停车场长期闲置问题。”过去的一年,兖州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坚持在代表建议各环节上,统筹谋划,同步发力,通过“提交办督”全程式参与代表建议办理,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

在“提”上下功夫

代表建议提的高质量,办理才能高质量。兖州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加强培训、开展调研、审核把关三个方面发力,确保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

兖州区把代表建议“提什么”“怎么提”等相关知识作为年初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的重要课程,邀请省、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专家授课,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增强代表建议的针对性、可行性。每次人代会之前,区人大常委会都组织开展“访代表听民声”、会前集中视察等活动,通过代表走访选民、实地查看现场、座谈讨论交流等形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印发撰写建议通知和注意事项,各镇街(区直)人大把关后上报,代表工委联合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和相关委室,召开提前预审会议进行初审,确保代表提出高质量的建议。

在“交”上重精准

建议提得好,还要交得准才能办得实。兖州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认真落实代表建议分办交办会商机制,加强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的沟通联系,做到逐件研究会商、异议充分协商,确保建议分办交办精准。3月1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了由所有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镇街(区直)人大负责人和部分代表参加的专题交办会,明确承办要求,层层压实责任。

代表建议交办后,由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牵头,邀请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建议承办单位以及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开展“三方三见面”活动,面对面座谈交流,全面了解代表和群众的目的诉求,对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进行深度沟通,明任务、明职责,交要求、交时限,为高质量推进代表建议办理打下坚实基础。

在“办”上求实效

兖州区克服以往“重答复,轻办理”的倾向,各承办单位、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加强同代表全过程、深层次、多渠道沟通联系。94件建议按“一主题一群组”管理模式组建不同工作群;在建议办理前中后等关键环节中,通过“三见面”工作机制,代表、承办单位和督办委室三方人员深入一线实地调研。

把重点、热点和民生类建议作为重中之重,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分头包保、现场督办,听取代表意见,商议对策建议,全力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区委、区政府督查室专人负责,会同区人大常委会各对应委室定期对建议办理进展进行督导调度,通过电话催办、发文督办、上门协办等形式,协调解决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有部署、有督办、有落实的工作机制。比如邹静云等代表提出的医保报销方面的建议,结合“访代表 听民声”活动,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主动与医保局对接沟通,召开了“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现场解疑释惑,得到了代表理解支持。

在“督”上出实招

对于群众呼声高、意愿强,且应办能办该办的建议,兖州区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工作理念,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使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兖州区人大牢牢抓住跟踪督办这个“牛鼻子”,将代表建议督办纳入监督工作计划,持续加强跟踪督办。每月召开由人大主任办公会成员、相关委室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负责人、2—3名镇街人大负责人,和提出建议的代表参加的建议办理推进会,以图文形式逐条调度听取办理情况,并征求参会人员的意见建议,根据每条建议进展情况,实行分类赋色动态管理,形成了实时跟踪、层层推进、精准对接的良好导向。各承办单位采取电话联络、座谈讨论、邀请现场查看、走访交流、当面答复等多种方式,让代表及时掌握办理进度。比如对王学良代表提出的《关于绿化漕河镇小泥河和洸河河堤的建议》、孔凡亮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在兖州区第十一中学东侧修建助学公路的建议》等进行了实地观摩调研,现场了解完善建议办理情况,有力推动了代表建议的落实落地。

闪电新闻记者 贾鑫  通讯员 张美荣 孙萍萍 赵岩岩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