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料峭,心暖茶香

图片

导语

岁时一轮,到此亦将终尾。元旦方过,寒梅初开,天地之间一切都涣然如洗。寒,将许多喧闹都沉淀。人在这寒冷间,也变得愈发清醒自知。

大寒小寒,冻成一团

小寒时处“二九”与“三九”之间,天地冰封,一片霜白,浩浩万里,淼淼无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虽其名小寒,实际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小寒的前一个节气是冬至,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但土壤深层还有一些热量可以向上散发,所以冬至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到了小寒,土壤深层的热量散失到了最低点,尽管白天稍长,太阳的光与热也略有增加,但实际这是最入不敷出的时期,于是小寒成为全年最冷的时节。

为什么是小寒之后再有大寒呢?而不是先大寒再小寒呢?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物极必反”,大寒之后迅速回暖,于是人们就将大寒时节作为寒之极致,置于小寒之后;其二是小寒之后再大寒,符合“循序渐进”的古代哲学理念。

小寒心不寒 只生欢喜不生愁

小寒有三候,第一候雁北乡,第二候鹊始巢,第三候雉始鸲。

第一候雁北乡,即大雁感知到自然阴阳顺逆的变化,尽管天时还冷,但是大雁飞得很勤快,它开始要从南方向北方飞回故乡了。不过,大雁也是我国一种文明的象征。据记载,孔子老子请教周礼中的很多规矩和自己困惑的问题,孔子手捧一只大雁,毕恭毕敬向老子致谢,这便是“捧雁问礼”,在过去有尊敬的意涵。因此,大雁既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也是古人用其当礼物的一种惯例——“捧雁问礼”。

第二候是鹊始巢,唐朝诗人元稹写道:“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当喜鹊感知节气之变时,为了自己的后代,喜鹊会冒着严寒筑巢。不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借用喜鹊的意象来表达高兴、喜庆之意随处可见。如两只喜鹊面对面的叫,便是“喜相逢”之意。若俩喜鹊中间加一枚古钱,便是“喜在眼前”。当然,在小寒时节流传最广的便是“喜鹊登枝”,也叫“喜上眉梢”,花枝上还绽放着冬天特有的寒梅,诗情画意彰显得淋漓尽致。

第三候是雉始鸲,“雉”是野鸡,冬至又名“一阳生”,尽管天气的温度还在持续下降,但阳气也在开始慢慢增长,在小寒最后的5天内,野鸡感受到阳气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它的同伴了。

风不信则其花不成 做一个守信的人

虽然天气极寒,但小寒并非只是万物凋零的萧瑟时节。“二十四花信风”,便是始于小寒。小寒有三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花信如人,花开待春,等花开,待春来。

“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亦称“二十四花信风”。战国《吕氏春秋》卷十九《贵信》中记载:“春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华不盛,则果实不生。”自小寒起,自谷雨终。“二十四花信风”共涵盖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种花期的代表。

小寒的前五天,梅花始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风若有信,梅花便年年花期不误,岁岁如斯,永不相负。梅花开过,山茶也凌寒绽放。山茶“性耐霜雪,四时常青”,自古以来就是极负盛名的木本花卉。唐代诗人司空图则把山茶花置于牡丹之上,“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之后,就迎来了水仙绽放。汪曾祺在散文《岁朝清供》中这样写道:“水仙、蜡梅、天柱山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挥别2024,来到2025。

让我们安顿好内心,做一个守信的人,

在生活中迎接属于我们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