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么大,见过你的家谱长啥样吗”“你老家过年时也供家谱吗”“拆老房子翻出来的家谱,终于有了最新续修版”……
进了腊月门儿,关于过年回家的话题热度上升。很多人谈论起家谱来,想知道“我的家族从哪里来”“我又是家族长河中的哪一朵浪花”?
家谱里藏着人们的“根”
修家谱正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一本本家谱编纂、续修完成,越来越多的人寻到了自己的来路,捋清了家族的根脉,留住了久远的乡愁。
一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谱者,世系之谓也”。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是关于一个家族的起源、世系的传承以及家族人物事迹等的历史记录。
流淌千年的“世系之河”。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家谱。商周甲骨文、金文中,已有家族世系的记载。商代武丁时期的一片牛肩胛骨上,记录了一个家族的13个人名,其年代之久,举世罕见。孔、孟、颜、曾四大家族,共用一个“通天家谱”,这段佳话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修谱,经历了从帝王、诸侯到民间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势力崛起,开始重视修族谱。在唐代,李世民和武则天都修过望族谱,对名门望族重新排序。到宋代,政府只编修皇家家谱玉牒,私人编修家谱逐步盛行。欧阳修、苏洵各自编写了自己的家谱,并提出新的编修方法。明清时期,家谱编修达到顶峰,“既无无谱之族,亦无无谱之人”。如今,我们所见的古代家谱,大多来源明清两代。
李村大集上的挂式“家谱”,空白处可填入家族信息 赵健鹏 摄
胶东地区的“家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图表式,相对简单,可悬挂祭祀,称为“宗轴”“祝子”“影子”等,主要记载已去世的人;另一种装订成册,较为详实,记载修谱之前出生的所有家族成员。
贯穿家族的“生命之链”。家谱是家族的重要档案。翻开家谱,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世系、族规、祠堂、祖茔和迁徙史等,了解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明白祖祖辈辈是怎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自己的家族又是从何而来、如何分支迁徙的。
比如,通过《辛氏族谱》,人们可以看到青岛市区的辛姓,与平度南村镇的辛姓,属同一源流。根据《徐氏支谱》记载,西海岸新区的徐氏族人,发现自己的先祖是从海州(今连云港一带)迁徙而来。从《匡氏族谱》中,人们了解到胶州匡氏原籍海州,其祖先因军功授官,徙入胶州,后转型为书香门第。
家谱中有个体的生命印记。如今,青岛很多人家在过年时,都特别关注自己的家谱。从家谱中看见自己的名字,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明白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家谱里还有对家族重要人物的详细记载,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先辈。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家谱感兴趣
家谱像一把钥匙,帮人们打开尘封的历史之门,慢慢读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
二
家谱虽然只是家族的微观叙事,但它反映的也是一个民族和时代的脉搏,其中蕴藏着诸多珍宝,值得认真研究和发掘。
保存着珍贵的史料。跟国史、方志的视角不同,家谱具有平民特色,记载往往更具体。有时,把家谱跟国史、方志结合起来,可以破解一些历史谜团。比如,围绕曹雪芹的祖籍和旗籍,人们一度争论不休。有谱学家根据《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考证出曹雪芹祖籍在辽阳,后迁居沈阳。其先人原为明朝军官,投降满人后,先隶属汉军旗,又改为正白旗。这就让争论尘埃落定。
一些家谱与城市发展史息息相关。比如,胡氏家族是信号山南麓一带的原住民,《胡氏族谱》中记载了青岛建置初期的大量细节,对于研究青岛历史有重要意义。
即墨蓝氏族谱
传承着优良的家风。一个家族的家学门风,往往在家谱中有所展现。比如,莱西的《双山张氏族谱》中,写明了“清慎勤智仁勇”六字家训,代代相传400多年。《即墨蓝氏族谱》中,清代的蓝润将蓝氏家风做了概括:“吾家自元明迄本朝,以武功开基,承之以农事,继之以诗书,历五百年间,为义士,为忠臣,为孝子,为节妇,代不乏人,是皆秉乾坤之正气,发海岳之光,而挺生于宇宙间者。”浓浓的家国情怀,至今读来仍备受鼓舞。
翻阅家谱,有利于人们修身守正,坚守一片初心,保持仁厚孝悌,呵护温暖家园。
寄托着久远的乡愁。一本家谱就是一部家族史,在寻根问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后人,曾经从大连来青岛寻根问祖。青岛的谱学家查询了大量资料,最终在即墨宋哥庄的《刘氏族谱》中,找到了与大连刘姓先祖辈分基本相符的一支,为刘长春后人圆了梦。
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家谱也能激发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当年,“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家乡宁波,查询家谱发现自己竟是“包青天”的第29代裔孙。后来,他在家乡办学,并投资了诸多项目,造福一方。
随着城镇化推进,人口加速流动,家谱的意义进一步凸显。一本家谱在手,无论身在何方,人们都能记住自己的根脉,留住心底的乡愁。
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谱的价值。然而,无法回避的是,仍有很多家谱在沉睡,不少家谱更是不慎遗失,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当下,该如何做好家谱文章?
资源共享,将家谱传下来。“我为啥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家谱?”在网上,有类似疑问的大有人在。在乡村,有的家谱常年被家族里的老年人保管,年轻人很难看到;有的村庄消失了,家谱去向也就成了谜……将家谱传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资源共享。
即墨谱牒研究会指导编修了大量家谱 供图:袁玉坤
多年来,崂山区一直面向全国有偿征集家谱,迄今已收藏1500多册,还建立了专门的家谱库和展览室。截至2024年12月,即墨谱牒研究会收藏的谱牒总数达2545册,共涉及185个姓氏。
凝聚智慧,从家谱挖下去。“盛世修谱”,家谱需要在不断编修中延续生命。修家谱是一门学问,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即墨谱牒研究会已成立14年,在全国拥有一定知名度,对青岛的很多家谱做了深入研究,出版了大量文史书籍,实现了研究成果的社会化。平度的王洪业老人研究家谱多年,为当地多个姓氏义务编修了家谱。
编修家谱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很多社区,修家谱、传家风等活动广泛开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进来,为家谱编修吹来了新风。
数字赋能,让家谱更鲜活。家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如何让家谱“活”起来。
比如,即墨古城的青之源谱牒文化空间,设有智能互动装置,人们可以自助查询2000多个姓氏的历史资料。2025年1月1日,湖南图书馆上线家谱数据库,读者寻根问祖,可一键触达。杭州市临安区开发了“浙里修家谱”线上小程序,让市民可以在手机端参与编修家谱,还链接了当地文献数据库,供人们随时随地查阅。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读家谱、修家谱、用家谱,让家族的血脉在字字句句中接续,文化的基因代代相传。
作者:学义 旭东 程强
来源|青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