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探秘:解锁古人手作的“时光宝藏”

步入江湾梨子巷映入眼帘一栋古朴典雅的老房子,这里能让我们慢下来,感受手作的温度和时间的沉淀。这便是徽州生活记忆馆。


图片


这里分为了四个部分:箍桶工坊,取暖器具,木刻糕印,手工皮纸。


图片


婺源手工皮纸工艺馆展示了婺源皮纸制作技艺过程。婺源皮纸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花灯、纸窗、灯笼、油笼、茶叶包装、导火索、线装书、纸钱、油纸伞等制作。2016年7月,婺源皮纸制作技艺入选上饶市第四批市级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婺源一个叫源口村的地方,自古以来因缺少田地,一代又一代全靠做皮纸手艺谋生,造纸技艺也因此得以流传下来。源口皮纸制作的主要原料取自村内附近山上自然生长的一种树木(构树)的树皮,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套操作工艺30多道工序 繁琐细致,需要极为丰富熟练的操作经验。源口皮纸色泽为白色,纸色古朴 薄如丝且极富弹性,把一张纸搓成绳可承重60余斤,抄书百年不坏。


图片

图片


还有木刻糕印体验馆、箍桶技艺展示馆等,都能让我们对于婺源的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图片


传统印糕版有木质、陶质、石质多种,但以木制为普遍。旧时,婺源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木质印糕版、少则三五枚,多则达数十枚。


图片


在婺源,印糕板称为“糕印”,且有“粿印”“糕印”之分。所谓“粿印”,大都是单体印模。有手柄,便于操作,用来印制个头较大的各种米粿。如农历七月半做新米粿,拜五谷神,或庆丰收;十月半做灰汁粿,一应祭祀活动都离不开它。“糕印”则一版多眼,一次可成型几件或十几件,用来印制小的糕点。如米糕、松糕、玉米糕、粟米糕、绿豆糕、芝麻糕等。


图片


图片


千百年来,木制的桶盆如蒸饭的饭甑,盛食物的抱桶,挑水的水桶,做豆腐的浆桶;日常洗漱用的脸盆、澡盆、脚盆,烤火用的火桶,以及马桶、便桶等等,无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可或缺。直到现代社会,随着金属、塑料制品的出现和使用,传统的箍桶工艺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图片

图片


古人的手工艺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技艺的执着。不妨来江湾走一走,亲自感受古人手工艺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每一件手工艺品背后的故事,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江湾,探寻古人的手工艺,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江湾景区

初审:黄昱艳

复审:李倩男

终审:谢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