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黛:《罗刹记》——群丑争辉一出好戏

中国地方戏曲形式多样,一些“冷门戏”也是大有看头。

图片

高甲戏是福建省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闽南地区。高甲戏粗犷质朴而富于烟火气,类型丰富的丑角戏是其特色“品牌”,此番赴沪演出的高甲戏《罗刹记》为上海观众集中展示了高甲丑和闽南戏曲小生的独特艺术魅力。

图片

该剧的“罗刹国F4”四个角色,充分显示了高甲戏男丑中的傀儡丑、公子丑等行当的艺术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鲛世奴,这个角色由傀儡丑应工,演员的身段程式模仿提线木偶,讲究“举手投足一线牵,活关死节转不灵”,演员的表演不仅逼真地模拟了由悬丝控制关节的木偶机械性的动作,同时又模仿了木偶在悬丝操纵下如迎风摆柳一般流畅圆融的肢体呈现。

扮演丞相的演员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位净角勾白脸,一看便知是奸相,演员长得也是五大三粗,标准的铜锤花脸范儿。然而这位孔武有力的大奸相上台却是手持铜镜扭扭捏捏,一步三摇,顾盼生辉,以伟岸丈夫之姿而作娇羞少女之态,非常形象地显示出罗刹国以貌取人、黑白颠倒的病态社会现实。这种“萝莉大叔”“金刚芭比”式的表演格外具有反差萌,令台下观众不由得频频惊呼:“这个奸相也太娇俏了吧!”

图片

不过这些优秀的丑角、净角在戏中都是甘当绿叶,《罗刹记》实际上是一部小生为主的戏。该剧主演陈德佳是一位技术全面、演技出众的优秀文武小生。《罗刹记》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节奏安排非常好,没有冷场,更没有冗长的场面,处处都是看点,时时都有惊喜,文戏紧接武戏,笑后颇感悲凉,而所有这些安排对演员的唱功、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要求非常高。《罗刹记》改编自《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个人的感觉已几近完美了。原著中妍蚩不辨、黑白颠倒的罗刹国在这个剧作中有了非常直观的展现,不仅有傀儡丑鲛世奴的侧面描述,也有公子丑扮演的小官和净扮的奸相现身说法,最后出场的大王更是重量级的丑人多作怪,再加上非常亮眼的众媒婆女丑作乐伎歌舞的场景,将光怪陆离的罗刹国浮生百态全方位、立体地呈现了出来。

图片

剧中的一些场景也是非常有象征意味的。原本“美如好女”的马骥为了在这个黑白颠倒的怪诞国家内生存,不得不在鼻子上贴上“豆腐块”扮丑,并扭捏身姿唱跳《踏摇娘》。该剧中的这一段,作曲选用了非常有闽南地方特色的苦情歌《金包银》的旋律作为主要元素来谱曲,以凸显马骥此时流落异乡、被视为异类的愁苦心境和自怨自艾的心态。这一段是很值得玩味的,此时马骥贴上丑角的标志“豆腐块”,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接受罗刹国的审美标准乃至社会规范,被这个怪诞变态的社会同化,而同时他以“丈夫着妇人衣”,扭捏身姿作妇人状,逼迫自己改变性别身份,更是象征着他的自我驯服、矮化。

中国地方戏曲形式多样,一些“冷门戏”也是大有看头。

文字编辑:沈毓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