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2月以来,教育部与辽宁省、吉林省、河南省、福建省、湖北省多地开展部省会商。9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2024年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
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是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之一,也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24年,教育领域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进一步明晰主攻方向和措施路径,最大程度上汇聚全社会办教育的合力。
进一步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集中交汇点。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提升高校社会协同力的内在要求。教育系统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特别是通过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建立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并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着力推进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7月,教育部组织召开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推进会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十五年工作交流会,加快推进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关键支撑。9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2024年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促进重点领域校企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提前适配,有效服务重点领域及相关行业、区域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教育部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行再落实再部署,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为重点,积极呼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加快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人才发展体制和科研组织机制,汇聚更多有利于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创新要素和科教资源。
进一步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间的纽带联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提升社会协同力的关键环节。2024年共撤销1670个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一批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的新专业兴起,深度交叉融合专业开始转型升级,让专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以产业为导向的专业布局新态势逐步形成。9月,教育部召开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聚焦产教融合这一核心任务,全链条发力、全系统推动,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迄今为止,教育部会同国资委,共同支持“双一流”高校联合中央企业建设了3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共同推进支持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聘任了2万多名来自企业的教师。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有力促进了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之间的深度对接。
进一步重视部省战略合作,深化部省会商机制创新。教育系统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越强,社会协同力也就越强,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2月以来,教育部与辽宁省、吉林省、河南省、福建省、湖北省多地开展部省会商,围绕战略协议实现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对各地找准教育强国目标定位和战略支点、立足区域资源禀赋谋划教育结构布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9月,教育部、江苏省携手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带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协同布局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进一步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健全完善。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调动部门资源,协同社会力量,充分调动育人资源,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大格局”。1月,教育部公布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名单,北京市朝阳区等97个县(区、市)入选。5月,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总结交流各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经验做法。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纵深推进,教育场域载体不断拓宽延伸,既全面落实了实践育人的要求,加强学生的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培养,又通过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等,共同担负起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2024年,我国教育领域的社会协同力大幅提升,汇聚社会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教育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由于社会系统中不同主体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任何单一主体都难以独自完成重大战略目标,必须通过多主体良性互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协同力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也是各种力量的矢量和,围绕核心目标同向发力、协同运作至关重要。
展望2025年,要做好“办学能力高水平”与“产教融合高质量”互促互赢、同向同行,持续做好“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这篇大文章。要进一步发挥“双一流大学”的国家队作用,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高科技企业融合发展。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区等要出典型、出经验,更好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要凝聚更加强大的社会协同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势能”转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动能”,不断提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支撑能力。
(作者系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31日 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