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CES 2025展会:2024年,中国800家AI企业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关注公众号设为🌟标,获取AI深度洞察)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中国要出成绩,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图片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电子展会,CES始终是观察全球科技趋势的重要窗口。每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这场科技盛会,都会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展示最新创新成果,其中AI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的核心焦点。回看2024年,我们发现去年是中国AI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即将于2025年1月7日开幕的CES 2025展会上,约有800家中国企业的参展阵容,将集中展现过去一年中国AI产业的创新成果。从参展企业的数据中,我们能清晰看到中国AI产业的发展轨迹:深圳以280家企业领跑创新,超过35%的企业已在AI技术领域布局,28.3%的企业成功打造自主品牌。这些数字勾勒出2024年中国AI产业的蓬勃生机。

Black Sesame Technologies的车规级AI芯片已打入国际供应链,Rokid的AR眼镜开创产业新场景,阿里云的AI平台服务全球开发者,ULS Robotics的工业机器人进驻500家工厂。这些成就证明:在AI这个重要赛道上,中国企业正在从跟跑走向领跑。

让我们透过CES 2025这个窗口,回顾2024年中国AI企业交出的创新答卷。

一、深圳引领:科技创新版图重构

图片

深圳作为此次CES的最大参展城市,280家企业、34.8%的占比背后有更深层的意义。通过企业的构成和产品类别,我们可以窥见一个覆盖2024全年、更加完整的AI产业创新体系。

在核心技术领域,深圳企业正在突破关键环节。Black Sesame Technologies研发的车规级AI芯片,算力密度和能效比达到业界领先水平,目前已获得宝马、奔驰等多家车企定点订单。HESAI(禾赛科技)则凭借激光雷达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份额超过30%,成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供应商。Rockchip在物联网AI芯片市场实现突破,其最新一代AI处理器在功耗和集成度上都有显著提升。

在应用创新方面,深圳企业展示了AI技术与场景结合的新路径。Roborock的新一代扫地机器人采用自研的AI视觉算法,清洁能力提升40%,去年出货量突破300万台。LifeSmart带来的全屋智能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对用户习惯的精准识别,能耗降低超过25%。

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参展企业占比超过50%,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东莞,Vista Innotech开发的防抖算法被多家手机厂商采用;Mems Drive的传感器技术打入了全球供应链。广州的EarFun和Ausounds在音频领域各有侧重,前者的TWS耳机在性价比市场占据优势,后者的高端耳机获得多个国际设计奖项。北京参展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技术含金量很高。阿里云的全栈AI平台已服务超过100万开发者,日处理AI计算任务超过1亿次。网易有道的AI教育产品覆盖超过5000万用户,智能批改准确率超过95%。ThunderSoft在操作系统领域的AI解决方案,已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上海的参展企业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领域。ULS Robotics的工业机器人去年实现了超过200条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Elephant Robotics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其新一代产品在精度和灵活性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种地理分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AI产业在不同区域的特色发展路径。每个区域都在发挥自身优势,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

二、产业结构:制造与创新的格局之变

图片

参展企业构成呈现四大阵营:ODM/OEM制造企业占45.5%,自主品牌企业占28.3%,科技创新企业占18.2%,综合型企业占8%。

2024年传统制造企业开始展现AI实力。海信的智能家居系统已经落地超过100万户家庭,连接设备数超过50种,AI算法使设备能耗降低25%。TCL通过两年的技术积累,Mini LED智能控制算法使显示效果提升30%,高端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50%。长虹在智能制造领域投入超过10亿元,建成30条AI驱动的智能产线,良品率提升15%。创维则与20多家AI企业合作,打造智能家电开放平台,已有200多个创新应用上线。

自主品牌企业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Roborock的扫地机器人2024年全球销量达到320万台,营收超过1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15%。新一代产品采用自研的SLAM算法,清洁覆盖率提升到99.5%。ZEEKR(智己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识别准确率达95%,用户自动驾驶功能使用时长平均每天超过2小时。Segway-Ninebot在短途出行市场占有率超过40%,新产品采用AI动态平衡系统,安全性提升60%。

科技创新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Black Sesame Technologies的车规级AI芯片算力达到400TOPS,能耗比领先业界30%,已获得宝马、奔驰等车企订单。HESAI的激光雷达量产成本降低40%,探测精度提升25%,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2%。Nuvolta开发的快充芯片支持300W充电,已被五家头部手机厂商采用。ESWIN Computing的边缘AI芯片在功耗仅有5W的情况下,实现了50TOPS的算力。

综合型企业构建起完整生态。阿里云的AI平台覆盖20个行业场景,月活开发者超过100万,云端算力规模达到100P。海尔智家的生态平台聚集了300家合作伙伴,智能产品年出货量超过2000万台。美的IoT平台连接设备超过5000万台,AI算法使用户能耗平均降低20%。

新兴企业也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Vista Innotech的防抖算法被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采用。Mems Drive的传感器技术市场份额达到15%。Blueiot的室内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在工业园区和大型商场实现规模化应用。

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了三个显著特征:

  • 制造企业正通过AI提升核心竞争力
  • 自主创新企业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
  • 大型企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生态

2024年的这些变化,不仅展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也昭示了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崛起。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焕发新活力,自主品牌则依托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科技创新企业在细分领域实现突破,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三、技术演进:AI重构产业创新路径

图片

在CES 2025展会上,中国企业展现出多元化的技术创新实力。数据显示,AI技术应用已成为最受关注的创新方向,35.2%的企业在该领域有所布局。这一现象映射出AI技术在产业变革中的核心驱动作用。

在AI领域,中国企业的创新已从单纯的技术追赶转向应用创新引领。Black Sesame Technologies展示的车规级AI芯片不仅在算力和能效上实现突破,更在本地化计算、实时处理等关键指标上形成优势。这种面向应用场景的芯片创新,体现了中国企业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深度思考。

物联网技术作为第二大创新方向,覆盖了28.7%的参展企业。在这一领域,创新重点已从单一设备智能化转向系统级解决方案。LifeSmart带来的全屋智能系统展现了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其整合了环境感知、智能控制、场景联动等功能,将碎片化的智能设备编织成有机统一的生活空间。

新能源技术与智能制造分别以22.4%和18.9%的覆盖率位居第三、四位。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企业在产业变革大潮中的积极布局。比亚迪展示的智能动力电池系统将AI技术引入电池管理,在能源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而ULS Robotics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则体现了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方向演进的趋势。

在前沿技术领域,AR/VR技术和5G应用虽然覆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2.3%和10.8%,但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势头。Rokid的AR眼镜解决方案融合了空间计算、手势识别等多项创新技术,为元宇宙应用提供了新的交互范式。而5G技术则作为数字基础设施,正在与各类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各项技术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融合趋势。以HESAI的激光雷达系统为例,其核心竞争力不仅来自于感知技术的突破,更体现在AI算法、5G通信等多技术的协同创新。这种技术融合正在重塑产品形态,创造新的应用价值。

这些进展勾勒出2024年AI发展的关键特征:首先,2024年是AI算力分水岭之年。从寒武纪突破20%市场份额,到Black Sesame Technologies进入国际车企供应链,中国AI芯片完成了从跟随到并跑的转变。特别是在专用AI芯片领域,中国企业找到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其次,2024年AI落地进入规模化阶段。从制造业的500家工厂应用,到智能家居的数千万设备连接,再到自动驾驶亿级公里验证,AI不再是实验室概念,而是创造了实际的商业价值。这种规模化应用产生的数据反馈,又进一步促进了AI技术的迭代优化。第三,2024年见证了AI架构的重要转变。算力从云端延伸到终端,感知从单一走向多模态,应用从独立走向协同。这种变化表明AI正在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技术体系。特别是在物联网和新能源领域,AI的系统性应用开创了新的增长空间。

最后,2024年AI产业生态日趋成熟。从芯片到应用,从硬件到软件,中国已经构建起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四、应用场景:AI创新的真实价值

图片

从场景分布数据可以看出,智能硬件与消费电子领域占据31.0%的最大份额,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各个细分场景的创新突破。这些突破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反映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

1、智能家居:从单品智能到系统集成

在占据9.9%份额的智能家居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引领一场从"单品智能"向"系统智能"的革新。Roborock(石头科技)的最新产品线展现了这一趋势:其扫地机器人已经突破了单一清洁功能的局限,通过AI驱动的场景识别系统,能够智能规划清洁路线、自动识别地面材质,甚至可以根据家庭作息自动调整工作模式。

LifeSmart则通过"全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展示了系统集成的未来图景。在这个解决方案中,照明、空调、窗帘、安防等子系统不再是独立运行的智能设备,而是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智能生态系统。通过AI的协同调度,系统能够主动感知用户需求,营造出智能、舒适、节能的居住环境。

2、个人科技:AI赋能体验升级

在音频设备领域(14.9%),中国企业正在通过AI技术重新定义听觉体验。Ausounds推出的高端耳机产品融入了AI降噪算法,能够根据环境噪声实时调整降噪参数;而EarFun的TWS耳机则通过AI语音增强技术,在保证音质的同时优化通话体验。

健康科技领域的创新同样引人注目。YUNMAI的智能体脂秤就是典型案例:通过集成生物电阻抗分析和AI数据处理技术,不仅能提供专业级的身体成分分析,更能基于历史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运动指导。这种将专业医疗级技术下沉到家庭场景的尝试,展现了消费级健康设备的创新方向。

3、智能出行:创新驱动变革

在车载电子与自动驾驶领域(5.6%),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势头。从HESAI(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系统,到Black Sesame Technologies的车规级AI芯片,中国企业正在自动驾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自动驾驶的技术水平,更推动了智能驾驶的普及。

在个人出行领域,Segway-Ninebot、ENGWE等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满足了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从城市通勤到休闲娱乐,从个人使用到共享服务,中国企业正在以技术创新重塑短途出行方式。

4、新兴市场:储能技术与机器人创新

储能设备领域(10.6%)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新能源技术的市场机遇。BLUETTI带来的储能设备方案,不仅解决了家庭储能需求,更通过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优化了用户的用能体验。这些创新正在推动新能源技术在家庭场景中的普及。

AI与机器人技术(8.1%)的融合则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Elephant Robotics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体现了AI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潜力;而OASA Robotics的服务机器人方案,则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服务场景中的应用价值。

这些场景创新体现了2024年AI应用的三个特点:

  1. 规模化落地成为主流,各领域都有千万级用户的应用
  2. 场景深度持续加强,AI在各领域创造实际价值
  3. 用户体验显著提升,AI技术更好地服务最终用户

五、未来趋势:新一轮创新的开启

图片

经过2024年各领域的深化发展,从CES 2025中国展商布局可以看出未来AI发展几个关键趋势:

技术创新走向系统化与场景化

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已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性创新。这一趋势在展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AI技术为例,从Black Sesame Technologies的芯片设计到Roborock的应用创新,企业不再满足于单一技术的提升,而是着眼于打造完整的技术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创新正在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阿里云展示的全栈AI服务平台就是典型案例:通过提供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服务,帮助企业将AI技术快速落地到具体场景。这种"技术+场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竞争优势。

产业生态加速整合与开放

产业生态的建设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在展会现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打造开放生态转型。LifeSmart的智能家居生态、网易有道的教育平台,都体现了这一趋势。

这种生态化发展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 技术开放:企业更愿意共享基础技术能力
  • 标准统一: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加速
  • 资源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更加紧密

创新重点从硬科技转向软实力 
尽管硬件创新仍然重要,但软实力正在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这种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用户体验的创新。YUNMAI的智能体脂秤不仅提供精准的数据测量,更注重数据的解读与应用,通过个性化的健康建议提升产品价值。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思维,正成为产品成功的关键。

其次是服务模式的创新。传统的一次性销售正在向服务型制造转变。Roborock通过持续的软件更新和增值服务,延展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价值边界。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最后是品牌价值的构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不再满足于代工生产。TCL、海信等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提升,正在全球市场树立起科技创新品牌的新形象。

国际化战略日趋成熟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战略中的表现日益成熟,不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市场扩张,而是逐渐转向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国际化布局。这种转型不仅体现了对全球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更展现了对技术创新、本地化服务和产业链合作的高度重视。

通过整合全球技术资源,中国企业正在构建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国际协同网络。他们不仅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与顶尖科研机构合作,还积极参与全球技术交流,以推动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这样的全球协作不仅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也增强了在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更加注重与本地文化的深度融合。过去简单的产品输出模式,已逐渐被针对性更强、贴近本地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设计所取代。这种转变展现了企业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也拉近了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帮助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建立更牢固的口碑和认同感。

此外,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企业对全球产业链的参与也更为深度和主动。他们不仅积极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还通过技术赋能、资源整合和协作创新,逐步从全球价值链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这种深度参与为企业自身带来了更大的抗风险能力,也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和优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可以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已从“走出去”向“融进去”再到“共同发展”转变。这种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本地化服务为支撑、以全球产业链深度合作为核心的战略布局,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全球竞争力,更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主体更趋多元化
这一创新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不仅促进了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也为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更新提供了更丰富的土壤。在中国AI产业,这种现象尤为显著。从深圳等创新高地的崛起,到自主品牌的迅速成长,再到AI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制造等领域的深度渗透,无不彰显了多元化创新主体对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先锋城市,依托完善的产业链生态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投身AI研发及应用。与此同时,自主品牌通过技术积累和市场探索,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不俗的竞争力,为中国AI产业树立了标杆。

AI技术的全面渗透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突显了创新多元化的价值。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智慧医疗到智能客服,这些场景的落地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迭代,也加速了市场对人工智能的普及与接受。在此过程中,大企业、中小企业与创业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日益明显。大企业以技术平台和生态支持为中小企业赋能,中小企业与初创公司则通过灵活创新为大企业的生态体系注入活力。

结语

透过CES这面镜子,我们得以窥见2024年中国AI产业的蓬勃发展:35.2%的企业布局AI技术,28.3%实现品牌创新,AI正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从Black Sesame的车规级芯片打入国际供应链,到HESAI激光雷达占据全球32%市场;从涂鸦智能连接5亿用户,到ULS Robotics服务500家工厂,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在完成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发展理念上:技术追求从指标转向价值,创新路径从单点转向系统,商业模式从产品转向服务,竞争格局从封闭转向开放。这些变化预示着中国AI产业已经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编辑 | 深思   主编 | 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