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1月5日,小寒节气到来,紧接着是大寒节气,标志着寒冷的季节正式来临。
02小寒与大寒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民间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但北方地区最冷在小寒,而南方则是大寒更冷。
03古人通过长期的细微观察和记录总结出,如果小寒大寒期间比较暖和、不够寒冷的话,往往到了来年立春时会非常寒冷。
04专家提醒,大寒节气正值冬春交替时节,饮食需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大寒进补的食物量应该逐渐减少,适当添加升散的食物。
05除此之外,国内一些暖冬城市如云南昆明、福建泉州、广东珠海等成为人们冬日旅游的选择,为严寒的冬日增加了许多意趣。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1月5日,小寒节气到来,紧接着便是大寒节气。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大寒之后是立春,冬去春来,开启新一轮的循环往复。天寒地冻间交替着生活的智慧,从岁月的年轮中寻觅一些温暖期待。
小寒大寒谁更冷
小寒和大寒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小寒大寒,无风自寒”。从字面意义上看,小寒之冷不及大寒,但民间又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小寒和大寒,究竟谁更冷?
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冷的季节正式来临,我们常说“三九严寒”,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这期间正好逢小寒节气。“小寒胜大寒,三九冻成团”这一谚语在北方地区最为常见。也就是说,小寒是北方地区最冷的时节,尤其东北呈现出来的面貌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树木只剩枯枝,天地一片沉寂。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气温差异大,北方最冷在小寒,而南方却是大寒更冷,温度更低。对于上海和一些南方城市来说,极寒时段通常发生在大寒和雨水之间。干冷、刺骨是小寒和大寒的体感特点,湿冷则是雨水与惊蛰的体感特征。
古人通过长期的细微观察和记录总结出,如果小寒大寒期间比较暖和、不够寒冷的话,往往到了来年立春时会非常寒冷,也就是出现所谓的“倒春寒”。所以,我们不妨感受一下小寒大寒的寒冷程度,“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暖得早”,若寒不透,过了立春会更觉寒冷。
专家提醒,大寒节气正值冬春交替时节,饮食需要顺应季节的变化。与冬至以来的温补不同,大寒进补的食物量应该逐渐减少,适当添加升散的食物,比如大蒜、紫苏叶、桂皮、花椒等,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大寒时节,广东佛山有用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安徽安庆炸春卷,南京人则会在大寒这一天喝鸡汤。
“数九”科学吗
刚刚提到的“三九严寒”,涉及一个“数九”的概念。进入冬至以后,意味着开始进入数九的时节。那么,数九真的科学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九是一种计算冬季寒冷天数的方法,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来了。
它的原理基于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一说。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然后,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缓慢,而地球吸热与散热有一个传导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直到“三九”“四九”,天气达到最冷,然后才逐渐升温。
在数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气温的逐渐变化。比如,“一九”“二九”期间,气温逐渐降低,人们感到天气越来越冷;到了“三九”“四九”,气温是一年中最低的时期;随着“五九”“六九”的到来,气温逐渐回升,天气慢慢变暖;到了“七九”“八九”之时,气候变得舒适,大雁等候鸟北归;最后,“九九”时期,气温基本稳定,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气候领域的专家认为,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数九的科学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解释。冬至后,虽然白天时间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支出大于吸收,所以地温继续下降。这一过程与数九所描述的现象相吻合。
腊八粥与八宝饭
在小寒与大寒节气之间,有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目前,我国不少地方仍保留了喝腊八粥的风俗。这一天,人们将五谷杂粮、红枣、莲子、花生米等多种食材一起熬煮成腊八粥,全家聚食,在寒冷时节多了一分温暖。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离不开食物,比如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等等。从小到大吃过的食物,则会勾起人们共同的美好回忆,腊八粥便是其中之一。
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神怪小说,读起来让人脑洞大开。他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爱用腊八粥下酒,一边喝腊八粥,一边喝酒,也许这可以激发他的创作热情。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到北京人在腊八节时家家户户熬制腊八粥的情形:“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除了熬制腊八粥,北京人还爱泡腊八蒜,其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就着饺子吃倒成了一顿美食。
梁实秋的童年同样洋溢着腊八粥的味道。他的回忆里,腊八粥会被当作时节礼品送给亲戚朋友,“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
对北方人来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忙着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而南方人则多数对腊八节无感,与腊八粥相比,上海人独爱的是八宝饭。
正如北方人过任何节都要吃饺子,而上海人过节经常少不了八宝饭的身影。八宝饭上面镶嵌着蜜饯干果,还有红枣、桂圆、莲子、瓜仁等,每一份食材都代表了美好的寓意。红枣、桂圆等表示团圆、红火,各种蜜饯寓意甜甜蜜蜜,金桔象征大吉大利,等等。
民间相传,八宝饭起源于武王伐纣的庆功宴,象征着周八士(八位德高望重的贤人)对周武王的忠诚。宴席流传至民间,人们便因地制宜置办八宝饭,成为逢年过节的宴席大菜。
相比八宝饭的“古早”,腊八粥出现得更晚些。腊八粥的记录最早见于北宋,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腊月初八当天,寺庙互送七宝五味粥,包括果仁、果脯、糯米、豆类等主料。到了清代,吃腊八粥的风俗极盛,皇帝派人去寺庙煮粥,民间也以粥祭祀先祖。
去往暖冬城市
大寒节气正逢过年,不少人选择去往国内的一些暖冬城市过年或旅游,晒晒太阳,吃吃美食,为严寒的冬日增加了许多意趣。
云南昆明是公认的春城,即便在冬日依然鲜花盛放、芳香满城。一到冬天,红嘴鸥跨越数千公里来到昆明,翠湖、滇池、海埂大坝都有它们的身影。昆明美食包括小锅米线、铜瓢牛肉、石屏豆腐等等。
福建泉州如今是热门的暖冬城市,人气颇旺。在古代,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如今是世界遗产城市。白岩松说,泉州是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这里半城烟火半城仙,冬天平均气温约在13℃至20℃区间,满城绿树红花。泉州“很闽南”,满城遍布古早味的美食,如面线糊、沙茶面、满煎糕、牛肉羹。
泉州开元寺及东西塔。
广东珠海连续多年上榜“中国十大最宜居城市”,阳光与海滩是珠海的标配。走在市区,拐个弯便能遇见大海。除了著名的长隆海洋王国,如今不少年轻人还爱去唐家古镇、会同村领略珠海的文化,到北山村喝咖啡、看书,去大贝壳看话剧、听歌剧,等等。
此外,海南万宁、广西阳朔、四川攀枝花、福建漳州等城市都是舒适的暖冬城市,各有独特风光与文化。
(文内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