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集镇:产业向新 生态向美 民生向暖

两河环抱,蓝绿交织;四时美景,清新明亮。在过去一年里,西集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回答好市委“二十年之问”,以落实区委“11311”工作体系为主抓手,积蓄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劲动能,探索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新路径,聚焦“关键小事”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主动融入服务新时代副中心发展大局,交出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优异答卷。

西集镇党委书记余龙表示,2025年,西集镇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生态休闲小镇功能定位,坚持党建引领,实施网安产业发展和“百千工程”示范片区建设“双轮驱动”,探索实践“三生三产”发展路径,奋力打造集现代农业、新兴产业、文旅融合、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区域,为城市副中心全力答好市委“二十年之问”贡献“西集样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引育新质生产力 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西集镇围绕城市副中心“6+3”产业体系布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标准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陆续引进和培育一批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加快壮大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澎湃新动能。

2024年,网络安全产业集群效应初显,园区全年新引进网安类企业41家,其中不乏360、软通动力、美亚柏科等行业头部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园区网安类企业总数已达270余家。在此基础上,园区企业向专向精发力,成为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

在新质企业扩容提质的同时,园区重大项目建设也按下“加速键”。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项目和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之一的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项目已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预计在今年11月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打造汇聚新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引育和特色产业孵化“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和示范基地。京津冀信创小镇是副中心与软通动力的战略共建项目。未来,北京信创整机品牌——软通华方将在此投产,年产量预计可达30万台,真正实现信创整机“北京品牌,副中心造”。联东U谷·数字安全产业基地项目计划今年9月建成投用,建成后将打造成汇聚新兴科技创新、研发总部、智能制造为一体的高端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西集镇始终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当好金牌“店小二”,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二级班子全覆盖、职能科室全参与、线下实地问需求、线上服务一键达”的工作机制,最大程度为“服务包”企业办实事、解难题。2024年,累计解决企业用电通气、增设公交站点、协调子女入学等诉求192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服务包”工作考核居全区前列。网安园(通州园)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站”荣誉称号。

2024年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总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9%。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其中建安投资1.53亿元,超 额完成全年计划。

做好融合大文章

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2024年6月,北京市公布第二批“百千工程”10个示范片区名单,西集镇“樱游运河”示范片区成为全区唯一入选的示范片区。示范片区包括沙古堆村、儒林村2个示范村和供给店村、太平庄村、郎东村、郎西村、冯各庄村、陈桁村6个提升村,以樱桃产业为核心,以农文旅体商融合为路径,依托生态优势和运河美景,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樱桃产业+运河文化+运河骑行+民宿露营”集群。目前,示范片区实施方案已通过市级部门联审和区级委托建设批复,今年将围绕产业促进、风貌提升、美化绿化三大工程,统筹开展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近1.87亿元。预计2026年底完成示范片区建设,建成后将为首都乡村振兴工作贡献西集方案和西集智慧。

春来第一果,樱红缀满枝。西集镇作为有名的“樱桃之乡”,全镇大樱桃种植面积近万亩,以西集为主产区的“通州大樱桃”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产品。为持续擦亮大樱桃金字招牌,西集镇连续举办十九届樱桃文化节。在去年的樱桃文化节期间,西集镇以“樱桃+”为主题,链接运河骑行、西集家宴、林下露营、特色民宿等多元化产业链条,依托生态基底和河岸美景,用心构筑全新消费场景。提升市民游客游玩体验,激发消费潜力,让樱桃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动力。此外,西集镇积极帮助果农对接超市、电商平台、网络运营商,线上线下发力助农销售,实现樱桃销售220万斤,产值达4470万元。

近年来,西集镇沿北运河大堤路和潮白河大堤路打造了多条林荫绿道,形成“春有野花烂漫、夏有绿树成荫、秋有金色田野、冬有白雪皑皑”的四季景观,成为众多骑行爱好者挥洒汗水、欣赏美景的理想之地。为更好方便游客游览,西集镇去年推出了3条自驾游路线和2条骑行游路线,在陈桁村全新改造了一处现代化的骑行驿站,提供热水、咖啡、简餐、手机充电、骑行设备维修等服务,还有助力自行车租赁,为骑行爱好者带来更佳的服务体验。

“樱桃+露营”模式是西集镇抢抓机遇,主动谋求发展的创新举措。在去年底开始试营业的马捌家·运河仙草乐园是目前通州区最大林下露营乐园,融合精品民宿、营地露营、中草药种植、民俗演出、药膳养生、亲子互动、科普拓展等功能。正式投入运营后,将成为新晋打卡地,丰富北京市民出游选择和体验。

除此以外,西集镇还聚焦本地乡村资源,盘活运河沿线各村闲置宅基地,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民宿,民宿发展居全区前列。截至目前,已建成特色民宿10家,包括全区唯一一家市级甲级民宿和5家乙级民宿。“西集家宴”是西集镇近年来打造的美食IP,被网友称为“通州最大席面”。西集镇在品牌塑造、厨娘队伍孵化、菜品菜单设计、体验店选取等方面多点发力,让游客随时随地能够体验正宗的家宴味道。西集家宴还登上2024年京津冀运河春节联欢晚会,持续扩大副中心美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绿色”是生态休闲小镇最动人的底色,作为全区首家“首都森林城镇”和唯一一家“北京市森林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镇林木养护面积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45%,村庄绿化率达30.4%以上,乡村道路绿化率达74%以上。近年来,西集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蝉、林药、林菌、林旅等融合发展。抢抓林业碳汇试点机遇,于去年确定3000亩林业碳汇示范区,完成1900亩固碳增汇能力提升技术应用。沙古堆村樱桃科技小院实现挂牌成立,“民宿+樱桃”和“小麦三产融合”项目在北京市农村创业大赛获奖。

奏响治理“协奏曲”

谱写美好生活幸福歌

2024年,西集镇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将民生问题解决得更加贴心和实在,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多亏了他们帮忙,现在屋里温暖如春,我的心里也暖意融融。”大灰店村村民郑大妈说。原来,取暖季来临之前,大灰店村协调电工为全村独居老人调试好空气源设备,保障他们温暖过冬。去年,大灰店村针对村内人口居住分散、留守老人多的情况,建立了5个村级微网格,由党支部书记任村级总网格长,村两委干部担任微网格组长。各网格组长通过建立微信网格群、走访入户、周期巡查等方式,将网格内的群众联系起来,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为村民提供精细化服务。

这是西集镇推进“微格精治”建设、全面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集镇发挥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机制作用,坚持落实7×24小时工作制,全力打造镇村“热线+网格”指挥调度中心。把镇村干部融入180个微网格,将每周一定为包村干部下村走访接待日,通过划小单元格,明确责任事、落实责任人,及时主动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全镇全年累计解决热线及网格发现的民生诉求2500余件,化解高频难点诉求52件,北京电视台《接诉即办》专栏播出相关经验做法2期。

搭建人大代表等多元主体作用发挥平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在人大代表中广泛开展“争当五大员”活动,探索形成“五单式”全流程闭环解决机制,实现镇党委、政府、人大的密切配合和协调联动。创新“代表联络站+N”品牌,重点打造5个特色代表联络站,在接诉即办、矛盾调处、乡村振兴等方面搭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同时,依托村(居)民议事协商平台、政协委员工作站、法官工作站等平台,广泛吸纳居民代表、志愿者、法官、社会组织等群体走进网格参与协商,将“群众需求清单”最终转变为基层的“服务清单”,用“最小单元”激发出基层治理“最大效能”。

2024年,西集镇聚焦民生领域,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办成一批批群众可及的实事好事。推动西集镇第一幼儿园项目获得立项批复手续及施工许可证照,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完成西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中心转型改造和一批村级温馨家园建设,为老弱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美丽乡村第三批北区涉水工程7个村建设进度已达90%,依托“小微工程惠民生”专项资金,完成9个项目的改造,涉及空间修补、路面修复、环境提升等方方面面,让广大群众的“微心愿”变成现实。

西集镇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文明实践,让群众共享文明成果。新申报1个全国文明村,新增2个首都文明村、2个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获评2024—2026年度北京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西集镇合唱团在参加“歌唱北京”第十一届首都市民合唱周活动中荣获铜奖。这一系列成果,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2025年,站在新的起点,西集镇将一如既往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守护好蓝天碧水,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生态休闲小镇全新篇章。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作者: 冯维静 付诗航,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