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到军人,再到三线建设者,他的事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泸州到内蒙古,再到秦岭深山,他为国家建设付出了青春。
他叫王长保,河北衡水人,今年85岁。
出身农民家庭 初中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
谈到自己的童年,王长保回忆说:“那个时候农村生活很苦,粮食不足,还需要自己动手磨面做饼子。我每周背着12个饼子去学校,徒步十八里山路去上学,六天吃完后再回家。那个时候没钱吃饱饭,每天两个饼子也不够吃,饥饿是常态。”
新中国成立后,他也认识到教育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刚从初中毕业的王长保加入了教师队伍。他回忆道:“当时,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学校从社会上招募了一批学员,组建了教师训练班。训练班主要教授教育学、备课技巧等内容,还学习了汉语拼音。经过短期培训后,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
“那时的教育条件极为简陋,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老师们不仅要备课授课,还要参与学生的生活辅导。然而,教育工作虽辛苦,我却感到无比充实,因为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习知识,是一种莫大的成就。”王长保说。
从教学岗位参军 “国家需要去哪里就去哪里”
1958年,王长保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参军。
回忆起这一决定,王长保说:“成为老师后,我一度以为会在教育岗位上继续奋斗下去。然而,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个年代,钢铁产量被提升到重要位置,农村学校纷纷停课,推行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政策。我所在的学校也因为种种原因陷入了停滞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我萌生了参军报国的想法。当时,我哥哥也参了军,我多多少少也受到他的影响。”
“当时年轻,觉得为国家出力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我渴望投身更广阔的事业,希望能为国家建设贡献更多力量。”王长保说。他先是在北京担任警卫员,后来又被调派至四川泸州,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讲条件,国家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我虽然是个普通兵,但也感到无比自豪。”王长保讲起当年的决定时,语气中带着自豪。“泸州的任务完成后,我们还调往多个地区。有人退伍了,有人留了下来。我就留下了,接着完成新的任务。”
秦岭山下参与三线建设 “心里充满了干劲”
上世纪60年代,王长保从宁夏银川来到陕西西安,他被分配到秦岭深处,参与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国防安全而进行的大规模工业布局调整,王长保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形容它为“艰苦卓绝”。
王长保回忆道,那是1966年6月的一天,他在银川办事处接到了一项突然指示:“两天内做好出发准备,有人专门负责买票,去哪里保密。”直到上火车时,车票上才显示出目的地西安。此行共有六人,他是食堂管理员,还有医生、护士、食堂会计和两名炊事员。
抵达西安后,王长保和同伴们没来得及欣赏这座古城的美景,就匆匆登上了一辆解放牌卡车,最终来到蓝田县原党校大院安营扎寨。到达后,领导布置了各项任务,由于炊事员不足,他们从三里镇公社招募人员。食堂迅速开设,王长保回忆:“食堂按时开火,今天多来50人,明天又增加100人,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始终确保来三线的人员能够吃上热饭。”
由于缺乏自来水,王长保依靠院内食堂后面的一口用轱辘打水的井,供养着几百人的日常生活需求。这口被称为“甜水井”的井,成为了支撑大家生活的重要资源,解决了日常洗衣服和生活用水的问题。
王长保回忆道:“深山里条件恶劣,但我们一心想着建设国家。虽然每天工作繁重,但心里充满了干劲。”
在深山里开荒建厂 建成了国家需要的工业基地
上世纪70年代初,王长保被调入第九筹建处生产材料组,也就是后来的七四一四厂供应科。刚到生产材料组,王长保被安排住进了白家坪大队的一间简陋草房,这间房子既是宿舍,又是餐厅、幼儿园和会议室。晚上他躺在床上,甚至可以通过屋顶的漏洞看到天上的星星。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王长保的工作极为艰难。穿着长筒水靴,踩在泥泞的路上,他一个人要带领好几辆卡车运载急需的钢材前往建厂现场。身穿厚重的棉工作服,头戴棉帽,脚穿过膝水靴,王长保穿越西安东大街时,总是吸引路人的惊讶目光。“住在城里的人纷纷驻足观望,好像我是外星人一样。”他笑着回忆道。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王长保每天那都会带着满载钢材的货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越日落西下的时光,驶回山沟。“我们在深山里开荒、建厂,和大自然斗争,建成了国家需要的工业基地。我们没有惧怕任何困难,大家紧密团结,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尽快把三线建设做好。”
尽管三线建设的工作条件艰苦,但王长保并未因此抱怨。他坦言:“虽然普通如我,但觉得能为国家贡献力量,是无比光荣的事。”
在工作中,王长保一直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他在供应科担任财务金属采购员时,科室有20多名员工,只有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被派往洛川农场 曾间接救下四楼掉下的小女孩
王长保的事业始终占据着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直到近三十才结了婚。婚后,他和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女儿接班进入向阳公司上班,儿子先是像父亲一样参军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退伍后也回到向阳公司上班。
如今,回首往事,王长保感慨道:“虽然事业让我的生活变得很忙碌,但家庭的温暖始终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然而,家庭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王长保的妻子因为长期操持家务,身体早早落下了病根,生病离世。谈到这些,他眼中透露出几分遗憾:“那时候我太忙,没能多陪伴她。”
王长保回忆起那段与妻子和孩子共同度过的艰苦岁月,眼中不禁泛起了几分感慨。在那段岁月里,妻子和孩子们无怨无悔地跟随自己,吃尽了生活中的种种艰辛。
1977年,王长保被派往向阳公司洛川农场,直到四年后才回到西安的工厂。“那时的日子真的很艰苦,我常常为了生活奔波,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多余的钱买一些日常必需品。” 王长保说,回忆起当时,妻子和孩子从未抱怨过,反而更加坚强与默默支持他。
“孩子们那么小,跟着我在山沟里过苦日子,甚至经常吃不上一顿饱饭。当时,他们娘仨没户口,我一个人的粮票根本不够吃,只能去外面买粮票,才能让孩子吃上饭。回到西安后,日子才逐渐好了起来,厂里给分了单元房,做饭用上了液化气,孩子们有了就读学校,还给我妻子安排了工作。1986年赶上了党的好政策,他们娘仨才落上了非农户口。”
在那段艰苦岁月里,王长保不仅努力工作,还时常帮忙解决邻里难题,他曾“间接”救下从四楼掉下来的小女孩:“当时,我准备在家里砌了炕,把沙子堆在了门口,四楼的小女孩不小心从家里掉了下来,正好掉在我的那堆沙子上,孩子不仅没有一点伤,而且不红不肿,算是间接救了小女孩。”
儿子王世斌介绍,父亲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当遇到重要事情时,都会召开家庭会议。“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商量对策。我们家的所有重要决策都是通过家庭会议投票决定的,不过大多数决定都是他自己提出的对策。”
60岁退休后入党 “入党是对我人生的一种圆满”
对于许多人来说,60岁意味着开始安享晚年。但王长保却选择在这个年纪递交入党申请。“入党是我一生的夙愿,可是年轻时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
62岁那年,王长保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谈起这一经历,王长保感慨万分:“入党是一种信仰的坚持,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党的兵,入党是对我人生的一种圆满。虽然入党的过程漫长,但这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信仰。”
王长保这一生中获得过很多荣誉和奖章,他最珍惜的还是建党100周年的“优秀党员”徽章。退休后的王长保并未闲下来,他选择继续在社区中贡献自己的余热,经常主动参与一些义务活动,例如为社区的青少年讲述三线建设的故事,为年轻党员分享入党历程。“我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每一件小事加起来,也能成为一种力量。”
王长保还表示,他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继承前辈们的奉献精神。“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记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只有记住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但却做到了问心无愧”
如今,85岁的王长保思路清晰,身体硬朗。他常常翻看旧照片,讲述当年的故事。他的经历被记录在厂里出版的书中,成为三线建设历史的一部分。他对年轻人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当下,为国家多做贡献。”
在与记者见面的那一天,王长保身穿一套整洁的旧军装,精神矍铄,依旧英气十足。站在记者面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沉稳与自信。儿子王世斌告诉记者:“这是我退伍前的军装,老爷子特别喜欢,他每天都穿着它。”
“穿上这身衣服,我就觉得自己年轻了很多。”王长保笑着说,虽然岁月流逝,但对那段从军经历的热爱和回忆,始终未曾改变。
在采访的最后,王长保拿出一本相册,里面是他年轻时的军装照,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黑白照片。“这些都是我的记忆,虽然岁月已逝,但那些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平凡的我,也算是对得起这一生。”他说,“刚来西安时是26岁,现如今已经是85岁了,可以说在航天事业上工作了一辈子,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在工作上恕我直言,做到了问心无愧。”
王长保的一生看似普通平凡,他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他的故事贯穿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当代中国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是那个年代无数默默无闻建设者的缩影。正如他自己所说:“为国家、为人民做事,是一辈子都值得的事。”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袁金会/文 邓小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