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批评印度“下一个中国”的梦想已经走入死胡同。
印度经济曾在2023年展示出令人惊艳的增速,季度GDP增速高达8.7%,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全球经济强国”的目标迈进。
但时至2025年初,曾经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增速急剧回落,预计2024年GDP增速仅为6.3%,低于中国5%的增长速度。
这一变化让人不禁疑问,曾经被外界誉为“下一个中国”的印度,究竟错在哪里?
印度经济的增长与挑战:快速增长的背后
印度的经济增长曾一度让全球瞩目。
尤其是在莫迪政府上台之后,印度逐渐从全球经济舞台的边缘走向了中心。
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里,印度经济的增速颇为亮眼。
2023年,印度GDP增速达到8.7%,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这一成绩不仅令人惊叹,也让印度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国之一。
印度政府期望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模仿中国改革开放后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腾飞,以打造全球供应链中心,进而跻身全球经济的顶尖行列。
然而,现实往往与预期相悖。尽管印度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经济增速却迅速放缓。
2024年,印度GDP增速预计将下调至6.3%,与中国的增速差距拉大。
对比中国的5%增速,印度的经济潜力显得尤为疲弱。
印度的经济增速放缓,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结构性问题。
与中国早期以制造业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不同,印度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务业的扩展。
印度的IT行业和外包服务为其带来了巨额收入,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印度成为了许多国际企业的外包中心。
信息技术公司和研发服务的出口使印度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环。
然而,这一增长模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尽管印度的IT行业取得了突破,但这一领域的发展过度依赖外部需求,且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始终未能得到大规模扩展。
而制造业,尤其是高附加值制造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像中国那样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无论是在交通网络、能源供应,还是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印度与中国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印度的经济瓶颈:多重挑战难以逾越
印度的制造业曾被视为其经济腾飞的“新引擎”,尤其在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计划推动下,印度曾一度寄希望于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下一大中心。
然而,现实并未如预期般顺利。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9月,印度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从14.3%骤降至仅为2.15%,显现出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急剧下滑。
制造业的疲软源自多方面因素。
一方面,印度在制造业方面的技术和资本积累不足,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
另一方面,印度的劳动市场存在结构性问题,劳动力成本过高,且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难以为制造业提供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也是印度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
无论是高速公路、铁路,还是电力供应和城市建设,印度的基础设施发展相较于中国,显得相当滞后。
以交通网络为例,中国的高铁网络已覆盖大部分主要城市,而印度却仍在为修建基础道路和提高运输效率而苦苦挣扎。
此外,印度的电力供应也是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
尽管印度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所突破,但传统能源的供应问题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始终保持着高效和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令人瞩目。
印度的经济放缓不仅是内部因素所致,国际资本的流动也对印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高利率政策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向美国市场。
此外,中国的经济刺激措施也使得一部分原本可能流入印度的资金转向了中国。
与此同时,印度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估值过高,导致资本外流加剧。
印度所面临的国际资本流动压力,反映出其经济仍然对外部环境高度敏感,缺乏足够的内生增长动力。
在这方面,中国则凭借其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具备了更强的抗压能力。
印度与中国的发展路径:不可复制的“奇迹”
总之现实是,无论是历史背景、制度设计,还是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印度与中国的经济路径存在着无法弥合的鸿沟。
中国的崛起无疑是一种“奇迹”,但这个“奇迹”并不是随便可以复制的。
中国的成功,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政策和改革叠加,形成了今天的经济格局。
印度若想在短时间内仿效中国,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是外部因素的变化,更是其内部结构性问题的束缚。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大国重器”的打造,也就是通过国家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化进程。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虽然面临着贫困和落后的局面,但凭借政府的政策引导、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
以制造业为例,1980年代初,中国的制造业基础几乎为零,而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之一。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2001年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份额约为10%,而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28%。
特别是在电子、汽车、钢铁等重工业领域,中国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资本投入,逐步提高了产业链水平。
除此以外,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根基之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开始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交通、能源和城市建设领域。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中国的高铁建设。
中国的高铁发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铁路网之一。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的高铁线路已经超过4万公里,几乎占全球高铁总量的70%。
这一成就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国内的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与之相比,印度至今尚未拥有任何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尽管印度政府近几年提出了建设高铁的计划,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这一计划进展缓慢,且距离普及仍需较长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网络,超过14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在确保国内物流顺畅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区域之间的密切联系。
而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乡村和偏远地区,远远滞后于此。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制度优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主导作用。
另外,中国也逐步开放了市场经济,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在国家主导下,市场力量得到充分释放。
中国的外资引进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等,都是通过国家政策调控,确保经济增长的顺利推进。
而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则更加复杂且受制于多党制和地方利益集团的掣肘。
印度在政策实施和改革进度上的拖延和分歧,严重影响了经济的长远发展。
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极大地吸引了外资企业的进入,为中国的制造业崛起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同时,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劳动力市场也逐渐从“人口红利”转向“技术红利”,即更加注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然而,印度在这方面的情况则复杂得多。
尽管印度也拥有13亿人口,但其人口结构问题较为严重。
印度的劳动力市场不仅面临着教育和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而且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发展差异。
印度的大部分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仍然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导致其劳动力大多从事低附加值的工作。
因此,印度虽然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但这一资源并未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
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创新中心”的跨越,背后也离不开强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5G通信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3年,中国的科研投入已占全球的23%,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相比之下,印度虽然在信息技术和外包服务领域表现突出,但在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较为薄弱。
印度的制造业仍处于低附加值的阶段,尽管印度政府提出了“印度制造”计划,吸引外资进入高科技领域,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结语
印度要想突破当前的经济瓶颈,首先需要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改革。
提高劳动力素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印度也需要摆脱对外部因素的过度依赖,推动内生增长,尤其是通过创新和科技进步,发展新的产业和经济模式。尽管印度的“下一个中国”梦想面临重重挑战,但只要其能够坚持改革并突破现有瓶颈,依靠庞大的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印度的崛起并非易事,但只要脚踏实地,走自己的发展之路,未来或许能迎来属于自己的经济春天。
参考文献
观察者网《“下一个中国”,要没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