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称呼你是“小脑fǔ”,先别高兴,不一定夸你是可爱的“小脑斧”,也有可能是说你“小脑腐”。
前不久,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在网站公布年度词汇“脑腐”(brain rot),指的是因过度浏览网上低质量内容而导致的“精神和智识状态的衰退”。
可以说这个词准确捕捉了当代人在社交媒体时代的迷茫与焦虑。信息爆炸时代,各类社交媒体、短视频……我们每天花数小时浏览各种碎片内容,没多少营养不说,最终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精神疲劳,一不小心,便会陷入“脑腐”的泥沼。
及时给我们的大脑“防腐”,这很重要。
一
仔细观察,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脑腐”现象广泛存在。
先看日常生活中的“脑腐”模样。夜晚,本是家人相聚、共享温馨的时段,很多人却被短视频 “勾了魂”。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刷朋友圈、看短视频,不知不觉就浪费了好几个小时。放下手机后发现自己除了身心俱疲外,毫无收获。
职场上,“脑腐”也在兴风作浪。很多人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工作,很容易被各种社交媒体消息、娱乐新闻等所干扰。例如,有的人工作时会频繁地查看手机,回复微信消息、刷微博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原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却因为注意力的不断分散而拖延许久,使得工作成果大打折扣。
“脑腐”对个人的成长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危害:
认知局限。长期沉浸在无价值的网络内容中,会严重阻碍个人对知识的深入探索与获取。由于这类信息往往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呈现,使得用户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进行深度的思考与分析。例如,在短视频流中,人们通常只能获取到一些碎片化的信息,难以对某个领域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进而影响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和解决能力。
注意力分散。网络上的无价值内容通常以短小、多变、刺激性强的形式呈现,如频繁弹出的消息、不断切换的短视频画面等。用户在浏览这些内容时,注意力需要在短时间内频繁转移。久而久之,便难以集中精力专注于一件事情。这不仅影响了个人在学习、工作中的效率,还使得他们难以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情感与社交障碍。过度依赖网络世界中的无价值内容进行情感慰藉,会导致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真实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时变得越发无力与苍白。例如,一些人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似拥有众多“好友”,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缺乏真正深入的人际交往能力,面对他人时常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同时,长期沉迷于虚拟娱乐所带来的短暂快感,也会使个人逐渐对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变得麻木,难以感受到真实的快乐与满足,进而引发抑郁、孤独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降低创造力和想象力。当大脑长期被无价值的信息充斥,思维就可能逐渐僵化。人们习惯于接受现成的信息和观点,而不愿意去主动思考、去探索新的事物和方法,这对于个人的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
如何避免进入“脑腐”状态呢?我们不妨这样试一试——
放下手机,培养兴趣爱好。拥有一项或多项兴趣爱好,能为我们的生活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学习绘画、书法、音乐还是摄影,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地思考、探索、实践,这无疑是对大脑的一次深度锻炼。
比如绘画。当我们拿起画笔,面对一张白纸时,需要构思画面、调配色彩、运用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不断地进行着创造性的思考,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这种创造性的活动能够让大脑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拓宽思维的边界,使大脑更加灵活和富有活力,有效预防“脑腐”的发生。
亲近自然,让大脑重归宁静。大自然是治愈“脑腐”的良药。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能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到放松,不再被那些琐碎的信息所困扰。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能够让我们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从而更好地应对“脑腐”的挑战。
社交互动,碰撞思维火花。良好的社交互动,能够让我们的大脑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激发思维的火花。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同时倾听他人的想法,这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能够让我们的大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打破思维的局限性,让大脑更加敏锐和活跃,远离“脑腐”的麻木与迟钝。
彻底放弃“线上生活”并不现实,但“脑腐”一词提醒我们,还是要适当放下手机,为自己的大脑和心灵留出一些放松时间。
值班编辑|胡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