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有哪些话想对新一年的自己说?|每周一问

“每周一问”第338期


“每周一问”是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的编读互动栏目,意在与教师和家长共同交流教育经验、教学技巧心得,讨论教育热点话题,实现共同成长。


每期话题展示结束后,下期主题将在文末提出,欢迎积极留言讨论。每期幸运微友将获赠最新《人民教育》杂志哦! 


随着季节的轮回,我们匆匆走过了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时光又翻开新的一页。“去岁千般皆如愿,今年万事定称心。”2025年,您在工作和生活上有哪些计划和期许?欢迎分享您的新年心声。


这周的【每周一问】中,许多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新年心声,一起来看看吧~



每周一问


老师,您有哪些话想对新一年的自己说?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桃园小学北校区 李英瑛:新程启幕,逐光奋进向山海


业精于勤,进无止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育之路漫漫修远,新岁之际,我将矢志不渝地秉持敬业之德,深挖教学之理,雕琢每一课如琢璞玉,使其熠熠生辉。以勤勉作舟,渡知识之海;用创新为帆,破传统之浪。于教育的沃土里精耕细作,引领学生穿越知识的迷雾,驶向理想的彼岸。

心向暖阳,安住当下。“非宁静无以致远。”生活恰似一湾静谧的湖水,偶起涟漪亦满是诗意。我愿在平凡日子里,细嗅蔷薇之香,珍视亲情的暖煦,让家成为心灵的归巢。亦能于纷扰尘寰中,寻得静谧角落,以书为友,与山水对话,涵养性灵,体悟生命的本真。在岁月的弦音中,奏响生活的清歌,不疾不徐,自在安然。

破茧蜕变,凌越巅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成长仿若蝶之破茧,艰难却满是希望。新岁启封,我定要果敢地冲破舒适区,勇探未知之境;于挫折的砥砺中,锤炼钢铁般的意志,以无畏之姿跨越层峦叠嶂,让生命绽放灼灼华光!



@湖南省长沙市协均中学 杨放:瑞岁启新程 师者寄心语


育梦新程:教学相长展宏图。在教学工作中,我期望开启新的探索之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融入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与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让课堂成为知识的盛宴与思维碰撞的舞台。计划组织多样化的学科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匠心深耕:专业精进促发展。专业成长是我前行的不懈动力。新的一年,我将深入研读教育领域经典著作与最新研究成果,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致力于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中的难题与创新点,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也为自身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情暖桃李:师生情谊筑桥梁。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核心。新一年我愿花更多时间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做他们成长路上的知心人。为学困生提供个性化辅导,为有特长的学生搭建展示平台,用爱与关怀滋养每一颗心灵,让校园成为充满温暖与正能量的家园,让师生情谊在互动中升温、沉淀。

逸趣生活:诗意栖居寻平衡。工作之余,生活亦不能失色。我计划培养更多兴趣爱好,于清晨的曙光中慢跑健身,在午后的静谧里品味书香,在周末与家人共赏自然之美,烹饪美食,共享温馨时光。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饱满的精神与愉悦的心境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让生活的诗意与教育的热情相互交融、彼此辉映。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俞艳君:以“蛇”为鉴


灵活应变,探寻方法。新的一年,要像蛇一样灵活,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蛇在自然界中以灵活著称,能迅速适应环境变化。同样,在学习和工作中,也应具备这种灵活性,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通过多学习、多阅读,我们可以汲取新的智慧和知识,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在工作中,要像蛇一样敏锐地捕捉每一个细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蛇在捕食时能够精准把握猎物的动向和弱点,这得益于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同样,我们也应该在工作中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提升自己的机会,通过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耐心冷静,静待时机。在关键时刻,要学会像蛇一样保持冷静和耐心,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蛇在捕食时往往能够冷静观察、耐心等待,直到找到最佳出击时机。这种冷静和耐心的品质对于我们也尤为重要,不要因为急躁而错失良机,而是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银都紫藤初中学校 李玉蓉:新的一年,告诉自己做到“三个慢”


慢思考:深思熟虑,洞察本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被海量的数据、新闻、观点所包围,容易陷入浅尝辄止、盲目跟风的境地。慢思考,就是让自己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学会静下心来深入思考,不轻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通过自己的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去伪存真,洞察事物的本质。慢思考能让自己更加理性,避免冲动带来的后果,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慢生活:享受生活,品味细节。教育生活忙碌而充实。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及班主任,每天早出晚归,匆匆忙忙地赶路,却忘记了欣赏沿途的风景。新的一年,我希望能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每一刻的温暖与美好。无论是上课与学生一起开展活动,还是与家人共度温馨时光,都值得记录与回味。慢生活,能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品味每一个细节,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从而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

慢成长:稳扎稳打,厚积薄发。在过去的一年,总是渴望快速成长,我不断参加赛课、公开课、论文比赛等,却忽略了成长的过程。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努力的积累。新的一年,我要学会耐心,不急于求成,关注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反思,积极阅读,坚持写作,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自己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每一步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成长的契机。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陈玲:新年新气象,一切从零开始


空杯心态,从零开始。踏入新的一年,挥手作别过往,我们需要有一种从零开始的心态。不止步于现有的成绩,而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全新的“学生”,在教育这条大路上,汲取更多更新颖更实用的知识与方法,常学常新,常学常用,让自己走得更稳更远。


点滴进步,勤恳扎实。我想对过去的自己说:可能你不是最有潜力的那个,不是最有才华的那个,不是进步最大的那个……但是,你要在新的一年坚持做关注自己点滴进步的那个,能够勤恳扎实、坚持不懈走下来的那个!没有什么力量能超越时间,能坚持与时间相伴,就是最好的你自己!


不求结果,只问初心。不是所有的花都会开花结果。那我想告诉自己,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做的,就是秉持自己走教育之路的初心,用心用情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去验证。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乐从小学 巫靖怡:三xin致2025的自己


愿你明德惟馨。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敬畏,坚守教师的道德高地。继续将满腔爱心倾注于学生,在他们心怀梦想时给予鼓励,遭遇挫折时伸出援手,取得进步时送上赞美。用你的品德魅力感染学生,让他们在道德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愿你勇于创新。紧跟时代潮流,将AI等前沿科技与教学深度融合。用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借助智能教学工具,精准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为他们搭建展示创意的平台,让他们成长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


愿你天天开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新一年的每一天。在繁忙的教学之余,给自己一些放松的空间。无论是一次深度的阅读,一场宁静的散步,还是一段自我反思的时间,都是对自我的关怀和投资。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以最佳状态面对学生,传递知识和正能量。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陈跻云:愿新的一年,有声色,有故事,有温度


坚定脚下的路。2024年,忙碌又充实,我聆听了不少名优课堂,也吸取了很多优秀经验。在公开课和各类竞赛的磨砺中,我快速地成长着。新的一年里,我希望保持这样的势头,跟上一群优秀的教师,在团队的引领和推动下,扎实走好教育的每一步。


寻觅有趣的书。从前我一直认为,作为老师就是要多看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书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偶然捧起名家小说,忽然发现那样的书籍品读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它们能带我领略人世间的冷暖,感受不同的思维模式。新的一年里,寻觅几本有趣的好书,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塑造鲜活的自我。新的一年里,最期望的是家人健康,平安喜乐。在努力工作的同时,适当给自己创造休息放松的时间空间,给亲人朋友多一份陪伴,去一些美好的地方,塑造一个鲜活的灵魂,而这样鲜活的自我,也能更好地与学生们思维契合,碰撞出可爱的火花。



@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 陶涛:新年三个关键词——简单、有趣、专注


简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迷失了前行的方向。然而,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简单之中。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能够回归本真,抛开那些不必要的纷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力求做到简洁明了,不被复杂所累,以更加轻松自在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


有趣。生活如同一盘菜,只有加入了各种调料,才能变得更加美味。新的一年,我会尝试去接触新的事物,学习新的技能,结交新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趣的生活不仅能够让我们保持年轻的心态,还能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不平凡的美好。


专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难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然而,只有专注才能够让我们深入思考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新的一年里,我要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培养自己的专注力。无论是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还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我都将专心致志,力求做到最好。


每周幸运微友


本期的【每周一问】,有三名留言微友获得我们赠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杂志,分别是@李英瑛、@杨放、@李玉蓉恭喜这三位老师,杂志会在近期寄出,请以上老师注意查收!也请这几位老师将详细邮寄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在留言告知,感谢!(温馨提示:邮寄地址为学校的老师请留下学校所在街道、门牌号等具体信息,不要只留学校名称。)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下一次幸运微友可能就是您哦!(留言主要讨论文末下一期的问题,标题醒目语言精练更佳,请留下您的工作单位和姓名,以便小编与您联系噢!)


本周,我们邀请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的梁瑞莲老师为大家带来分享:


图片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梁瑞莲


以长期主义之名,赴时光之约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2024 年,我们在岁月的洪流中跌宕起伏,那些或明或暗的日子,如同繁星点点,交织成生命的锦缎。新的一年,我们眺望2025年的彼岸,那里曙光初绽,充满未知与希望。新岁启封,我愿以长期主义为笔,蘸着时光的墨,绘就未来的华章,在读书、写作、学习与运动的旅程中,雕琢更好的自己。


读书:潜游书海,厚植专业之基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坚持阅读,不仅广泛涉猎,更要在专业书籍中探寻教育的真谛与奥秘,让知识的养分滋养专业素养的根基。


翻开《教育的目的》,与怀特海对话,领悟教育应如何契合生命的节奏;沉浸于《给教师的建议》,汲取苏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学习如何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阅读这些经典著作,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精读深思。马克思为撰写《资本论》,研究了超过 1500种书籍,做了大量笔记,这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深入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也会准备专门的读书笔记,记录书中的精辟观点、实用方法和引发思考的片段,并在书页边缘写下自己的感悟与疑问。


同时,我会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读书交流活动。在读书沙龙中,与志同道合的教育者们分享读书心得,倾听不同的见解,发现那些被自己忽视的教育视角和方法,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策略。


写作:镌刻教途,迈向研究之阶


写作,是教育者对教育实践的深度凝视与理性升华,是连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2025年,我要将笔触深入到教育叙事和课堂研究中,把每一个生动的课例雕琢成有价值的论文,踏上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征程。


日常教学中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蕴含着学生的成长轨迹、师生的思维碰撞以及教学的得与失。我会用心记录这些课堂故事,从学生的一个精彩回答、一次小组合作的成功案例,到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突破。记录的同时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思考其反映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否得当,如何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将课例转化为论文,则是对教育实践更高层次的提炼与总结,也是我新的一年教育写作要攻克的重点。在不断的写作中,提升自己教育研究的能力,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学习:笃行不怠,拓展知识之涯


学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新的一年里,我要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奔跑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拓展知识的边界,丰富自己的学识内涵。


听书、听课,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参与共同体的学习,与来自不同地区的教育同行们分享学习心得和教学经验,从他们的观点和实践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研讨会、工作坊和学术讲座,与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们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享,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技巧。在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激发新的灵感和思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我还要保持一颗向学生学习的心。在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想法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我们要连续不断地学,才能连续不断地教。在学习中,创造新我,走向自我发展之路。


运动:律动身心,积蓄奋进之力


身心健康是我们实现梦想、追求卓越的基石。在新的一年,我会继续坚持跑步,让自己的身体在有氧运动中保持活力满满。今年我还计划尝试去跑一次半马,也算是对我坚持多年跑步的一个小小的超越。每次跑完之后身体分泌的内啡肽让我愉悦和满足,身心在汗水的洗礼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快乐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去面对工作,面对我的学生。


王小波在写给李银河的信里说:“人生最后烟消云散,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在消失之前,我们要让一切发生。”新的一年,我也想对自己说:“成长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让一切发生,永远不要停下自我发展的脚步,做一个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感谢梁瑞莲老师和参与此次话题的所有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每周一问】的回答中,贡献您的育人智慧,小编在后台等着您哦!


【每周一问】等您来答!下面我们进入下期的话题:


最近很多学校都陆续进入期末考试阶段。期末成绩出来后,考得好的学生,自然是喜形于色,而那些分数不理想的学生,不免会有失落情绪,有的家长还会产生养娃的焦虑感。作为教师,对于期末成绩,我们该如何给予孩子及家长反馈?又该给予怎样的反馈?欢迎分享您的建议和想法。


每周一问


老师该如何向学生和家长反馈期末成绩?


参与每周一问,请在文后直接留言,长篇分享、图片视频也可发送至rmjywx@126.com邮箱,注明期数即可


亦可留言「推荐问题+你想推荐给我们的问题」(如果您推荐的问题被采用,我们将为您寄出一本《人民教育》杂志)


封图来源|《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王艺霏 摄
微信编辑|陶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