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数学家陶哲轩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了自己论文被拒的经历,意在打破「大牛名字」等于论文被接受的误解。
2.陶哲轩表示,即使是知名学者,论文被拒也是常态,不应将拒稿个人化,而应客观看待并改进研究。
3.事实上,陶哲轩每年都会被拒稿一两次,他偶尔会向学生和同事提到这个事,他们有时会惊讶于他的拒稿率并不是零。
4.另一方面,审稿其实更类似于碰运气,某一批审稿人提供的意见可能和另一批审稿人完全矛盾、冲突。
5.陶哲轩鼓励科研工作者努力追求真理,真正的伟大成果也可能蕴藏在拒稿中。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导读】大牛写论文,也做不到百发百中?陶哲轩分享了自己论文被拒的经历,意在打破「大牛名字」等于论文被接受的误解,他强调,即使是知名学者,论文被拒也是常态,不应将拒稿个人化,而应客观看待并改进研究。
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分享了自己被拒稿的经历,出发点是有人曾表示「陶哲轩被拒稿」很不可思议,但其实自己每年都会被拒稿。
拒稿事件在经过几天发酵后,登上了Hacker News热榜:让网友感到惊奇的是,原来「大牛名字」也不保中,进而引发了关于「审稿制度」合理性的讨论。
下面是陶哲轩发布的原文:
今天我投稿的一篇论文被期刊拒绝了,他们礼貌地回信说虽然他们觉得这篇论文有趣,但并不适合他们的期刊。实际上,我大体上同意他们的结论,所以将论文投稿给了另一个(希望更合适)的期刊。
对我来说,被拒稿其实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平均每年会发生一到两次。我偶尔会向学生和同事提到这个事,他们有时会惊讶于我的拒稿率并不是零。我才开始意识到,科研行业更愿意宣布成功的成就(比如论文被接受,或者证明了一个结果),而不是不成功的(比如论文被拒,或者证明尝试失败),除非这种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争议的。
因为这一点,可能会让大众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所有的同行都在取得成功或遭受争议,而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最终成为了「平凡」失败的唯一已知来源,我猜测,可能是由于领域内普遍存在的「冒名顶替综合症」。
所以,我决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这次(相当常规的)拒稿。
陶哲轩还分享「被拒稿两次」的神奇经历:
他之前和一位合著者几乎完全解决了某个猜想,并在关键参数上建立了「ε损失」的结果,然后向一家非常有声望的期刊投稿,但最后的拒稿原因是「没有解决整个猜想,ε损失不够低」,所以被迫投到其他期刊,并被顺利接受。
第二年,团队证明了完整的猜想,然后再次向该期刊投稿,这次的拒稿原因为「只提高了ε」。
最后,陶哲轩表示,作为编辑,自己也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拒绝一些不错的投稿,最好不要将这类拒稿归咎于个人原因,直接转投其他期刊就好,当然,是在解决审稿人提出的意见之后。
华裔数学家陶哲轩21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31岁时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在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代数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有卓越贡献。2015年宣布证明埃尔德什差异问题,2022年推翻「周期性平铺猜想」。
「大牛名字」并不代表Accept
如果不看名字,编辑们会因为提交的论文主题不够有趣而拒绝该工作,但只要有知名人士对这项工作也感兴趣,就可以使该领域成为「高影响力课题」。
所以,陶哲轩的论文被拒稿,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现行「审稿系统」仍然有效。
但审稿其实更类似于碰运气,某一批审稿人提供的意见可能和另一批审稿人完全矛盾、冲突,毕竟审稿人也是人类,不可避免地把各种偏见和主观观念带入到审稿流程中。
即便是顶级期刊,如《自然》、《科学》、《细胞》、《柳叶刀》、《数学年鉴》等,也只会对某个问题发表有限页数的文章,以巩固自己的独家权威地位。
所以被拒稿并不意味着你的研究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是不重要的,可能只代表这篇论文并不是本周发表的5万篇论文中的top20
另一方面,「同行评审」也不是为了科学而设计的,许多问题其实并不是因为研究问题被拒的,审稿人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彻底审查论文内容。
比如说在计算机领域,几乎没有审稿人会阅读论文提供的代码,他们更关注论文的想法、展示和呈现的结果,而不是代码与实验想法是否相符、结果是否可复现等,所以被接受的论文基本上都写得很好,如果仔细检查所谓「顶会」的论文代码,也能发现很多系统实现上的重大缺陷。
伪造一个「正向的实验结果」是很容易的,现在的「审稿系统」几乎没有任何责任感可言。
有网友表示支持,「代码不可复现」问题非常严重,他曾经花了3个月时间来复现论文,可能比作者对这篇论文的理解更深,但结果是这个方法没有任何作用。当时还以为是自己的理解不充分,给论文作者发了邮件,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复。
这篇论文在理论上可能有用,但作用非常微弱。
甚至有网友提出审稿阴谋论「不是我们所能拥有的最好的,而是掌权者允许的最好的」(not the best we have, it's the best those in power will allow),因为掌权者不希望因为发表不良研究而承担后果,也不希望承担审稿负担以排除不良研究。
但对这番言论,也有网友认为太消极,虽然「同行评审」可能会意识不到论文中的细节问题,但最明显的科学错误还是能排除掉的。
在知名会议上的绝大多数论文也不可能都是错误的,研究团队后续还可以写一篇更新论文来修复缺陷,继续提升模型性能。
虽然代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论文的思路,面对某个通用问题的新想法。
伟大的工作也会被拒稿
2012年,图灵奖得主Hinton提出Dropout技术,在2012年被NIPS拒稿,目前仍然只是在arxiv预印网站上挂着,总引用量超1.2万。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1207.0580
文本嵌入的鼻祖论文word2vec斩获了NeurIPS 2023时间检验奖,总引用量超4.6万,被但在2013年首届ICLR会议被拒稿。
YOLO(You Only Look Once),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最知名的目标检测算法之一,在投稿NIPS时遭遇了不顺利,得到的审稿意见是「这是一篇不错的论文,但还不够好」,最后被CVPR 2016接收。
Transformer-XL可以进一步提升Transformer建模长期依赖的能力,在投稿ICLR 2019时被拒稿,之后作者基于Transformer-XL进行改进,提出了XLNet,被NeurIPS 2019接收;Transformer-XL则被ACL 2019接收。
去年年底因颠覆Transformer一战成名的Mamba架构论文,在ICLR 2024同行评审中被打出3分的低分,同样被拒稿。
论文链接:https://openreview.net/forum?id=AL1fq05o7H
图像处理领域里大名鼎鼎的的SIFT算法(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的论文,也曾被1997年ICCV和1998年CVPR两次拒稿。
学术评价体系并非十全十美,一时的拒稿并不能成为衡量论文价值的绝对标准,科研创新犹如在迷雾中探索,其价值往往无法在当下被精准预判。
努力追求真理,真正的伟大成果也可能蕴藏在拒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