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众多的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大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教育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传统村落作为乡村历史与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承担大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思想教育的时代重任。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了研学旅行是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方式,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位于登封市的国家级传统村落袁桥古村依托厚重的农耕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传统村落保护与研学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即使在夏日炎炎和凛冽寒冬也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研学,因为袁桥古村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教育。
戏曲文化与非遗魅力集中展现。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根据旅游规划设计AVC理论,古老的豫剧艺术具有AVC理论核心的“三力”,即区域的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alidity)和承载力(Capacity),不仅在河南农村广受欢迎,而且在包括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的大中原地区都具有深远影响,能够依靠自身艺术魅力生存延续,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不仅能够生动展现家国情怀,而且深刻描绘了人生百态,豫剧传统剧目《卷席筒》剧情主要发生在登封市,就是剧中唱词所谓的“登封小县”。位于登封市少林寺附近嵩山脚下、颍水之滨的袁桥古村发掘自身深厚的豫剧文化资源,将地方戏曲文化引入研学活动之中,在袁桥“走进课本的戏曲”是每个研学团体必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这个项目被安排在古香古色的大礼堂进行,礼堂安装了中央空调系统,参加研学的孩子们齐聚一堂,即使在炎炎夏日也可以在凉爽舒适的环境中聆听戏曲老师讲解豫剧的起源、剧种、行当、服饰、脸谱,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等戏曲知识,而且现场学习经典唱段,跟着专业演员老师们模仿唱腔“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学子们在一招一式和经典曲目的传承氛围中体验了地方戏曲文化魅力,深化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对豫剧艺术的亲切感和现实感。研学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学子们不但是认真听、跟着唱,还要亲自做,每位研学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要自己动手绘制一幅独具自身特色的脸谱,完成自己的非遗作品。
动手能力与工匠精神实践统一。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开展研学旅行文化教育、农耕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生动教材,构成了农耕文化活化利用的重要基地,传承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生生不息的强大基因。土坯是重要的传统建筑材料,可以直接垒墙作为内墙使用,也可以进一步烧制成砖块。制砖要从具有工匠精神的“打土坯”开始,这种技艺属于千百年历史传承的“千坊百技”,如故宫太和殿地面“金砖”制作工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袁桥村“打土坯”现在也成为农事体验项目。研学活动原本是在袁桥古村传统打坯场进行,选址在那里是为了方便晒坯,主要工序从选泥、练泥到制坯,而且需要团队配合,从而可以深切体验制坯这一传统劳作的艰辛。打坯场没有树木,为了避免孩子们受到暴晒伤害,一到夏日袁桥古村就把打坯场临时转移到了一大片遮天蔽日的核桃树林里,由“太阳地儿”转向了“树凉荫儿”。孩子们在参加劳动实践体验古老技艺的过程中,即能乘凉,又能闻一闻核桃树叶的清香,认识一下自己食用过的“核桃”未成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科学精神与文化传承交相辉映。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可以利用其科学价值作为具体抓手,其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建筑本身体现出来的建筑类型、建筑结构、建造工艺等科学研究价值,以及蕴含的天人合一、人文情怀、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社科研究价值。袁桥古村因“桥”而得名,村民自述,“袁桥村前有条水沟,为了出行方便,袁氏先人们建了一座木质桥,后来又用石板垒起一座更坚固的石桥,‘袁桥’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袁桥古村因“桥”而名,也借“桥”而兴,建造桥梁便成为研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著名的北宋历史画卷《清明上河图》的画面中心是一座巨型木桥,这种桥包含着巧妙的力学原理,可以利用短的木料搭建成桥跨越宽阔的河流,不用建设桥墩作为桥梁支撑,叫“编木拱桥”。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与艺术巨匠达·芬奇也发明了类似结构的木桥用于军队行军时跨越河流山谷,所以这种桥也被称作“达芬奇桥”。在研学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学生们认真观察达芬奇桥的结构,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合作完成一个由木棍搭建的“木桥”,达到外形美观、结构合理、稳定牢固的要求,使木桥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而不会变形垮塌。“木桥搭建”课程原来在露天广场进行,现在转移到了游园连廊里,研学者在宜人的环境中践行科学精神。
劳动教育与毅力培养趣味融合。研学旅行活动作为一种生动的教育方式,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实践性等特点,是拓宽育人渠道的崭新路径,可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实现劳动育人的价值目标,悠久的农耕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小推车”是农耕时代村民重要的运输交通工具,既能载物又可载人,成为农耕文化生产生活场景的标志性符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等表现出了小推车作为农村生产运输工具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凝练升华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如今,这个传统工具已经被开发成了研学活动的重要项目,学子们通过小推车驾驭学习和分组比赛切身体验农耕文化的趣味和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这些研学项目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通过研学课程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了学生的劳动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深化了孩子们对劳动价值的理解。研学活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将安全与教育有机统一,在炎炎夏日将原本在露天广场下举行的小推车研学项目转移到树荫下进行,这也发挥了“小推车”项目本身就是袁桥古村机动灵活的劳动工具的优势。袁桥古村还依据自身文物和果树资源优势拓展开发了其他动手项目研学活动来开展劳动教育,建设了融合古村风貌外观的中央空调研学教室,可容纳60人同时进行文化拓片制作、梨膏棒棒糖制作等课程。
【作者:马洪伟 ,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系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农耕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XWH04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