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花海,面塑之乡。大美岚县,风光无限。近年来,山西吕梁市岚县县委、县政府,“五力”齐发,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美丽幸福岚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冯帅 摄)
第一聚力打好“三张牌”,产业转型动力更强。稳一产,打好“特优牌”。坚持全链条深耕,做强马铃薯产业,“岚县马铃薯”入选2024年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链条产值突破1亿元,“小土豆”长成益农富民“大产业”。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特色产业,秀容沙棘、老磨坊八宝粉、品岚小杂粮、绿昌兴糯玉米等一批优质农特产品逐步壮大,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500余元,“土特产”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强二产,打好“高质牌”。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以“煤铁”为主的传统产业加速转型,通过智能化改造,煤炭先进产能达100%;总投资5.5亿元的铸造产业园1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实现“拎包入驻”,全县生铁产能达到150万吨、铸造产能达到100万吨,传统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加速崛起,立足资源禀赋,全力打造“风光”岚县。近三年,新核准并备案风光新能源项目13个,数量全市最多。全县新能源备案装机规模达1913兆瓦,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五,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岚县继煤铁传统产业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活三产,打好“提升牌”。重点推动文旅服务业品质提升。岚县不仅有万亩土豆花海、饮马池高山草甸、白龙山等生态旅游资源,还有岚县面塑、120师司令部等特色文化资源。近三年,岚县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稳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争创土豆花、白龙山2个4A级景区。投资近6200万元,倾力打造1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连续举办十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节,生态游、非遗游、红色游、乡村游持续升温、备受青睐。今天的岚县,产业向新、发展提速。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比重逐年增长,产业“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第二全力守好“三条线”,巩固衔接成色更足。一是牢牢守住脱贫群众“增收线”。近三年,实施5.7亿元的产业项目225个,惠及4万余名脱贫人口。依托“岚县土豆宴厨师”省级劳务品牌,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稳定在2.2万人左右,脱贫人口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全市第一。2023年接受全国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估考核,巩固衔接“省考”全市第一、全省第四。二是牢牢守住乡村建设“基础线”。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投资近2亿元,推进2个精品示范村、18个提档升级村、106个环境整治村建设。打造1个省级示范村、3个省级产业示范基地。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5公里。连续3年投入4500余万元,开展“六乱”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三是牢牢守住乡村治理“保障线”。深化“全科网格”治理,135名网格长、246名网格员、198名网格辅助员协同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打造18个移风易俗示范村,挖掘36个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良风美俗。和美乡村更宜居、更幸福,乡村振兴“风景这边独好”。
第三奋力念好“三字诀”,城市蝶变颜值更靓。坚持“建”字当头,抓拓展。近三年,投入2.8亿元,拓展城区路网。静兴高速(岚县段)、连接线(北段)竣工通车。人民路、向阳路、秀容街改造投用。秀容桥、崇文桥、裕丰桥、迎宾桥、复兴桥等五桥同建、如期通车。坚持“改”字为要,抓配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快配套设施改造提升。近三年,新增供热面积42万平方米,实现建成区集中供暖全覆盖。完成雨污管网改造33公里,完成36个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24万平方米,城市“微改造”托起群众“大幸福”。坚持“管”字托底,抓治理。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治理。每年投入专项经费3300余万元,在吕梁全市率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重拳整治脏乱差,持续擦亮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金字招牌”,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美丽岚县有“颜值”,更有“内涵”。
第四着力下好“三步棋”,生态环境质量更优。一是下好防治攻坚“先手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2023年、2024年优良天数分别达321天、334天,空气优良率、PM2.5、PM10平均浓度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岚河国考曲立断面水质达Ⅲ类以上。累计获得市级环境质量改善奖励资金7300余万元。二是下好造林绿化“关键棋”。落实“双碳”战略,一体推动“扩绿、兴绿、护绿”。近年来,与黑茶山林局,县局联手合作造林,累计实施营造林26.8万亩,林草覆盖率达43.6%。三是下好增效增收“长远棋”。做强“绿色家底”,收获“生态红利”。依托33万亩沙棘林资源,打造“种产研销”全产业链条,年产值超1.5亿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实现了“绿”“富”双赢。现在的岚县,蓝天白云时时有、青山绿水处处见,群众的生态幸福感越来越强。
第五强力抓牢“三件事”,民生福祉底色更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坚持办好群众为难的事。针对城区“停车难”,增设临时停车位、夜间停车位3000余个;针对城乡居民“出行难”,开通18条城乡公交线路,实现公交车全民免费乘坐全覆盖;在城郊结合部新增路灯1000余盏,用心用情“照亮”群众出行路。坚持办好群众盼望的事。在全省率先实施优质农村寄宿制学校试点建设,投资250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改造任务。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上学更便捷、教育环境更优质、家长更省心。启动秀容中学建设,与北京新学道开展合作办学,中、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总投资4.9亿元的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搬迁投用。县人民广场、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场馆投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坚持办好向群众承诺的事。近三年,省、市、县67件民生实事全部高效办结。深入开展“听民意办实事”活动,全力办成民生实事202件。每年八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用“真金白银”为群众幸福“赋能加码”。(陈力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