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应着力构建高效率的生产体系、高质量的供给结构、高端化的产业布局、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及协调均衡的增长路径。实现这一目标需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导思想,而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已彰显其重要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和支持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这要求加速推进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能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基础性行业,不仅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面临新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自2013年起启动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Chinese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Survey, CRECS),旨在系统考察我国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其碳排放影响因素。截至2022年底,该项目已完成十轮入户调查研究。其中,第一轮、第二轮及第九轮调查聚焦于我国家庭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性研究,构建了纵向历史演变与横向现状分析的研究框架。第三轮调查采用国际比较视角,着重探究家庭能源消费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余各轮调查则针对专题领域展开深入研究,研究范畴涵盖:家庭散煤治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能源消费转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家庭适应性行为、以及"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认知与消费行为模式等重点议题。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重大工程,其核心在于推进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在此转型进程中,需求侧管理与结构优化具有基础性作用。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家庭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方面的特征事实,以及量化分析居民碳减排支付意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间实施了以“中国家庭低碳行为及支付意愿”为主题的专项调查。本次调查覆盖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获取有效样本1850份。
本轮调查在延续家庭基础信息与能源消费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计算居民的减排意愿,并创新性地纳入了家庭碳素养维度的测度,包括碳认知水平、减排意愿和低碳行为等关键指标。同时,针对交通领域能源消费转型的重要议题,专门设置了新能源汽车使用及购买意愿的调查模块。这是国内首个将家庭碳素养与新能源汽车采纳现状纳入研究范畴的全国性家庭能源消费调查。通过系统采集与分析居民能源消费行为和碳排放数据,本研究旨在发掘新发展阶段下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国内外学术界提供高质量的实证研究基础,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精准有效的能源转型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 不同居住地居民的碳支付意愿
注:绿电1和绿电2的碳支付意愿的单位为分/度电,其他均为元。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展开的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CRECS)所积累的丰富数据,《中国家庭低碳行为及支付意愿》(刘阳、宗一博、谢伦裕等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24.11)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家庭在“双碳”目标下的低碳行为及其支付意愿。本书聚焦于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特征与趋势、碳认知与环境意识对能源行为的影响、家庭对碳减排措施的支付意愿及新能源汽车的社会接受度的四个核心问题。本书揭示了中国城乡家庭能源需求的差异、环境意识对能源使用行为的显著影响,并探讨了影响碳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书共分为九章。第1章作为绪论,概括性地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主要发现及其政策意义。第2章系统呈现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方法,并对中国家庭能源消费与碳足迹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章构建中国家庭能源消费与碳足迹的测算方法体系。第4章基于调查数据测算家庭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及碳足迹,并与2021年调查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第5章提出碳素养的理论框架与测度方法,刻画中国居民碳素养的特征事实。第6章估计中国居民的碳支付意愿和补偿意愿。第7章探究中国家庭碳行为的不平等现象及其成因。第8章分析分析中国居民新能源汽车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第9章评估中国居民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支付意愿。
本书的出版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数据高地计划项目“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17XNS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23ZDA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双碳约束下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研究”(72141308)等项目资助。
本文摘编自《中国家庭低碳行为及支付意愿》(刘阳、宗一博、谢伦裕等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24.11)一书“前言”、“内容简介”,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研究报告)
ISBN978-7-03-079962-3
责任编辑:林剑
(本文编辑:刘四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