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曹 敏
影视作品中,宣召太医为帝王或贵族、官宦提供医疗服务的桥段数见不鲜。但事实上,我国的医官制度历经了诸多变迁,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官称谓也不尽相同。
中国医学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先民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逐渐领悟到某些植物、矿物等自然物质的药用价值,同时依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预测疫疾的发生与变化,形成了早期“巫医”的雏形。彼时医学与巫术紧密交织,有“毉”的说法。伏羲、神农、黄帝等作为我国早期医学实践的代表人物,其存在兼具神性和人性的双重特质,使得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疾病由超自然力量控制,且信奉通过祷告和仪式手段治疗。该时期的部落首领兼任着祭祀和巫祝的职能,因而也被认为拥有特别法术并与神相通。所谓“毉,巫也”,也体现了巫祀与医术之间的关系,是“巫医同源”的表现,亦是中国医学文化的肇始。
据《周礼》记载,西周宫廷正式设立了掌医药政令的“医师”,分属“天官冢宰”管辖,而“巫祝”则被列入了“春秋大宗伯”的职官中,医巫分割并各成一体,医制自此诞生。
后来东周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威权,“君权神授”的神学思想受到严重冲击,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制亦得到进一步发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名闻天下……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其中的“太医令”正是当时医制中服务于帝王和宫廷的医官称谓。
汉代承袭了秦的部分医制,皇家御用医疗机构为“太医官”,最高长官称“太医令”。《汉书》《后汉书》中大量史料证实,西汉时期存在两个“太医令”,一个隶属太常系统为百官治病,另一个隶属少府系统负责宫廷的医疗服务。此外,“太医令”下设药丞和方丞两个副手,分管医药和医方。医制的规范有力推动了两汉医学的发展,中医临床医学自此形成,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亦于此时期成书。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乱世”,秦汉旧秩序瓦解,社会战乱频繁,北方各族内徙,加速形成了更复杂的医制等级系统和形形色色的医官名目。北魏将太医令划归太常,门下省另设尚药局。南梁、北周等在太医令下又置太医正。在名目方面,皇家医官被细分成了高手医、金疮医、行病师、侍御师等几十余种,对后世医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隋文帝大力改革北周六官制度,医制的完善有了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建成了为皇帝服务、为太子服务以及为百官服务的三套医疗系统。其中专为皇帝服务的尚药、尚食等六局,由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之一的门下省统辖,设有尚药奉御、直长、侍御医、主药等医官名目,分别负责不同的医疗事务和药物加工;为太子服务的药藏局,归东宫模仿门下省建立的“门下坊”管理,设有药藏局监、药藏局丞以及侍医等职务;为百官服务的“太医署”归属太常寺管理,是国家医疗机关,下辖医学和药学两个部门,掌管医疗行政和医学教育,除太医令、太医丞外还有医博士、按摩博士、咒禁博士等职务。
唐代“太医署”承隋制,进一步加强了医政的管理及教育的职责,形成了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建立最早、建制规模最大的医药学校,明确设立了“医、针、按摩、咒禁”四科,各科均有博士、助教教授学生,医学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宋代作为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学派涌现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医事制度较过去有所改革,在前朝“太医署”的基础上成立了“太医局”,正式建立了官办医学教育,培养医学工作者,擢选成绩优异者升为“太医”。该时期“太医”和“御医”具有显著区别,御医专为皇室服务,太医则属礼部、太常寺管辖,兼顾内外医疗。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权威的医学机构“太医院”在金代出现,元代时期成为独立机构,并在明清得到高度发展,主要执行皇帝的医药诏令、掌管医官选任和罢黜、负责医官征召和派遣、承担皇室医疗服务以及负责医官的培养和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自官僚体制完善的宋元时期开始,医官虽经长期培养和层层擢选,但品阶较低,因而现今影视剧中常见的“太医”称谓,更多意味着对一般医生的一种敬称,而非具体职务。以清代为例,太医院大夫分为四个阶层:一等为“御医”,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与县令同级;二等为“吏目”,八品或者九品;三等为“医士”,从九品;四等叫“医生”,无品,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被允许单独看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