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先生那句“灯光是不会灭的”堪称文学人的赤诚宣言:文学之光长明不熄,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前行者照亮来路与去向。2024年12月31日晚,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文学的灯光是不会灭的——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在北京举办,名家齐聚。
无数读者,在这场文学盛宴的陪伴下度过了难忘的跨年之夜。
记者获悉,本次盛典分为“理想之火”“生活之诗”“万物之歌”“文学之光”四个篇章,众多著名作家、学者登台分享。
活动第一篇章中,几位成长于不同年代的作家,敞开心扉,讲述各自在“理想之火”召唤下追逐文学梦想的历程。
梁晓声认为人们最初的理想往往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与所处的时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便是平凡的理想,如能找到合适的土壤孕育发芽,也会让生活变得充实。
毕淑敏曾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西藏阿里当卫生员,艰难环境中接触的有限几本书,为她开启了文学之门。
李敬泽认为,人们在不同阶段对于生活的梦想、对于自我的期许会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学阅读往往会播下一颗颗种子,让人认识到世界的辽阔与多样。
徐则臣回顾个人经历时谈到了理想的偶然性,他参加高考前的梦想是考进法律系,阴差阳错进入中文系后渐渐发现自己也能写,开始动笔创作小说,并持续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自我教育,坚持写到了现在。
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分享的作家马伯庸,关注互联网环境下阅读生态的变化,他发现今天的年轻人接触名著不一定需要“正襟危坐地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影视、游戏、动画等也可快捷地把我们送到文学殿堂的门口。
活动第二篇章的主题是“生活之诗”。陈彦、东西、乔叶、班宇几位嘉宾谈起文学启发人们从烟火日常甚至琐碎、挫折中努力寻找生活的诗意。
活动第三篇章由著名歌手程璧现场演唱的歌曲《时间之书》导入,随后登场的四位嘉宾王跃文、康震、祝勇、杨雨畅谈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诗与远方”的向往,赏析来自苍茫原野与无尽岁月的“万物之歌”。
最后一个篇章“文学之光”首先用一段短视频缅怀2024年告别世界的文学大家,又讲述了与“阅读的灯光”有关的几个小故事。登场嘉宾分别向文学上的“提灯引路人”表达敬意。
毕飞宇视鲁迅为文学引路人,鲁迅就像一座灯塔,他从十五六岁直到此时此刻,始终在读鲁迅,始终能从鲁迅的身上接收能量。
李洱谈到自己从河南来到巴金晚年长期生活的上海求学,上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对他的写作是引路、提醒与帮助。
石一枫、范晔、张天翼也分享了自己从文学中汲取的力量。
最后,臧永清带领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班子共同登台,朗诵了为本次活动专门撰写的诗歌《文学的灯光是不会灭的》,用诗意的方式向全国作家、读者送上独特的新年祝福。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郑文静
(出版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