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我们来啦!
《寻味黄岩》第二季如期而至,
本系列纪录片由黄岩文旅 x 其味联合出品。
第一期的主角是——弄堂小吃~
老弄堂像一本缄默却生动的书,
每一页都写满了烟火故事。
南北向为街,东西向为巷,
从口口相传到书面记载,
黄岩的“七十二巷”之说保存至今。
有明中期官宦人家的花园砚池巷,
也有环境幽深、古色古香的斗鸡巷,
黄岩的古老味道,
就顺着这一条条街巷,
流进每家每户的味觉记忆。
01
每一条老弄堂,
都有属于自己的甜蜜
冬季黄岩老城的灵魂,
是阳光和腾腾的热气赋予的。
早高峰过后,
七拐八拐穿过老街旧巷,
弄堂小吃在阳光与树影间,
继续炖煮着它独属的暖意。
店里的核桃调蛋堪称一绝。
蛋液细腻如丝,
在滚滚红糖水里凝固成型,
传统“仙人烧”——干锅烧制法,
让蛋液和香脆可口的核桃完美融合。
勺子轻轻挖起,
核桃自带的香气与蛋碰撞,
在红糖味的绵软中,
竟尝不出一丝核桃衣的苦涩。
老板说,每一颗核桃仁的外衣,
她都会像儿时母亲和姥姥一样,
将它仔仔细细剥掉,
牙签,也替代了儿时外婆勾鞋的锥子。
每天下午两三点,
是老板挑核桃的仪式。
烘烤过后的核桃在滚烫的指尖舞动,
六七个年头便悄然流过。
挑核桃衣,这工序虽然繁琐,
却至关重要,
是对传统工艺的尊重,
更是对往昔记忆的悉心守护。
老板坦言,守护这家店,
只想与更多人分享家的味道。
多少人的冬日黄岩记忆,
就在这一碗软脆并存的甜蜜中停驻。
02
“姜”的艺术,
弄堂里也有
在这里,每一样都热气腾腾,
当食客们开启“隐藏菜单”,
“嘚嘚嘚”的切菜声,
会在每一次点单后响起。
一碗一碗烧制的姜汤面食材,
都在下锅的几分钟前现切完成。
虾干、蘑菇、黄花菜,
蛤蜊、青菜、鳗鱼干,
配上姜片干熬煮的姜汁,
家烧的新鲜感在姜的暖辣里翻涌,
一口面汤下肚,
足以驱散所有的寒意。
即便是最最熟悉姜汤面的本地人,
也能在这里吃出新鲜感。
推门而入,热气环屋,
食客在座位上肩挨着肩,
这桌点上一碗核桃调蛋,
那桌加笼皮薄馅饱的扁食,
再配一碟香气四溢的醋,
一碗姜汤面在屋里穿梭,
组成黄岩弄堂里最惬意的午后。
03
老巷味道的每个十年,
都在此熬制
吃鸭不见鸭,
台州人对汤的讲究,
全都在一锅鸭汤中。
在台州人眼里,鸭肉不是“发物”,
是滋补暖胃的好食材。
所谓“鸭能补气”,
抵抗力下降或体乏时,
鸭子入汤是台州人在养生上的最大关照。
鸭汁面起源于富贵人家的餐桌,
在没有虫草的年代,
鸭汁是晚辈的另一种孝敬。
三四年的老鸭,配上老板的独门秘方,
用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小口砂锅,
隔一层浅瓦,没入水中熬制。
每个环节的精致考究,
都体现着黄岩人在饮食上犹存的宋韵,
和自有的一番食性风雅。
大锅里的鸭汁在小火慢炖中逐渐浓郁,
历经一天一夜的炖煮,
红枣枸杞、当归党参,
都融化在软烂脱骨的肉汤里。
鸭子的精华全部融入汤中,
煮好的面条浇上滚烫的鸭汁,
瞬间香气四溢。
快节奏的生活里,
慢慢煲一锅鸭汤充满太多阻力。
比起鸭煲这种“硬”菜,
鸭汁面将煲的精髓和面的劲道结合,
只要一碗面的功夫,
就能品尝到整锅鸭煲的灵魂所在,
这一口,成为了人们走进弄堂的动力。
(向左滑动)
在黄岩的街头巷尾,
每一抹烟火前人头攒动的日常味道,
都是在街巷弄堂流传了百年的工艺。
味觉早已不局限于三餐,
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连接着我们与黄岩的传统、过去。
编辑 | 在望
摄影 | 其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