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头版 | 南宁埌西夜市——最是烟火抚人心

1月2日《广西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南宁埌西夜市——最是烟火抚人心》,通过记者的笔触与镜头,记录烟火人生里平凡者的故事,体味城市发展背后激昂的精神力量。


图片

报纸版面截图



2024年12月31日傍晚时分,当天边一抹夕阳渐渐隐去,南宁埌西夜市开始“苏醒”。南宁酸嘢、老友粉、卷筒粉等地域美食、网红小吃,撩动味蕾、牵住乡愁。


跨年迎新,各路“吃货”寻着香味,汇入升腾的城市烟火气中。


部分素材由南宁市融媒体中心提供。剪辑:广西日报 见习记者 陈可夫


“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摊。”眼前,这家酸嘢摊前面,排成了一条10米长龙。


芒果、西瓜、萝卜、菠萝切成丁,黄的、红的、白的、橙的,撒上一把辣椒盐,酸、甜、咸、辣的味道,令人欲罢不能。


“前面还有十个人,准备到我们了。”排队的工夫,市民钟欣刷着手机应用,浏览店铺点评,还不忘安抚不耐烦的闺蜜。


埌西夜市位于青秀区金洲路东一巷,紧邻地铁站出口,是南宁市民喜爱打卡的宵夜美食街之一。


旧时南湖被称为“埌”,旁边的村子因此得名埌边村。1965年,埌边村分为埌东和埌西。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埌西村一带融入中心城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市民。


图片

熙熙攘攘的埌西夜市。廖维 摄


有人的地方,必有美食的江湖。埌西市场周边各支路,来了不少流动美食摊点。当地一边整治乱摆卖现象,一边引导夜经济发展。2024年4月,青秀区引进专业管理和运营公司,设立埌西夜市街。一个月后,埌西夜市焕新开放。


在3500平方米的街道上,入驻店铺185家。此时,市集摊位和档口井然有序,灯火通明。店家的揽客声、顾客的交流声、扫码付款的提示音等,汇聚成了抚慰人心的“交响曲”。


图片

南宁市埌西夜市,美食摊位上坐满了顾客。廖维 摄


即便只有烤排骨和烤牛肉两个品类,顺记蜜汁烤排骨店依然是埌西夜市的“排队王”之一。“夜市规范管理后,大家都喜欢来这里逛逛,生意更火了,周末一晚能卖两三百串。”店主朱宁说,他的手艺是上一辈传下来的,这份味道已经在埌西飘香了20多年。


新市民来自五湖四海,埌西夜市的风味也兼顾南北。烤猪蹄、紫苏鸭腿、舒芙蕾也是夜市里的流量担当。


一辆由餐车改造成的烧烤摊,搅动起了钟欣和闺蜜的食欲。烤盘上的猪蹄被反复翻转,辣椒粉、孜然粉在霓虹灯下扬起,香气渗透油脂。


摊主林国鸿是一名退伍军人。2024年7月,他通过挖掘南宁本地丰富的香料资源,开始以爆烤猪蹄为业。


“假蒌、茉莉花和紫苏,搭配上香辣蘸料,烤出多种口味的猪蹄,深受食客的欢迎。”林国鸿说,餐车虽小,也是一间门面、一份事业。


而现在,林国鸿已在城中觅得一处200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打造“中央厨房”,解决食材配送难题。又一个品牌连锁的“种子”在埌西夜市萌芽。


夜市的长巷里,蕴藏着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哲学——看似暗黑的食材搭配,实则无与伦比。


有人说南宁是一座被严重低估的城市,包括这些被人忽略的美食文化与地道风味;有人说南宁是中国最能“熬夜”的城市,也许是人们与这生生不息的烟火难舍难分。


图片

廖维 摄

图片

资料图片:2024年夏季,南宁市埌西夜市迎来大量客流,现场人气火爆,夜市各摊位前人头攒动,许多小摊前都排着长队,十分热闹。通讯员 胡雁 摄


身处闹市商圈,埌西夜市每天从傍晚6时开市,营业至次日凌晨2时。如何满足消费者、店主、周边居民不同的需求?


“夜市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设施规范、人员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埌西夜市运营企业管理人员王翔介绍说。这几天,王翔正忙着收集商户的材料,统一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食品摊贩备案卡”。


熙熙攘攘的夜市,抚慰着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人,它让人们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和美好。在南宁,还有很多像埌西一样火遍全网的夜市,如平西、建政路、西关等等,也都是各路游客们慕名打卡的南宁美食胜地。


南宁这座城市也一样,它以自己的开放包容,激发无限可能,不断给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 | 广西日报 青秀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 陆钟胜
校对 | 余福晓
责编 | 罗章
编审 | 方永针
出品 | 青秀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