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同样需要学历“松绑”

图片

□陈奇(井冈山大学)

最近,两则关于名校生择业的新闻引发热议。一是江苏苏州中学招聘10名清北毕业生当教师,二是90后清华女硕士在南翔技校学炒菜。随之而来的舆论争议声中,既有认同名校生择业自由的声音,同样也不乏大材小用、不务正业、浪费学历等声音。

尽管类似的新闻早已算不上新鲜,但“名校生加普通工作”的组合依旧极具话题性。究其根本,在于名校生身份与普通工作之间的落差。说到底,公众对于名校生同样存在“刻板印象”。在公众的期待中,名校生天然与科研等高层次工作挂钩,应当从事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业,倘若从事的工作离普通人太近了,往往就要被归到“离经叛道”一列。事实上,名校生同样需要学历“松绑

将所有名校生都生硬地装入社会期待的筐中,其实是一种反向的“学历歧视”。对名校生从事普通工作进行指谪,与将普通院校学生拒之高层次工作门外,实质上并无区别。无非是装二者的筐有所不同,名校生被装在高层次工作的筐中,普通学生则被装在普通工作的筐中,但二者的本质都是被限制在筐内,都受到一种由学历带来的偏见,即“你就应该从事与你学历匹配的工作”。

虽然这种社会期待的初衷是好的,它致力于为名校生赋予更重大的社会责任,但也不可忽视其往往具有滞后性、理想化、符号化等局限。首先,这种社会期待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它大多只承认传统意义上有重大社会贡献的工作,而对于自媒体一类“非主流”工作却并不看好。例如当初红极一时的北大李雪琴,以及不少活跃在自媒体的名校生,往往逃不出“读了那么多书,最后干这些事”的诘问。然而实际上,每份工作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应简单进行比对,甚至是拉踩。

其次,在“名校生当如是也”的语境下,人们其实是把名校生当作一个理想化的符号,其中寄托着人们的想象和期待。然而名校生中同样人各有志,也面临着不同的现实情况。有的人可能确有一番雄心壮志,有的人也可能只图个稳定幸福,最终有的人走上了符合社会期待的道路,有的人则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走了另外的道路。我们只能说他们的选择不同,而不应该强行分出高低,甚至为他们规划出既定的唯一道路。

在市场化自由就业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当中学教师,还是成为饭店厨师,或者是做个网红,这是所有人都拥有的择业自由。这种自由,既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争取,同样可以是由上而下的兼容。只要名校生能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热情,便不必为其提前扣上浪费学历的帽子。此外,只要名校生能在自己选择的领域认真耕耘,哪怕这个领域与他们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也只能说是“不务专业”,而不能说是不务正业。

此前,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成为热梗,用来表示当今大学生在接受过更多教育后,不愿意放下身段从事普通工作的心态。对此,舆论的主流声音在于劝大学生脚踏实地,不要陷入眼高手低的困境。而如今到了名校生这里,反倒见不得名校生沉下身段,从事一些看似普通的工作,而是要求他们必须“眼高手高”,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沉重包袱?对于这些不走“寻常路”的个别名校生,不妨也多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