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智嘉”)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
如果上市顺利,极智嘉将成为国内移动机器人本体第一股。
▍发展与制约
极智嘉成立于2015年2月,现可提供一系列AMR与AGV解决方案,旨在赋能仓储履约和工业搬运场景,在大幅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同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其主要解决方案包括:Geek+货架到人拣选解决方案、Geek+货箱到人拣选解决方案、Geek+托盘到人拣选解决方案、智能分拣解决方案、智能搬运解决方案。
据招股书信息,按2023年的收入计算,极智嘉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且已连续五年保持该领先地位,其项目覆盖零售、鞋服、医药、3PL、汽车、锂电、光伏、电子等行业,其服务客户包括西门子、顺丰、UPS、华晨宝马、特步、迪卡侬、波司登、永辉超市、唯品会等。
招股书显示,极智嘉创始人郑勇为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曾在德国留学,拥有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和亚琛工业大学生产工程双硕士学位。在创立极智嘉之前,郑勇曾在新天域资本负责投后管理以及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的投资研究,并曾在ABB、圣戈班等全球500强企业担任高管。2015年,郑勇与李洪波、刘凯、陈曦一起联合创办了极智嘉,其中李洪波、刘凯是郑勇的清华大学校友,陈曦则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极智嘉的投资者较多元,成立至今,极智嘉已经获得了来自华平投资、CPE源峰、纪源资本、云晖资本、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D1 Capital、祥峰中国、蚂蚁集团、火山石投资、鸿为资本、高榕创投、赛领资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摩根士丹利、B Capital、合肥国资、高信资本、清悦资本、伊利、海尔、农银资本、英特尔、中金资本、香港科技园公司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及产业方共计11轮的投资,包括4轮A轮、2轮B轮、2轮C轮、2轮D轮、1轮E轮融资,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较深。
2021年,极智嘉已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还获得了巨头的投资,2021年5月,极智嘉曾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A股上市辅导协议,但2024年10月终止了上市辅导协议,转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有消息称,2021年至2022年,极智嘉曾与部分投资方约定,若2024年12月31日前,公司未完成合资格IPO动作,或公司违反应尽义务,公司发生侵权行为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极智嘉需要退还资金。2024年12月,极智嘉与投资方订立补充协议,所有享有特殊权利的股东,所有已授股东特殊权利将于公司首次向联交所提交招股书日期前一日中止,但唯独赎回权除外。若极智嘉的IPO申请被撤回或否决,抑或是该公司在提交招股书后18个月仍未完成IPO,中止的赎回权就会恢复,届时极智嘉将面临高额的股份赎回。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极智嘉的赎回负债分别为35.24亿元、57.15亿元、63.63亿元及67.02亿元。截至2024年10月31日,极智嘉的赎回负债又增至约69.2亿元。
由于上市时间紧迫,招股书中还有部分尴尬的内容被媒体指出。例如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以2023年的收入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最广泛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范围,多种解决方案都是由极智嘉科技作为全球首家公司所提供。但是招股说明书又写到,为了灼识咨询就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及全球AMR市场的研究报告,极智嘉科技向灼识咨询支付了56万元
目前,虽然宣布冲击港股,但如何能在正式上市之前理清与众多投资者、媒体的关系,仍然考验着极智嘉决策者的智慧。
▍亏损的背后
财务数据方面,极智嘉近年来总收入稳步增长,但极智嘉仍深陷亏损巨涡中,三年半亏超40亿元,亏损远高于多年来的融资额,高企的银行贷款也超过了当前账上所持资金。部分媒体认为,这个估值150亿元的亏损独角兽或亟须通过上市融资,解决资金需求及债务问题。
2021年至2023年,极智嘉的订单量分别为15.90亿元、19.96亿元和26.94亿元;总收入分别为7.90亿元、14.52亿元和21.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7%,远高于全球整体AMR市场36.0%的复合年增长率。其中,2021年至2023年,极智嘉核心业务AMR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75亿元、12.47亿元和21.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2.3%。今年上半年,极智嘉的订单量为13.53亿元,2023年同期则为10.37亿元,增长较为明显。
但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极智嘉的经调整EBITDA分别为-6.72亿元、-6.74亿元、-3.39亿元和-1.58亿元,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前六个月,极智嘉的经调整净亏损率分别为96.7%、56.1%、20.7%和24.8%。这一趋势表明,虽然公司的运营效率正在不断提高,并且其可扩展性也有所改变,亏损呈大幅收窄趋势,但依然并没有赚钱。
极智嘉对此表示,这是“战略性亏损”的表现,亏损状态反映了其在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将业务扩张及创新放在首位的战略决策。该公司称,面对激烈的竞争,公司需要在从研发到销售及营销等领域进行大量投资。该公司宣称,将短期亏损视为必要的战略投资,并预计其将产生可观的长期回报,同时为未来的盈利能力奠定基础,“预期于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
但是有部分媒体指出,费用支出或才是其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因为报告期间极智嘉科技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3.49亿元、4.56亿元、5.09亿元、2.30亿元;行政开支分别为1.73亿元、2.21亿元、2.64亿元、0.88亿元,近年来明显增长,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合计占比在40%左右,已经超过了毛利率的合理覆盖空间。
而且与销售、管理费用与收入规模增长保持同步表现之外,极智嘉科技的研发开支却明显减少,2021-2024上半年,极智嘉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3.40亿元、4.37亿元、3.80亿元、1.33亿元,伴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研发开支却明显缩减,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3.0%、30.1%、17.7%、17.0%,减少研发从而使得账面亏损表现有所收窄。
招股书显示,即便仍陷入亏损旋涡,但极智嘉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依然主要用于研发及产品迭代,同时部分用于销售及服务网络扩张、供应链发展、数字化管理、数据安全及网络安全,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对极智嘉来说,其依然寄托于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在智能仓储领域持续发力,并进一步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加强在全球智能仓储市场的领军地位。
▍出海的先机
极智嘉的优势在于较早的全球化运营,2023年—2024年,国内移动机器人行业陷入内卷,移动机器人价格一降再降,在国内企业还在因价格战而被迫卷入出海大势之时,近年来,极智嘉积极践行全球化战略,并取得一定成功。
招股说明书显示,早从2022年起,极智嘉就已经有70%以上的总收入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市场。截至2024年6月30日,极智嘉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40个服务站点和服务合作伙伴站点、12个备件中心以及超过290名工程师,拥有强大的研发及生产服务能力。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极智嘉为约770家位处不同地理区域和行业领域的终端客户提供服务,包括约60家《财富》500强企业;截至同日,极智嘉已向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约46000台AMR。2023年,极智嘉的客户复购率约70%。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极智嘉招股书,2021—2024年上半年,极智嘉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0.2%、17.7%、30.8%、32.1%。同期,极智嘉大陆以外市场的毛利率分别为38.7% 、42% 、46.4%、40.8%。显然,海外市场的盈利表现更为可观,如果能继续保持对这部分市场的开拓,极智嘉将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各期总收入的比例为30.4%、30.8%、45.3%和55.8%,这表明极智嘉愈发依赖大客户。但是极智嘉表示,他们所服务的许多客户是大型跨国公司,这些公司自身也拥有大量开发资源,可以独立或与其他公司合作获得或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因此极智嘉无法保证自己的AMR方案被这些公司选择。
此外存货周转天数在数百天、没有自身“造血”能力、竞争压力大等问题,这也给极智嘉未来的发展再增添一些不确定性。在产能上,目前,极智嘉分别在南京、合肥设置了产能,其中,南京生产基地负责所有AMR型号的生产,合肥产能尚处于试运营阶段,未开始正式生产。截至今年上半年,极智嘉南京生产基地的产能为11250台,产能利用率为84.3%,并没有扩产和新建产能计划,因为极智嘉近年来存货周转天数达到数百天,2022年以来分别为293.54天、288.25天、424.53天,已经反映出一定存货滞销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AMR赛道较新,如库卡等传统工业机器人逐渐瞄准AMR,京东等大型物流集团企业自研AMR机器人等,都在加剧这一赛道的拥挤。此次上市前夕,极智嘉已经与最大同行海柔创新“握手言和”,两家公司曾在专利方面进行侵权互诉,至今已缠斗多年,相关诉讼多达11起。
▍结语与未来
2025年,面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同行的竞争压力,都可能对极智嘉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这意味着极智嘉的IPO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
极智嘉能否成功登陆港交所,并最终打破亏损僵局,将取决于极智嘉能否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同时,极智嘉或许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运营能力,才能提升海内外自身产品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