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20世纪80年代,我多次见到埃及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有一次在开罗见到他时,他饶有风趣地对我们说:“别忘了我们埃及有句名言:喝了尼罗河的水,你还要再来。”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1928年5月4日-2020年2月25日),前任埃及总统、副总统、总理,退役空军上将。
自从1965年我第一次到埃及喝了尼罗河水,后来不知多少次又到埃及。1999年9月,我即将结束中国驻也门大使转任中国驻叙利亚大使之际,再次到埃及,出席我驻西亚北非地区23位使节和外交部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在开罗召开的该地区使节会议,共商世纪之交该地区形势与工作。
会议期间,中国驻埃及使馆安排我们乘法老船夜游尼罗河,观赏开罗夜景和东方舞表演。我信手写下一诗如下:
开罗畅饮尼罗水,
纵论西亚与北非。
不辱使命中华志,
有所不为有所为。
我对尼罗河情有独钟,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每当我回想起在尼罗河畔度过的日日夜夜,记忆的荧光屏上就显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风情图画。尼罗河那碧江盈盈的秀丽风光,尼罗河两岸那充满神秘色彩的胜迹遗风,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使我对尼罗河产生了眷恋之情。
清晨的尼罗河
我国伟大诗人李白曾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千古绝句。尼罗河下游的埃及诗圣艾哈迈德·肖基也写下“尼罗之水自天降”的不朽诗篇。每当我忆及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时,便不由地想到尼罗河的那段自述:
我与天地同庚,
像宇宙一样壮丽;
我辽阔、美丽,历史悠久,
像诗歌一样引人入胜。
前人曾这样描绘尼罗河畔奇妙的景色:“在河谷的土地上,到处是绿油油的青草、金闪闪的谷穗、红艳艳的葡萄。这是夹在两片灼人的沙漠之间的一个水流不断、花果丛生的人间天堂。”
乘船游览尼罗河的最佳时令当数春季。在这个季节里,尼罗河清幽恬静、明澈如镜。我曾不止一次地春游尼罗河,每每产生如在画中游之感。
每次泛舟尼罗河上,我都喜欢站在甲板上,如痴如醉地观赏这一大自然的杰作。这时,尼罗河的旖旎风光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
晨光洒落在尼罗河两岸
画卷的第一层是秀水潆洄的尼罗河河面。明媚的春光照射在宽阔的水面上,把河水染得斑驳陆离、波纹若绫。游艇驶过,荡起一圈圈涟漪,宛如一条条洁白的素绢在水面飘动。
画卷的第二层是岸边大片丛生的芦苇和参差不齐的树木。这些植物由于喝足了尼罗河水,又吸收了充足的阳光,绿得醉人。它就像碧绿的天鹅绒一般,倒映在翡翠般的河水中,呈现出海市蜃楼般的情景。
画卷的第三层是绿树遮掩下的河岸公路。柏油马路上车马如潮,各种卡车、轿车、人力车、兽力车、拖拉机川流不息,熙熙攘攘。河岸公路的躁动与大河河面的恬静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两个世界,但又构成一个整体。
画卷的第四层是两岸大片农田。田里的农作物翠绿欲滴,树上的果实压满枝头,田埂上鲜花娇嫩艳丽。这恰似一条五彩缤纷的阿拉伯地毯,又好似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韵味无穷。
河岸两边的房子
画卷的第五层是依稀可见的村落农舍和缕缕炊烟。那是埃及农民世代生活的地方。田里的农民有的仍在从事手工劳动,有的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不少农村盖起幢幢楼房,高入云天的烟囱是现代化厂房的象征。
这是尼罗河畔的农家乐,它既体现了几千年来埃及农村传统的古朴,又意味着埃及农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我把视线移向前方,河中艘艘游艇、点点渔舟历历在目,出现了百舸争流的画面。纵目远望,只见碧空如洗、丽日当空、巨河缓流。我自然忆起韩愈的“江作青罗带”的诗句,尼罗河就像一条玉带向前延伸。
我置身在这如画的情景中,眼前绿水连着蓝天,蓝天连着绿水,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我不由想起了白居易在《忆江南》那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此时,阵阵柔风迎面拂来,送来了尼罗河水清新湿润的空气,也送来了岸边田野里泥土散发的芳香。它就像甘醇的美酒,令人陶醉。
在尼罗河中游览,我很自然地想到了莲花。阿拉伯人把莲花称为“尼罗河新娘”,埃及人把莲花作为国花。
埃及人对莲花情有独钟
相传很久以前,尼罗河曾是莲花的故乡。那时,在尼罗河两岸大片土地上,到处都生长着亭亭玉立的莲花。每年尼罗河水泛滥之际,便是莲花盛开之时。在这个莲花王国里,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色。
描绘莲花的墓壁浮雕图案 (图源:Pierre Montet, Eternal Egypt)
尼罗河畔的莲花品种繁多,主要有红、白、蓝三个品种。红莲花是公元前525年由印度经海湾传入埃及的,被称为“尼罗河的红白荷花”或“埃及蚕豆花”。现在,这种红莲花已不多见。
“尼罗新娘”的杰出代表要数白莲花,人们又称它为“百合花”或“香翘摇”。每当夏季来临,在密密层层的绿叶中间,绽开着硕大的花朵。这种花白中透红,妩媚嫣润,宛如下凡的仙女,又似出浴的美人。它既有婀娜多姿的容态,又具傲视污泥的节操,备受人们赞美。早在金字塔问世之前,尼罗河两岸就长满这种白莲花。
埃及蓝莲(图源:维基百科)
蓝莲花被称为“阿拉伯的睡莲”或“木甘兰”。这种莲花也开得鲜艳夺目,多姿多彩。昔日尼罗河畔一望无际的莲花世界已不复存在,但在埃及植物园中和一些大公园里,仍可看到这些莲花的后裔。
夜游尼罗河别有一番情趣。一走进游艇,便可听到乐声阵阵、舞曲频频。特聘的舞女伴着舞曲和手鼓翩翩起舞,舞姿优美多变,节奏明快而又强烈,给人以美的感受。
欣赏完东方舞后,登上甲板观看夜景,又是一大乐趣。这时,满天繁星眨着眼睛,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洒下满地银辉。整个开罗一片通明,万家灯火斑驳陆离、交相辉映,犹如满天繁星坠落。尼罗河带着这明月、繁星和灯火的倒影缓缓流去。
如果有机会沿江而上,便可领略到尼罗河中上游的美丽风光。尼罗河全长670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二大河,流经9个非洲国家。它有东、西两条上源河流,西源长,称为“白尼罗河”;东源短,称为“青尼罗河”。
尼罗河西源源头为维多利亚湖。这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有卡盖拉河、马拉河等注入,湖岸曲折,良港遍布,风景优美。湖水从此口流出处形成里本瀑布,为白尼罗河水源。
白尼罗河长2900公里,流经地区群山重叠,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滔滔河水绕行其间,形成一些大瀑布。白尼罗河流经地区最大的默奇森瀑布高达40米,气势磅礴,非常壮观。
白尼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瀑布
此河上游雨量分配均匀,且有许多蓄水湖可以调节水量。当它在流经以苏德沼泽区为中心的大片沼泽地带时,流速减缓,大量杂质沉淀河床,河水纯净而呈白色,故这条河被称为“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上的森纳尔水坝
尼罗河东源为青尼罗河,又称“阿巴伊河”,全长1700公里。出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这条河虽然短一些,但由于上游夏季雨量充沛而又集中,为尼罗河提供了6/7的水源。它流经的地区多岩质,河水呈湛蓝色,故被称为“青尼罗河”。
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为喀土穆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青、白尼罗河汇合于苏丹首都喀土穆。两河汇合处的河水各呈原色,并不相混,平行地向前奔驰。它犹如两条颜色迥然不同的彩带,平铺在一起向前飘动,景色宜人,堪称世界一大奇观。
喀土穆坐落在青、白尼罗河的汇合处,看上去与象鼻子的轮廓相似,人们便称它为“象鼻子城”,喀土穆在阿拉伯语中便是“象鼻子”之意。
从喀土穆到尼罗河入海口,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尼罗河的敬慕感激之情。
数千年来,埃及人一直对尼罗河顶礼膜拜。在法老时代,古埃及人把尼罗河称为造物主和太阳神。每年尼罗河泛滥期,人们便选一美女抛入河中,作为尼罗河新娘。尽管后来模特儿代替了真人,但“尼罗河娶妇”的风俗却一直延续下来,它已成为埃及农民一个盛大的节日。
每年8月尼罗河娶妇之夜,“新娘”下河处呈现一派热烈场面。这时,河岸上灯火齐明,如同白昼。空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
2021年1月1日零点过后在埃及开罗拍摄的烟花表演。(图源:新华社)
人们最大的兴趣是观看烟火。埃及的烟火别具特色,有的像束束鲜花,有的像串串星斗,有的条幅上绘有尼罗河图案,有的图案中画有埃及国旗。尼罗河上空被五颜六色的烟火照得一片通红,尼罗河岸边人群沸腾。人们敲锣打鼓、鸣放礼炮,乐队演奏各种乐曲,着饰艳丽的妇女发出阵阵“惹惹”声。有些人兴趣盎然,翩翩起舞。人们尽情地唱啊、跳啊、笑啊,把全部感情都献给了尼罗河。
的确,对埃及人民来说,尼罗河是条恩泽之河,是条神圣的母亲河,埃及具有7000年历史的文明就发源于尼罗河畔。这里的名胜古迹瑰奇绚丽,历史文物洋洋大观。
2400多年前,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5年)曾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尼罗河哺育了创造奇迹的人民。
古老的苏美尔文字也是象形的表词文字。也成为“楔形文字”,由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1世纪左右(5000多年前)所创,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数千年来,尼罗河两岸人民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宝贵贡献。古埃及人民发明创造了象形文字、复合拼音文字、数学、几何、天文、历法、医学、水利学、雕刻艺术,在生产技术、土木建筑技术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阿斯旺高坝
20世纪中叶,埃及人民在尼罗河上建造了阿斯旺高坝,这是一项名垂青史的巨大工程。高坝工程从1960年1月9日破土动工,到1970年7月23日宣布竣工,历时10年。整个工程使用建筑材料4300万立方米,其体积相当于开罗附近大金字塔的17倍。
它由主坝、溢洪道和发电站三部分组成,主坝全长3600米,坝基宽80米,坝顶宽40米,坝高111米,是世界七大水坝之一。
高坝围水形成一个大水库,长达500公里,宽10公里,总面积为5000平方公里,设计蓄水量为1570亿立方米。高坝和大水库在溢洪、灌溉、发电、养鱼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赞扬“阿斯旺水坝宏伟的建设工程体现了埃及人民改造大自然、变沙漠为良田的雄心壮志”。阿斯旺水坝被评为20世纪最宏伟的世界十大工程之一。
1982年12月,我曾到阿斯旺高坝参观,写诗一首如下:
高坝耸云间,
尼罗截断,
浑然一体景壮观。
改造自然梦今圆,
人定胜天。
湖面荡渔船。
溢洪发电,
苍茫沙漠变良田。
世纪工程垂青史,
恩泽万年。
埃及和非洲人对尼罗河的恩泽感激不尽,世世代代歌颂它。2500多年前,埃及农民在引尼罗河水灌溉农田时曾唱着这样一首民歌:
尼罗河水清又甜,
两岸青葱,
波光潋滟,
美哉幸福河,
人间好乐园。
20世纪埃及现代诗人伊斯梅尔·萨布里也写下一首赞美尼罗河的诗:
滔滔尼罗长又宽,
绿荫夹岸,
大树遮天。
溪流萦绕自天降,
风吹更增艳。
- END -
出处 | 《大使的四十年中东情》(2005年1月出版)
本文作者 | 时延春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