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红楼隐翠 桂雨沁心——上海师大建筑的老故事》,内心自是欣喜不已。
我和此书的编著者很熟悉,陆建非老师是1978年考入我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又当上了教授和校党委书记,至今校龄达47年。洪玲老师是1998年考入我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在学校档案馆工作,现任编研室主任,校龄也有27年了。
《红楼隐翠 桂雨沁心——上海师大建筑的老故事》
上海师大人心中的地标建筑——第一教学大楼
八年前,也就是2016年,陆老师与另一位青年教师尹玲玲合作,为我任责编的《上海师大报》副刊撰写了第一篇有关介绍上海师大建筑身世的文章《师大人心中的地标建筑——“一教”》,当时我就觉得这样的文章选题独特新颖,且可读性、趣味性强,还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文章见报后,果然反响很好。于是,副刊新栏目“师大建筑故事”应运而生。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陆老师带领一些青年教师,怀着对母校的挚爱,连续不断地为校报副刊撰写了十多篇讲述师大建筑前世今生的文章。由于校报副刊容量有限,往往无法刊登全文,在对文字进行编辑、删减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削足适履”之憾。为此,我曾建议陆老师一方面可以将原文不加删减地在学校微信公号上发表,让大家一睹全貌;另一方面,最理想的结果是文章日积月累后结集成书,形成一部具有独特史料价值的校史参考书,这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现在,当年的设想终于成为现实,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而且还是在母校七十华诞之际面世,岂不可喜可贺?
20世纪90年代的“小红楼”
上海师大人亲切地称这栋楼为“小红楼”
这是我校迄今第一部以徐汇校区主要建筑为叙述对象,从不同角度挖掘校园建筑及其背后的老故事的主题书籍。该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岁月淬炼 土木风骨”是全书的主干部分,占有的篇幅最大,18篇文章一一描述了校园主要的实体建筑,凸显地标性或标志性,重点叙述了这些建筑的建造背景、建筑特点、设计风格以及赏析要点,其中有关建筑背后发生的故事尤其引人入胜。
南大楼旧景(摄于20世纪50年代末)
20世纪50年代末的岑溪路10号
比如开首之文《桂林路100号校门,梦想从这里出发》,对学校校门的变迁娓娓道来,从最早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虹口区西体育会路441号“由两根竹竿擎起一块写着‘欢迎同学们来校学习’的匾额,匾额上方立着五枚五角星,每枚五角星上又各塑一只振翅高飞的燕子”,到“上海师范学院”漕河泾岑溪路10号“左右各一根用砖砌成的门柱,中间是两扇铁丝门”、桂林路10号“用毛竹建了一座朝北的拱形门楼”“门洞里的毛竹、铁丝等材料裸露在外,一览无遗”,再到如今桂林路100号正门,“校门朝东,呈典型的‘门’字结构,高约10米,宽约30米,以米黄色花岗岩贴面”“门两侧以白色立体菱形为构件排列装饰,门楣上以黑色大理石作底,镌有‘上海师范大学’几个鎏金大字”,所叙巨细无遗,有声有色,足见作者对来龙去脉的考证颇下功夫;加之一文多达三十多幅的配文图片,七十年历史沧桑跃然纸上。难怪该文首次在互联网上刊出后,点击率创下本市“高校网文当日点击率”的新高和最高。
桂林路100号校门,梦想从这里出发
校园中同一幢楼或同一处景点在不同的师大人的心目中会留下不一样的体悟,第二部分“心灵流淌 校园情愫”汇集的便是39位师生撰写的有关师大建筑、校园景色、周边环境的短文,这些文章虽然遴选自校刊等出版物,已经发表过,但至今读来仍让人感觉亲切,温馨;篇篇短文宛如手绘小品,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校园之美。
初建时的教苑楼全景
第三部分的“慧眼捕捉 师大印象”载体独特,视角新颖,3位校友以图志、剪纸、摄影等创作手法表达他们心中的母校印象,其中尤以“图志”用文言文写就的叙述文字最具特色,读来趣味盎然。
最后的附录部分虽然所占篇幅不大,但内含的信息量并不小,尤其是对校名及其书写体,以及校徽、校训、校标的沿革和变迁的考证和细察,可以看出编著者为掌握第一手史料,下了很大很深的功夫。
穿梭于东部和西部校园的学子们
上海师大的校名,其书写体从舒同题写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到现今的郭沫若体“上海师范大学”,已经历过多种字样的变化;不同时期的校徽,从简陋到精致,也让人不由地感叹时代的巨变;而学校的校训沿革,从1986年教代会期间提出的“严谨,求实,勤奋好学;文明,健康,为人师表”,到2000年改为“德才兼备、知行并进”,再到2004年五十周年校庆时正式发布、由著名书画家刘旦宅题书的“厚德、博学、求是、笃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不断提炼办学经验,将育人内涵熔铸于校训中的精神追求,而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披露了郭沫若手迹校名的来历。
人们眼里的神秘小楼——档案馆楼
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简化字总表》后,使用简化字便成了大势所趋,更换建校时使用繁体字校名的校牌便被提上议事日程。次年10月,校方写信给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恳请郭老拨冗题写校名,并特意提出“字体最好用简体行书”。郭沫若很快复信,用毛笔在信纸上写了两款校名字样,并在第二款右侧画了个圈。郭老所写的“上海师范学院”六个字既有魏碑宽博敦厚的字形特点,又有行书飞扬洒脱的气韵,动静有致,刚柔并济,充满了书卷气,以此作为校牌与学校的历史风骨非常吻合。1984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时,为继续保持郭老书迹,去掉了郭体原校名中的“院”字,加了个“大”字。2004年五十周年校庆时,又选取郭老手书的“中国科技大学”中的“大”“学”二字,组成了现在的校名字样。
最后,该书颇具特色的体例结构也值得一说,从中亦可窥见编著者的匠心独运。
惊人一跳!1980年,何明新以2.10米的成绩打破上海市高校纪录
一是以文为主,配上大量的珍贵照片,使得全书图文并茂,在当今的“读图时代”为读者喜闻乐见。比如,第121页上有一张原上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乐山带头打扫卫生的黑白老照片,由衷地敬佩那个时代老领导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又如,第350页上的那张老照片,“惊人一跳!1980年,何明新以2.10米的成绩打破当时的上海高校跳高纪录”。尽管已经过去了44年,陆老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他说当时他也在现场观看,何同学是在简陋的煤渣地运动场上完成这一壮举的,引起上海高校的轰动。该书的编著者之一洪玲老师供职于学校档案馆,得天独厚的工作条件,让许多原本沉睡于档案馆库房里的珍贵老照片重见天日。屡经变迁的校门、“校园第一楼”一教、“文史楼”三教、“远东第一音乐厅”东部礼堂……这些建校初期矗立起来的“元老级”建筑,历经数十年风雨洗礼,在师大人的心目中早已成为母校的象征,校园的地标;而照片,尤其是首次公之于众的老照片,则直观、真实地反映了建筑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的文字叙述,配之以颇具历史沧桑感的珍贵老照片,犹如徐徐展开一幅斑斓的画卷,上海师大七十年风雨历程尽收眼底,彰显师大传统文脉和历史风骨。
素有“远东第一音乐厅”美誉的东部礼堂(摄于20世纪80年代)
二是以学校新老建筑故事为叙述主线,旁及校园、校名、校训、校徽、校标等的变化变迁,甚至还触及一些楼宇的曾用名、俗称、简称、昵称等的演变细节,辅之以学校师生或校友撰写的“在70年中的某个片刻对校园某个建筑、场域、景点等所产生的那些弥足珍贵的印象和感受”,使得主线的叙述更加丰满,极富立体感;而别具一格的剪纸、手绘、水粉画等其他各种艺术体裁的作品荟萃一书,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散落在书中的浅蓝色小贴士,以寥寥数语的旁白形式,传递师大人的“爆料”,鲜为人知,弥足珍贵。书籍的装帧淡雅清新,书名的题写颇具诗意和韵味。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以独特的气质彰显一所大学的文化与底蕴
文苑楼见证了上海师大文科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每一幢校园建筑都是有灵魂的。建校七十年来,师大的学子换了一茬又一茬,校园里的小树也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不变的则是校园的老建筑。那些曾经激发师大学子创作灵感、闪现创意火花或孕育学术思路的教学楼、科研楼,她们犹如慈祥的母亲,俯视着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走出校门,奔赴社会。而师大校园中的一楼一宇、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无不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炙热情感,他们对母校的眷恋,除了师长、同学,更有郁郁葱葱的校园,以及一幢幢或容颜依旧或重焕青春的校园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