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夜谈 | 徐旻:“血虚”和“贫血”是一回事吗?

“血虚”是中医的说法,“贫血”则是西医的说法,两者并不相同。

图片

经常有患者咨询,中医诊断为“血虚”证,但西医血常规检查结果,却不一定符合“贫血”的诊断标准(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这种现象是否矛盾,“血虚”和“贫血”究竟有什么区别,如何治疗干预。

西医的“血液”包括红、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贫血”是指红细胞减少,携带的氧气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器官的需求,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加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月经失调、头痛、耳鸣、思想不集中、易怒、低热等缺氧症状,与贫血发生速度、程度、患者耐受情况相关。

而中医中的“血”指循行于脉道中的赤色液体,具有营养和滋润功效,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点认识和西医的“血液”十分接近。但“血”除滋养作用外,还有养育心神、调节津液、平衡阴阳、抵御外邪等诸多功效,远远超出西医“血液”的功能。

“血虚”证表现为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多梦、心悸、言语低微、易外感且缠绵不愈等,涵盖但不局限于“贫血”的范畴。而且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气无形,血有质”“气血”相互维系,相互依存,共同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临床上“血虚”与“气虚”往往同时出现,表现为“气血不足”,即使没有“贫血”,也需要进行调治。

“贫血”是很多疾病共同的病理表现,由红细胞生成不足、破坏过多、丢失引起,西医需找到并消除病因,才能彻底治愈。不能见到贫血就考虑营养不良,一味补充大量蛋白质、红色食物,反而容易延误病情。

“虚则补之”,血虚则补。中医理论认为,“血虚”证治疗时“补益气血”需要同时进行,从补益脾肾入手。具体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

“气”“血”来源于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因此食疗对“气血不足”的患者尤为重要。首先要合理饮食,避免偏嗜损伤脾胃(肥甘厚味容易助湿生痰;过食生冷易损伤脾胃之阳,寒从内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最好的饮食结构是五谷杂粮为主,蔬菜作为补充,适当加一些肉类和水果,切忌盲目进补。

“五色入五脏”,根据补益脾肾理论,色黄者入脾,色黑者入肾、入阴分血分(血属阴),适当选取黄色(人参、甘草、黄芪)和黑色(熟地、黑芝麻、黄精、黑枣)食物或药材,比一味进补红色食物更能发挥补血的作用。中药不仅有五色,还有四气五味、部位、形状、质地、时间、地点等特性,具体的运用还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师根据个体辨证灵活选药。

(作者徐旻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文字编辑:钱卫

栏目编辑:史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