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失语症”引发网友关注。失语症究竟是何方神圣?它真的是一种病吗?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人精神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张少霞表示,失语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身体上的一种临床症状,在排除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等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情绪往往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这类由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症状,被称为“心理生理疾病”。简而言之,社会环境、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以及各种突发事件都可能给人们带来压力和冲突,当这些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时,身体就会以生病的方式发出“抗议”。
前不久,医院就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患者王女士,她因腹胀、恶心呕吐,吃不下东西等症状就医。一同前来的家人透露,王女士在多家大医院的消化内科治疗过,不到一年里住院了7次,但检查结果均显示基本无大问题,症状却反反复复未见好转,体重也噌噌地往下掉。王女士当时体重只有36kg,体重指数BMI值16.65kg/㎡。
经过进一步了解病情和完善检查,王女士被诊断为焦虑性抑郁症和神经性呕吐。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半个月后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胃肠道不适感消失,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王女士感慨地说:“我之前去过所有科室,就是没想到来精神心理科就诊。”
张少霞指出,像王女士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在心脏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或口腔科等科室,这类患者也不少见。他们往往在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后,才转到精神科就诊。这也提醒我们,对于反复出现的躯体症状,除了考虑器质性病变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69岁的陈阿婆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由于生活繁忙、经济压力大,她出现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随后各种身体不适也接踵而至:心慌心悸、食欲不振、失眠等让她苦不堪言。张少霞表示,这正是躯体形式障碍的表现。当情绪被压抑时,身体会表达出来。躯体形式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存在的躯体症状,并且往往伴随着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呼吸急促、出汗、胃肠道不适、疼痛、麻木感、无力感等。此外,患者还可能表现出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并且可能会反复发作。
张少霞提醒广大市民,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通常会反复就医,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症状和心理状况,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而言,也应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文 | 姚梓婷 许红
图 |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