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双圈”五年
重庆人?四川人?
一家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重庆、四川相向而行,同向发力,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双城故事。
1
一辆“重庆造”汽车,离不开四川产的配套产品。
四川宜宾,时代长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秒下线一个电芯。
重庆渝北,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总装车间,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迅速成型,电池正是四川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以来,得益于产业协同发展,川渝两地汽车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零部件配套体系更加完善,已建成我国第三大汽车产业集群,拥有45家整车企业和1600多家配套商,全国约20%的动力电池、10%的汽车实现“川渝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强劲的势头,也为川渝地区传统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020年9月,四川自贡高新区与重庆綦江工业园区共建自贡·綦江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作为石油钻采耐磨零件行业国内前三的企业,中兴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落户綦江的自贡企业。
“自贡的硬质合金产业有着传统优势,与‘中国西部齿轮城’綦江是天作之合。我们把工厂留在自贡,办公室和研发中心设在重庆。靠近市场发展,订单增加了不少。”该公司副总经理赵建涛介绍说,如今该企业研究的一项粉末冶金工艺创新技术已进入“小试”阶段。“用这项技术生产出来合金材料,非常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壳、齿轮转速箱壳的制造。对于未来,我们信心十足。”
中药新药创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技术攻关(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的生物医药版图上,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是重要一极。
医药健康是四川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也是重庆打造的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两地政府强力推动、业内企业专注研发,多项研究成果转化成惠及患者的高效产品,令行业瞩目。在近期公布的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上,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位列其中。
碘普罗胺注射液,辅助CT检测的造影剂。2022年,倍特药业生产的碘普罗胺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全国首例,也结束了该药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这款药物,原料药在成都高新区研发,在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进行中试及生产,从研发到成品制剂上市仅用了4年。”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院长黄浩喜博士说,“研发+生产”飞地合作平台,让企业实现了高效运转。
“研发+生产”飞地合作平台,是四川省生物医药开展“双飞地”模式的一个缩影。依托这一模式,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建立起了集药品分析检验、小试研究、中试放大生产全链条为一体的创新药物孵化中心,帮助企业拉快新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进度条”。
韩先生完成企业跨省迁移登记(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供图)
“只需在网上提交一次迁移申请,就能完成登记?”
川渝“云迁移”平台简便的程序,让办理企业跨省迁移登记的韩先生惊讶不已。
2024年12月10日,川渝两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推出川渝“云迁移”平台,“一次提交、一地受理、云上流转、无感落户”,通过平台,两地企业迁移申请人跑动次数从3次减至1次,办理时限从9个工作日缩至3个工作日。
跨省办事往返跑,曾是川渝两地群众迈不过的“坎儿”;如今,这个“坎儿”正在被打破。从身份证办理、社保办理,到异地就医、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川渝通办”事项已涵盖企业群众高频事项355项。
办事的便利性不断提升,交通的便捷度也在持续“加码”。
曾经的老成渝线限速是70公里每小时,成都到重庆得10个小时左右。从2015年12月时速300公里的成渝高铁正式通车,到2020年12月24日成渝高铁全面提速至350公里每小时,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两地间的时空距离缩短至62分钟。
“我常来成都出差,从成都东站到重庆沙坪坝站,坐高铁只需1个多小时。”重庆女孩侯雨岚是2024年从成都车站发出的第1亿名旅客,长期往返两地的她感慨,“这样的双城生活,让大家感觉就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