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候鸟组团“打卡”菜子湖

大皖新闻讯  冬日是菜子湖观鸟的最佳季节。近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安庆市宜秀区菜子湖探访时发现,数万只候鸟在此栖息繁殖,这里已经成为候鸟越冬的天堂。

重要索饵场地

菜子湖为安庆市九大通江湖泊之一,地处长江下游北岸。菜子湖水系是由菜子湖、白兔湖、嬉子湖3个彼此连通的湖泊组成。地形复杂,水网交织,形成水乡泽国的地貌景观。风光秀丽的菜子湖,一度是当地民众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母亲湖”。

如今,菜子湖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湖湿地鱼类有77种,鲤科鱼类比例为61%,绝对的优势科。底栖动物有38种,维管植物有52种,由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构成。

枯水期,菜子湖露出的大片滩涂和草洲吸引候鸟来此停歇、栖息,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收割后散落在田地里的稻谷,成为候鸟食物。

图片

候鸟菜子湖觅食

守卫湿地“精灵”

年过古稀的王三益是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姥山社区村民,因从小生活在菜子湖畔,他见惯了候鸟的南来北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围湖造田,渔民拦网养殖,投放化学饲料养鱼、捕杀候鸟、耕牛破坏湿地珍稀植物等现象严重。原有的湿地面积和叶茂繁盛的植物多样性逐年减少,湿地生物物种资源面临灭绝危险……人们亲眼目睹了家园的变化。

2010年初,王三益牵头组建了“安庆市菜子湖湿地生态保护协会”,并成立菜子湖湿地保护协会党支部,引导周边村民从“捕鸟人”成为“护鸟人”。这也是华东地区第一个由农民发起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协会的成立,得到了市、区两级林业和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协会会员由当初的60人发展到300余人,并具有法人资格、固定的活动场所、办事机构、完善的管理制度,成为一个从事湿地保护的非官方、非营利性的民间公益性社团组织。

为了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如今,菜子湖畔不仅建有湿地科普馆、湿地监测塔和空中监测无人机以及巡护车辆及船只等。还专门成立了巡护员队伍,坚持365天深入湖区一线开展湿地巡护预警。

图片

菜子湖护鸟人

安庆市菜子湖湿地保护协会成立后,建立了社区群众参与湿地保护工作的有效机制。

安庆市和宜秀区高度重视菜子湖湿地保护工作,将其纳入林长制、湖长制目标任务进行考核。2015年12月,安庆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启动试点建设。2019年7月,安庆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挂牌成立。2020年12月,试点建设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

目前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按照功能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

图片

菜子湖成候鸟越冬天堂

寒冬里观鸟热

菜子湖是当之无愧的候鸟天堂。据统计,当地出现过的鸟类共有142种,其中水鸟有7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1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鸟4种:东方白鹳白头鹤白鹤、黑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为8种。

菜子湖湿地作为“东南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园内有90种候鸟,每年10月份起,逐渐有近10万只候鸟来此越冬。

随着护鸟的“鸟爷”们越来越多,慢慢地,湿地开始恢复,各色物种在这里自然地繁衍生息着,候鸟们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跃舞争鸣。每到春节前后,就有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学生观摩、新婚合影、游人观光……人们纷至沓来,打破了以往“路上无行人,湖上无鸟音”的沉寂局面。

冬日是菜子湖观鸟的最佳季节,近日,记者来到菜子湖探访时发现,由于成群的候鸟来此越冬,停歇、栖息,使得冬日的菜子湖湿地景观格外优美,前来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

据安庆市林业局总工程师程海国介绍,近年来,安庆市高度重视湿地和水鸟保护工作,将湿地保护管理纳入林长制重点工作任务,建立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构建以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通讯员  蒋惠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