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用户体验设计(UX Design)已成为连接技术与用户的重要桥梁。这个行业以其创新性、创造性和对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的潜力而备受瞩目。然而,表面的光鲜背后,隐藏着行业内卷、工作实践的挑战和职业发展的多重困境。
近年来,用户体验设计行业凭借高薪、灵活的工作模式以及进入科技领域的便利性,吸引着众多人才满怀憧憬地投身其中。这一行业巧妙融合了艺术的创造力与商业的洞察力,让许多渴望摆脱传统枯燥工作的人趋之若鹜。
然而,当我们真正深入其中,却会发现这看似光鲜的行业背后,隐藏着诸多并不美好的现实。
一、背景:内卷的红海行业
首先是愈演愈烈的激烈竞争态势。疫情之后,大量人员转行,使得人才市场瞬间饱和,导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如今,若想在这一行谋得一职,仅仅具备专业能力远远不够,还需在堆积如山的优秀作品集和简历中脱颖而出,这成为设计师们面临的首要难题。而且,尽管设计行业推崇靠作品说话,不受拘束的灵活就业模式,但对于用户体验设计师来说,自由职业机会却十分有限,尤其在大厂主导的市场环境下,自由设计师不仅要精通用户体验设计,还需具备用户调研、品牌运营和多媒体设计等多方面技能,专业化路线愈发艰难,具备综合技能的通才反而更具竞争力。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设计师在入行初期有个心理准备,并进行自我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自身价值,避免因初期的挫折而气馁。深入研究不同领域设计的共通之处和独特性,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例如,借鉴网页设计的布局理念优化用户体验流程,运用品牌设计的情感传递方法增强用户与产品的情感连接。
二、工作实践中的困境
1. 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在学校里,学生们学习的用户体验设计流程往往是一套理想化、结构化的模式,项目推进似乎遵循着清晰的逻辑路径。然而,一旦进入职场,真实的工作场景却大相径庭。公司的实际运作要求设计师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因为不同项目的流程差异巨大,常常与教科书上的标准策略背道而驰。设计师必须迅速调整状态,在混乱无序的工作流程中找到方向,灵活性成为职场生存的关键技能。
我们首先要有个认知就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学会接受变化,学会理清变化的各种因素,不同的变化有不同的应对方式。甚至可以去预想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和规避。设计师要有强大的心理韧性,将每次项目视为一次独特的挑战,而非既定流程的重复劳动,是成长的机遇而非障碍。通过不断试错和总结,形成适合自己性格的打法。例如,采用敏捷设计思维,根据项目的实时反馈快速调整设计方向。借鉴国外互联网公司如谷歌的 “快速失败、快速学习” 原则,允许设计过程中出现小的失误,但要迅速从中吸取教训,调整方向。同时,加强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及时了解项目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确保设计流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在变化中保持高效与优质。
2. 设计环境的参差不齐
不同公司对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视程度和成熟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一些公司或项目组已经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牢牢植根,他们的设计成熟度较高;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者项目组不受重视,甚至对设计的价值缺乏基本认知。在设计成熟度低的工作中,设计师往往会价值感缺失,孤立无援,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与资源。比如,这类公司或项目通常不会将用户研究纳入设计流程,使得设计师两眼一抹黑,难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更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果。
面对困境,我们可以改变看事物的角度,认识到在困难环境中工作,也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宝贵机会,如果环境不友好,那就努力使其友好。设计师可以主动引入一些轻量级的用户研究方法,如 guerrilla user testing(游击式用户测试),利用公司内部的同事或身边的朋友作为测试对象,快速获取用户反馈,以弥补公司在这方面的不足。主动教育和引导团队,通过分享成功案例、行业趋势等方式,逐步提升公司对用户体验设计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例如,组织内部的设计工作坊,邀请团队成员参与简单的设计练习,让他们亲身体验用户体验设计的价值。在项目中,积极争取资源,与上级领导沟通明确设计目标和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对于因环境因素导致的困难及时反馈并寻求解决方案,逐步改善设计环境,为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 支持系统的缺失
许多公司未能为设计师提供完善的支持体系,期望他们能够凭借个人的力量独自攻克所有难题,完全自主地完成工作。对于少数能力超群、自带 “主角光环” 的设计师而言,这或许是一个能够充分展现个人才华、突破自我的舞台,但对于大多数设计师来说,缺乏指导和反馈的工作环境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设计决策过程中,设计师独自承担所有责任,却没有相应的支持系统辅助,这无疑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心理负担。
设计师首先要从心理上建立自信,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判断,同时保持谦逊,积极寻求外部的有益建议和信息。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网络,通过参加行业论坛、研讨会、在线学习社区等方式,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心得,获取多样化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关注行业内的知名设计师和专家,及时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建立自己的项目文档和知识库,记录设计过程中的决策依据、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便于后续项目的参考和借鉴,形成自我支持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4. 遗留问题的困扰
即便是那些在互联网上声名远扬、被视为行业标杆的企业,其内部设计系统也可能存在混乱的情况。设计师进入这样的公司后,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清理前任留下的 “烂摊子”,包括但不限于不规范的命名约定、前后矛盾的界面设计以及早已过时、却仍在勉强运行的工作流程等,更有甚者,会因领导和组织的变化,全部推翻重来。这使得设计师的工作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创新设计,还包括对旧有系统的梳理和优化,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
遇到这种情况,除了调整心情避免烦躁情绪。更要运用设计系统思维,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运用设计系统思维,对现有的混乱系统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找出核心问题和关键节点,然后制定一个系统性的优化方案。例如,对于混乱的命名约定,可以制定一套统一的命名规则,并通过代码审查和团队培训等方式逐步推广实施。采用迭代式的改进方法,将遗留问题分解为多个小的改进任务,按照优先级和重要性逐步解决,同时与相关团队成员及时沟通通气,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参考互联网项目管理工具如 Jira 的使用方法,对遗留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确保问题能够有条不紊地得到解决。同时,与团队成员和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协调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三、设计成果与职业发展的挑战
1. 设计价值的隐形与认可难题
与视觉设计能够直观地展示成果不同,用户体验设计的价值往往难以被直接 “看见”。设计师们虽然在幕后为提升用户体验做出了诸多努力,精心优化每一个交互环节、每一处用户界面,但由于这些成果是非视觉性的,往往隐藏在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很难获得外界的充分认可。更不要说被戏称为“画线框”“线框仔”“做按钮的”等完全无视体验设计的工作价值。因此,用户体验设计师必须学会在这看似无形的领域中 “显形”,具备良好的宣传和沟通能力,主动地向团队成员和客户展示自己的设计价值,否则很容易在这繁华的互联网世界中被忽视和遗忘。
2C的产品可以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了解他们关注的重点和痛点,通过设计满足用户潜意识中的期望,让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设计价值的认可度。向客户展示设计方案时,不仅仅展示设计的美观性,更要强调设计对用户留存率、转化率等业务指标的提升作用,让客户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设计的商业价值。
2B的产品运用数据可视化、用户故事讲述等方式,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制作热力图、漏斗图等可视化图表,直观地展示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路径和痛点区域,以及设计改进后的数据变化情况,将用户体验设计的成果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团队成员和客户。
2. 设计方案的不断变更
在大型组织的复杂架构下,设计作品需要经过多个团队的层层层层审核、修改和完善,这一过程每个团队都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而随着参与的团队和人员越来越多,最初的设计构想往往会在这漫长的传递过程中逐渐偏离原有的轨道,甚至变得面目全非。设计师必须学会坦然接受自己的创意在协作过程中被不断调整改的爸爸都不认识后又被打回第一稿的现实,适应这种变化并在其中找到平衡,是对设计师心态和专业能力的双重考验。
设计师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设计方案分解成多个独立的模块,这样在面对方案变更时,能够更精准地定位和调整受影响的部分,而不是对整个设计进行大规模的推翻和重构。例如,在一个 APP 的界面设计中,将导航栏、内容区、操作按钮等设计成独立的模块,当某个模块需要修改时,只对该模块进行优化,而不影响其他部分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同时,建立明确的设计评审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个团队的修改意见都是基于用户需求和业务目标,避免随意性的变更,提高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3. 晋升领导角色的瓶颈
从高级设计师晋升为设计领导并非易事,与产品管理或工程等领域相比,设用户体验设计领导岗位所需的独特管理技能,而这恰恰是许多设计师在过往的职业生涯中未曾系统学习和掌握的领域。这种技能短板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 “玻璃天花板”,设计师们虽然能够清晰地看到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空间,却难以突破这层障碍,实现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在互联网公司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快速弥补这一技能缺口,成为了众多渴望晋升的设计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管理技能。可以通过参加领导力培训课程、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等方式,了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观察身边优秀的领导的行为和决策方式,学习他们的领导技巧和沟通方式,逐步培养自己的领导思维和气质。将设计思维运用到团队管理中。例如,在团队目标设定、任务分配和问题解决等方面,采用设计思维的方法,以用户(团队成员)为中心,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痛点和期望,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管理策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
4. 来自人工智能自动化的威胁
如今,许多入门级的用户体验设计任务,如简单的界面布局生成、基础的交互元素设计等,正逐渐被自动化工具所取代。虽然高级设计职位目前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这仍然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小型公司中,简单重复的设计任务更容易被自动化处理,设计师们不得不加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应对这一新兴威胁,保持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然而,人工智能并非仅仅是威胁,设计师可以巧妙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高效的数据分析和辅助设计。比如,智能设计软件能够快速生成多个设计草图或原型,帮助设计师从中筛选最优方案,再进行创意优化和个性化调整,从而大幅提高效率。此外,人工智能还能支持资源分配和进度管理,通过智能项目管理工具,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能力进行合理分工,使团队协作更加高效和精准。这样的技术应用,不仅节省了设计时间,还为设计师创造了更多专注于创新的机会。
结语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思考这个行业。
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工具和技术,将其融入到设计流程中,创造出更加智能化、沉浸式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坚守设计的本质,即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关注用户的情感体验,确保技术是为了提升人的生活质量而服务,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创新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在行业内外的复杂变化下,我们是否能够在追求效率与商业价值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用户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体验?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却值得每一位从业者深思与探索。或许,未来的用户体验设计将不再局限于屏幕和界面,而是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加个性化、无缝衔接的体验。也许,设计师们将扮演更加多元化的角色,不仅是美学的创造者,更是用户生活的引导者和改善者。你认为未来的用户体验设计将如何演变?是会出现全新的设计范式,还是在现有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拓展?是会更加注重技术的驱动,还是回归到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欢迎分享你的看法,与我们一起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中不断前行,共同塑造用户体验设计的未来。
本文由 @HMI怡伶设计心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