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杭教
2024年5月29日,临近杭州市富阳区千年古湿地阳陂湖景区的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迎来了一棵特殊的香樟树。这棵原本种在杭州二中滨江校区、直径45厘米的香樟树,被移植到这里。杭二中的四任校长一同为它培土、浇水,期待它在富春大地汲取养分,开枝散叶,将杭州二中教育的理念与文脉传承,为二中富春的学生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共绘教育之富春山居图。
2024年投入使用的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是杭州市属高中名校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新优质样本之一。
杭州的名校、名师们,正在跨越山海,抹平城乡教育差距。
在“教育共富”的目标下,杭州市教育局围绕“西部补短提升”重大决策部署,系统谋划完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办学资源共建共享、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农村学校“提、撤、并”、农村学生健康成长“新四项工程”,促进西部区、县(市)教育公共服务全面提质,让教育共富变得落地有声。
向西部区县持续辐射名校资源
深耕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2024年9月,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迎来了首届14个班684名新生。
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学校同时面向杭州主城区和富阳区招生,共享杭州二中教育集团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资深奥赛金牌教练和特级教师,通过师资共育、竞赛共训、教学共研等方式实行集团一体化管理。
同时投入使用的还有坐落于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旁的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
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学校面向主城区和桐庐县招收14个班级,汇聚了一支由优秀骨干教师及985高校硕博毕业生组成的师资队伍,更有学军中学本部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和教师加盟。学校还拥有完整的学科竞赛队伍,与学军中学教育集团各校区实行竞赛一体化培养。
作为杭州市属高中名校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新优质样本,2024年杭州共有3所市、区(县)合作共建高中投用,其中2所布点在西部区、县(市),再加上通过推动西部当地高中加入市属高中名校集团,目前跨层级集团化办学已覆盖西部区县(市)所有公办普通高中,为更多农村学子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机会。
在义务教育阶段,2024年杭州市面向西部区、县(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增51个跨区域城乡教共体。目前,跨区域城乡教共体已覆盖西部区、县(市)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师徒结对、跟岗锻炼、集体教研、同步课堂等多种路径机制,推动教共体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发展。
优质师资是高质量办学必不可少的支撑要素。杭州自2022年启动“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选派110名城区优秀教师分赴临安、桐庐、淳安、建德,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2024年秋季学期起升级扩面,教育对口服务范围从西部4区、县(市)扩大至5区、县(市),服务周期从2年延长为3年。新一批支教团队110人已全员到位,正在为38所西部中小学开展全职服务。
名师乡村工作室赋能
多举措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这是“吕桐军乡村名师工作室”成立的第10年。
吕桐军亲自上公开课,将教育前沿的最新成果分享给学员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5年,浙江省特级教师吕桐军领衔主持乡村名师工作室,采用“名师引领、主题研修、专题指导、课题统领、学员互助、自主突破、网络互动、展示激励”八项指导策略培养学员。吕老师亲自上公开课,展示、研讨,将教育前沿的最新成果分享给学员们,给当地老师们更多能量。工作室学员迅速成长起来,多位学员被评为市、县教坛新秀,论文、公开课等在省市县获奖。
近年来,杭州通过“名师乡村工作室”等路径,让名师走进乡村学校,带学员,上讲台,带动乡村教师成长,让乡村学校也“校校有名师”。徐慧红名师乡村工作室采取 “名师发力、专家助力、多方合力”举措,创建“1+X+N”教师培育模式,助推淳安当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金环名师乡村工作室以“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研究为抓手,构建了“学员互助、名园结对、名师共研”三维学习体验圈,助推建德市乡村教师的个性化成长。
目前,西部区、县(市)已设立市级名师乡村工作室155个,聘请了133名特级或正高级教师作为导师,骨干学员超过了2000名。2024年,导师们共开展讲座、示范课700多场,开展教科研活动近900次,受益教师近13000人次。
将“输血”变为“造血”,杭州还推进多措施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提升西部教育软实力。比如,组织西部区、县(市)85名农村教师赴主城区开展“浸入式”深度跟岗学习;积极利用开放大学等资源,支持西部区、县(市)农村教师在职提升学历,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2024年,报名参加专升本学历提升的西部农村教师有313名,预计2025年将再增加200名左右。
在首届杭州市中小学星级学科带头人评定工作中,西部区、县(市)共有533名学科骨干教师成为星级学科带头人。一支扎根西部、业务精湛的学科领军人才队伍正在逐步壮大。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助力每一个孩子阳光成长
2024年9月1日,杭州市淳安县威坪镇小学的开学典礼上,来自原鸠坑乡中心小学和宋村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步入他们的新学校,在签名墙上按下手印、签好名字。这是老校进行撤并后的41名学生在新校留下的第一个印记。
来自原鸠坑乡中心小学和宋村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步入淳安县威坪镇小学,在签名墙上按下手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小校微班”现象凸显。2024年,杭州以“高中向县域聚集、初中向中心镇聚集、小学向镇中心聚集”为主线,有序撤并17所农村学校。
在统筹做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调整的同时,杭州支持农村校舍提升改造。每年统筹安排市本级财政资金600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中小学老旧校舍整体修缮、改扩建以及校园食宿条件改善等。2024年,西部区、县(市)共9所学校实施提升改造工程,打造温馨校园。建德市李家中心小学原本的教学设施比较薄弱。学校进行改建提升后,孩子们不仅有了面积大、光照亮、设备先进的教室,并进入全新的实验室、机器人教室、眼视力训练室等新型学习空间探索,获得了成长的极大助力。
建德市李家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焕然一新的教室上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除此以外,市政府还统筹安排西部补短资金1.7亿元,专项用于支持西部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建设中的淳安县第三中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冬日,寒意阵阵,千岛湖畔的淳安县第三中学校园里却一派热火朝天。2024年,市财政专项提供7000万元资金,支持学校建设。目前,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艺体楼等主体建筑已成型。“好漂亮的校园!”当地居民对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满怀期待。
建德市明珠小学改扩建工程也是市财政预留资金支持项目之一。
建德市明珠小学的创新实验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4年秋季开学,孩子们迎来焕然一新的校园:36个班学生同时就餐的食堂、崭新的跑道和足球场……改扩建后,学校新增学位540个,有效缓解教育资源紧张和学生就餐难问题。
2024年,杭州的“午休躺睡”频频上热搜,获得点赞一片。各校因地制宜,“一校一策”改善学生午休条件,在硬件上获得大力支持。西部区、县(市)实际增配躺睡设施设备17.04万套,占全市增配总数的39.91%,已实现义务教育段学校“午休躺睡”全覆盖。此外,西部区、县(市)共有64家中小学校“示范食堂”通过市县两级核验。2025年,还将进一步实施暖心寄宿、食宿提升行动,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空调、热水供应全覆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