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邑村的“防护堤”

图片

图片


隆冬时节,地处长江南岸的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蔬菜长廊依然绿意盎然,渔业基地一片碧波。镇纪委书记余祥元像往常一样进村对村集体“三资”情况开展监督。


“今年租金已经支付了,每亩还加了10元。”三湖渔业种业示范基地股东、承包人罗亨六说,基地从村里租赁1000亩江滩发展斑点叉尾鮰繁殖和鱼蛙共养,成为省级水产龙头企业和国家级水产良种场,一年给村里交了22万元的租金。


四邑村,因境内的四邑公堤而得名。北宋时期,长江“南岸渐淤高厚”,嘉鱼向朝廷请款,与江夏、咸宁、蒲圻民众修筑江堤。江堤保护四县利益,且系四县共同修防,故称四邑公堤。


千年来,四邑公堤守护长江安澜,为四邑人缓解洪涝灾害。而近些年,在四邑村,嘉鱼县纪委工作人员用心筑起一座抵御不正之风的“防护堤”。


四邑村江滩湖垸多,村集体土地和水域有3900余亩。以前,村组分包手续不规范不透明,加之少数村民强租多占,村集体一年租金收入只有10多万元,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前些年,县纪委监委开展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将四邑作为试点村,组织工作专班驻村,清理租赁合同、寻找问题症结,并通过屋场会、“村湾夜话”等活动收集村民意见。


“优先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不仅增加集体收入,还可以安排村民就业。”村党委书记邓志平在“村湾夜话”上的一席话,得到村民一致认可。村里以大宗土地资源招商,引进武汉天久集团、联乐集团等知名企业,发展渔业种业、观光旅游和蔬菜种植,小片土地则租赁给本村的种养大户。每亩土地价格根据地形位置条件各不相同,高的五六百,低的两三百。每一笔都经过公开竞标,每一笔都公开透明。


“27宗重新洽谈的租赁合同,一年给村集体带来117万元的收入,还安排300多人就业。”几年时间,在县、镇两级纪委的指导下,四邑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一老一小”工作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县、镇纪委民生领域的监督重点。去年,村里幸福食堂投入运营。先是实行“共享模式”,由村民自行买菜加工,但是餐厨设备没人管理,卫生环境脏乱差。后由村里接管,聘请专职厨师和保洁员各一名,可人员工资没着落,两个月亏了1万多元。


“幸福食堂可以实行市场化运营,既让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又规避廉洁风险。”潘家湾镇纪委书记余祥元就此同大家算经济账的同时,又算了一笔“廉洁”账。村里通过公开竞聘,一对厨师夫妻取得餐厅经营权。他们对村里老人实行优惠价,同时对外营业,还做早餐、桌餐,送盒饭、外卖,一个月有5000多元的利润。


“荤菜4元,素菜2元,米饭和汤免费。”年逾七旬的熊自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夫妇俩有15亩土地,其中9亩被征收,补偿金额17.2万元,另6亩土地外包,年租金1800元。


儿童游泳池投入运营后,水费、卫生费没着落。余祥元给村里支招,召开“村湾夜话”,让村民代表讨论:能不能收费?谁来收费?收多少?最后,村民一致同意,每个进池游泳的儿童收取3元钱。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在村群众文化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一幅幅手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二十四孝”创意漫画、村规民约十二条等,图文并茂,让清廉文化润物无声。该县纪委监委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打造清廉四邑的重要内容,推动实行由村“两委”主导,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主导+监督”模式,将操办婚丧事宜具体标准、规范操作方法、奖惩机制纳入村规民约,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适当简化程序、统一标准、减少花费。


注入“廉动力”,跑出“加速度”。近年来,四邑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越来越强,环境越来越美,获得“全国幸福社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村”“荆楚十大最美乡村”等2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来源:咸宁发布微信公众号、咸宁日报
记者:陈新 通讯员:戴莹

编辑:吕   希

审核:陈小彬
监制:朱封金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