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这些建筑或促进城市更新,或链接自然生态

全文7737字,阅读约需2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2024年建筑案例展示了世界各地的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包括巴黎奥运会微更新项目、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人造山峰及温室花园等。

02其中,巴黎奥运会以可持续性为核心主旨,利用城市更新方式将大量世界级建筑遗产变身奥运会赛场。

03另一方面,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人造山峰及温室花园体现了绿色转型,展示了上海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城市转变的努力。

04除此之外,挪威的Kunstsilo艺术博物馆、丹麦的萨米剧院、澳大利亚的悉尼达灵顿公立学校等建筑项目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每一年,世界各地的新建筑与历史建筑都有不少话题。

澎湃艺术从2024年的建筑案例中挑选了10座,这些建筑项目中,既有代表当下城市发展理念的项目,也有从本土文化出发,链接公众、链接自然的优秀案例。

在巴黎,夏季巴黎奥运会的建筑一改过往的新建场馆方式,而是对城市进行微更新,将遗产建筑纳入了奥运赛场。在上海,随着世博文化公园的人造山峰“双子山”及温室花园的对外开放,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美国丹佛住宅“垂直峡谷”,让人在住宅中感受自然生态。

随着都市的发展,文化场馆的建立成为近年来的大话题:在挪威,有粮仓改建而成的Kunstsilo艺术博物馆,也有融合北欧传统文化的萨米剧院,在烟台海边,有OPEN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时光塔;在医院、校园等建筑案例中,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设计的苏黎世儿童医院意在用建筑促进治疗,悉尼达灵顿公立学校则脱颖而出,获得2024年世界建筑奖。

法国巴黎奥运会与建筑更新

——巴黎,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在奥运会期间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相较于过去的建设全新场馆,巴黎因其巧妙的城市更新项目,将奥运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标志性地标,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大皇宫等,纷纷变为了奥运场所。

夏季,巴黎被奥运会赛事氛围点燃。开幕式沿着塞纳河岸绵延6公里,以露天的形式,打破了传统体育场馆的界限。这一“超常规场馆”的设计理念,将体育赛事与城市生活紧密相连,让纪念性建筑成为开幕式的天然背景。

与过往的一些主办方建造各种场馆不同,巴黎则是巧妙地运用了城市更新的方式,将大量的世界级建筑遗产变身奥运会的赛场。据悉,此次奥运会仅有5%的场馆是新建的,95%的奥运场馆都是既有建筑。许多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地标作为比赛用地。以可持续性作为核心主旨,这一做法也为探索城市更新、绿色转型等话题提供了跳板。

图片

埃菲尔铁塔体育场

事实上,直到19世纪中叶,巴黎都是旧城市代表,塑造巴黎城市风貌灵魂的力量则是奥运会。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巴黎借此开通了地铁1号线,以连接奥运会和同年举办的世博会场馆。这一场管即今日的巴黎大皇宫,也是此次奥运会的重点建筑项目。

奥运会期间,巴黎大皇宫完成了首阶段修复,并承办了奥运赛事。该修复项目由建筑事务所 Chatillon Architectes 负责,建筑师们参考了多份档案图纸和文件,试图在这座建筑的多样空间中创造出一种新的统一与连贯感,同时考虑到无障碍设计、交通流线改善以及自然光的运用。修复项目恢复了建筑原有的中轴线,并恢复了自1939年以来就未曾见过的圆形大厅的全景视野。周围花园则是受香榭丽舍大街启发,采用了可持续灌溉系统,种植了多样化的植物。

图片

巴黎大皇宫修缮

图片

作为击剑场地的巴黎大皇宫

此外,巴黎也将遗产建筑改造为临时室外竞技场。埃菲尔铁塔前的区域为沙滩排球和盲人足球比赛提供场地。而位于塞纳河北岸的协和广场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它见证了法国历史的变迁。奥运会期间,协和广场被改造成一个露天城市运动场馆,举办滑板、运动攀岩、三人篮球和自由式小轮车、霹雳舞等项目比赛。在郊区,凡尔赛宫则迎来了马术和现代五项比赛。在大运河西侧、宫殿花园中心的皇家星形广场上,搭建了一个临时室外竞技场,两侧设有观众看台。

图片

协和广场改建的运动场地

图片

水上运动中心

由荷兰VenhoevenCS事务所和法国Ateliers 2/3/4/联合设计的巴黎水上运动中心,连同其配套的人行天桥,作为此次奥运会中的新建永久性场馆,体现了全生命周期和多功能性的设计理念。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将自然生态系统的理念引入了圣德尼未来新城区的中心。在这个紧凑的用地上,方案种植了100棵树,以改善生活质量和空气质量,提升生物多样性。建筑主体采用木质材料,悬垂造型的屋顶,经过精确计算,以满足最小空间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空气体积,从而在未来50年内大幅降低空调成本。

翻新的设计理念是尊重历史,而现代化的修复和设计,则提升了建筑功能。巴黎奥运会的建筑项目意在重新连接巴黎,把艺术氛围浓厚的巴黎再次推荐给世界。(综合自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建日筑闻》)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温室花园

——当其他地区还在推平山坡以建造建筑时,上海的双子山是一个逆势而行的项目,在平坦的都市中心建造了一个人造山丘,旨在给城市居民带来徒步的乐趣。而在其背面的温室花园,则向公众展现了不同生态系统的联系。

图片

双子山

双子山位于世博文化公园南片区,占地约30万平方米,一座山高48米,另一座高37米,是空腔人工仿自然山林。尽管对外开放巧遇台风来袭,但开放当天仍有不少人冒雨前来攀登。

双子山区域地势北低南高,整体呈环抱之势,与水体形成公园的山水格局。双子山的山体形态以上海松江本土山体形态“九峰三泖”为原型,“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林为肌”,运用“堆山理水”的造景手法。远看是山,内里则采用空腔结构,一、二层设置了1500个停车位,四、五层则是展区和展馆,同时内部还有变电站等功能设施。在顶部,则有观景平台,可以将整个文化公园景色尽收眼底。

沿着山体,地面将建设约2.8公里的环形道路,为市民休闲散步和跑步运动提供方便。在很多人看来,双子山的高度不值一提,但其在规划布局、景观设计、功能设置上可谓用心。在景观方面,通过引入光、声等各种自然元素,营造仿自然山洞、一线天等景观,形成四季四景、山水相映的人工景观。水流从48米高的山顶落入地面湖区,公园西、北两面与黄浦江相连,对岸是徐汇滨江绿地。

图片

建设中的双子山及世博文化公园

无论如何,双子山都是极大胆的设计,但它也并非独立存在。在其边上,有DMAA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温室花园。这里曾是一座燃煤发电厂和钢铁厂的所在地,现已融汇传统与现代、工业与自然等对立元素,营造出独特的优雅氛围,展示了上海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城市转变所做的努力。

建筑的透明玻璃幕墙提供自然光,流线型结构使建筑轻盈如漂浮,顶部的绿色植被层有效隔热,减少能源消耗。整个建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模拟了沙漠的干旱环境,配有沙地和岩石景观,以及耐旱濒危植物;第二部分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而第三部分设有垂直花园,是一个可用于巡回展览的灵活空间。这些展馆上方的露台可以俯瞰公园和周围的城市景观。

图片

温室花园

图片

温室花园内部

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都是世博文化公园的一部分,除了保留的部分世博会场馆(法国馆改建为了罗丹艺术中心),这里还将建设大歌剧院、国际马术中心等,形成独特的大型沿江公园,让公众在都市中心享受艺术、歌剧、骑马、观赏园林等乐趣。(综合自澎湃新闻此前报道、《青年建筑》)

北京艺术文化中心

——京杭大运河畔,曾经是通州粮仓。现在,这座由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组成的艺术文化中心将向着承载本土和全球文化的“文化粮仓”前进。

图片

北京艺术中心 © 朱雨蒙

北京艺术中心地处通州区的城市绿心文化组团,周边汇集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公园绿地等一系列公共文化项目。该建筑由SHL建筑事务所、Perkins&Will 建筑事务所设计,包含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以及能够容纳各类表演和活动的绿心露天剧场。每年,这里将会举办近千场丰富多样的演出,内容从中国传统戏剧到歌剧,从管弦乐到舞台剧、舞蹈等,不一而足。

主创建筑师 Chris Hardie 说,“我们总是把这个项目看作是‘文化的容器’。这里曾经是为京城储备粮食的通州粮仓,现在我们要打造的是承载本土和全球文化的‘文化粮仓’,使其成为推动北京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枢纽。” 

图片

北京艺术中心外立面 © 朱雨蒙

位于绿心文化组团核心位置的表演艺术中心,被设想为京杭大运河畔的三盏由艺术点亮的灯笼。歌剧、戏剧与音乐等三个文化容器,以雕塑般的体量,形态融合通州当地的漕运历史与文化底蕴,重新诠释了古代运河沿岸的通州古粮仓。建筑形态与古老粮仓的屋顶造型彼此呼应,也隐喻了徐徐拉开的剧院帷幕与运河上传统船只的风帆。一个共享的平台层串联起三座剧场体量,经由通往四面八方、平缓延伸的台阶,平台将剧院大堂的公共空间向外延伸,使剧院内部空间与周边景观以及大运河交织在一起。

图片

北京艺术中心内部 © 朱雨蒙

“每座容器内的设计各具特色且与其功能紧密结合,例如歌剧院的形体是结合声学要求优化的结果。”项目总监陈超说:“但三座容器又浑然一体,仿若水边的三盏灯笼欢迎大家前来。”(综合自澎湃新闻此前报道)

挪威谷粮仓艺术博物馆(Kunstsilo)

——说到粮仓,柯布西耶在1923年的宣言《走向新建筑》中将其称为“新时代最初结出的华丽果实”。那么,粮仓成为废弃厂房时,又该如何处理它?挪威南部的克里斯蒂安桑德市给出了答案——改建成艺术博物馆。

图片

挪威克里斯蒂安桑的谷粮仓艺术博物馆(Kunstsilo) © Alan Williams.jpg

对现代主义者来说,筒仓是形式服从功能的完美体现,是剔除了多余装饰的储藏纪念碑和全球贸易的象征。在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已然被弃用的建筑呢?挪威克里斯蒂安桑的Kunstsilo艺术博物馆正是在一座20世纪30年代的旧粮仓基础上改造而成。收藏家尼古拉·唐恩(Nicolai Tangen)是挪威的 “万亿美元先生”,他希望在自己的家乡展示他的艺术收藏。他表示,这座建筑并不仅仅是一座私人博物馆,而是该市现有艺术收藏的共同家园。

站在博物馆的四楼,你可以向下俯瞰一条垂直的混凝土管,管子下面是成群结队的“蚂蚁”。你也可以抬头仰望,穿过更多的混凝土竖井,看到天空中的小圆圈。你可以模仿谷物的旅程,爬上其中一个圆筒内的螺旋楼梯,或者走在悬挂在另一个竖井上的玻璃地板露台上,漂浮在管状深渊之上,测试测试自己的胆量。在欣赏艺术之前,Kunstsilo首先是一个戏剧性的空间奇观。

图片

Kunstsilo的内部空间

图片

Kunstsilo的内部空间

Mestres Wåge Arquitectes 建筑事务所的马格努斯·沃格(Magnus Wåge)说:“我们决定将筒仓做成中心的雕塑,将其打造成一个类似长方形教堂空间。”展厅分布在这个巨大空洞的筒仓两侧,3000平方米的传统白色立方体空间共分三层,一边是新建的大楼,另一边是重建的旧仓库。在这一建筑中,被掏空的工业遗产成为了主角。

图片

位于港口边的Kunstsilo

建筑顶层则是一家拥有壮观屋顶平台的餐厅,后者向所有人开放。在这里,公众可以坐在一排排玻璃后面,让海风从缝隙中穿过,并欣赏港口另一侧的集装箱港口美景。公众还可以目睹巨大的游轮,而这些游轮每天将成千上万的乘客送入小镇。游轮的登陆区最终将通过一座天桥,它与博物馆的海滨长廊相连。(综合自《卫报》及澎湃新闻此前报道)

挪威萨米剧院

——这一公共建筑位于挪威芬马克高原,设计师将建筑的整体设计与周围的山丘和高度相协调,并将北欧萨米文化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理念相融合。

图片

萨米剧院© Lars Petter Pettersen

依然是来自挪威,萨米剧院位于芬马克高原,由建筑事务所Snøhetta设计,灵感来源于萨米文化,特别是驯鹿角和传统帐篷(Lavvu)的形式。建筑由三个相互连接的木质体块构成,标志性元素是倾斜的木质屋顶,倾斜角度经过精心设计,确保了极地气候条件下的排水功能,同时通过其几何形态,与周围的自然地貌形成了和谐的对话。

木材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用于建筑的外立面和内部空间处理,为了应对寒冷的极地气候,建筑的墙体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同时窗户的位置和大小经过精心计算,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能源消耗。设计师保留了建筑周围的自然地貌和植被,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如亲密的圆形前院和驯鹿围栏区域,将建筑与自然无缝连接。

图片

萨米剧院© Lars Petter Pettersen

图片

萨米剧院内部© Lars Petter Pettersen

室内的设计以简洁、功能性为主,同时融入萨米文化元素,开放灵活的空间支持教育和文化活动。天窗和大面积的玻璃窗使得自然光能够充分进入室内,营造出明亮、温馨的环境。

此外,该建筑还符合被动房标准,90%的供暖和制冷能源来自深达250米的地热井,实现了高度的能源自给自足。设计师在功能性、生态性和文化表达之间达到了和谐统一,因此该项目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萨米文化的象征与传承。(综合自《建日筑闻》及澎湃新闻此前报道)

苏黎世儿童医院

——这是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设计的医院,是一个朴素、宁静的森林温泉综合体。建筑师说,“我相信建筑可以促进治疗过程。”

图片

苏黎世儿童医院

通常,医院的天花板很低,走廊没有窗户,荧光灯很刺眼。在建筑设计中,对于病人、医生和访客来说,体验往往是事后才考虑的事情。建筑师赫尔佐格认为,“医院是功能主义思维的产物,忽视了人类的基本需求。”为此,他希望自己设计的医院能够做出回应,改变人们对治疗架构的看法。

这一新建的苏黎世儿童医院位于伦格区,坐落于名为布尔格霍尔兹利(Burghölzli)的山脚下,是瑞士最大的儿童和青少年医疗机构。这一建筑项目由著名的普利兹克奖得主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建筑事务所负责,将医院打造成一个宁静的空间,周围环绕着雕刻的木板条,种着高大的树木和蕨类植物,光线从大理石雕塑上反射出来,让人想到森林温泉综合体。

图片

苏黎世儿童医院

这一建筑项目包含两栋建筑:急诊科医院和研究教学楼。医院由三层混凝土框架构成,内部填充了复杂的木质结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其内部布局宛如一座小镇:各个医学科室就是街区,拥有广场和连接街道。三层楼的每一层都有一条中央主街,穿过各个提供方向指引并将自然光引入建筑的绿色庭院。病房的设计则是避免那种只是一排堆叠的单元的感觉,倾斜的木质屋顶和自然光,如同高山小屋的阁楼之感。而整个医院也充满了儿童友好的元素,从低矮的接待台,到摆放着软垫的小隔间及足够宽的走廊,应有尽有。墙壁上甚至涂上了一层涂料,以鼓励孩子们来涂鸦。

图片

苏黎世儿童医院内部

图片

苏黎世儿童医院内部

教学与研究设施位于北侧的一座白色圆柱形建筑中,中央设有一个开放的五层中庭。研究领域围绕这一交流核心进行布局。其下方,三座讲堂镶嵌在倾斜地形的地貌之中,周围环绕着研讨室和学生学习区。大规模的景观设计包括种植了250多棵树。

除了设计博物馆、剧院等大型项目外,近年来,赫尔佐格 & 德梅隆事务所也承接了多个医疗康复的建筑项目。赫尔佐格说:“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被忽视的地区,但我相信建筑可以促进治疗过程。”(综合自《卫报》《建日筑闻》)

悉尼达灵顿公立学校

——这一设计夺得了2024年世界建筑奖。经过改造后的校园以砖石住宅和工业环境为灵感,又与土著文化元素紧密联系,在保留原有文化遗产基础上,提供了崭新的现代化学习环境。

图片

改建后的悉尼达灵顿公立学校

由澳大利亚建筑公司 FJC Studio 改造设计的悉尼达灵顿公立学校(Darlington public school)击败了摩天大楼、博物馆和交通枢纽项目等200多个竞争对手,夺得了2024年世界建筑奖。

达灵顿学校,坐落于悉尼市郊,紧邻雷德芬与新兴国际小镇的学府,2023年,经过改造后的达灵顿学校重新开放。为庆祝与土著文化的紧密联系,设计师将相关元素融入学校建筑的特色和外观中。校园的设计结合了带有特色的锯齿形屋顶、角型砖造校舍及户外景观空间,包括一个大型篮球场和社区花园。柔和的金属挡板围绕著一系列露天阳台,使日光得以进入,同时保护学生的隐私。设计师通过在学校大厅、接待处和教室放置原住民艺术作品来保留这一文化遗产。原校区墙壁上的原住民壁画也被复制到新建筑的外墙上。

图片

校园入口处

图片

改建后的悉尼达灵顿公立学校内部

至于景观美化方面,设计师也进行了细致的考量。未来的开发阶段,将特别引入本土植物,打造一个独特的社区花园。这个花园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将成为学生学习土著烹饪和文化的实践基地,让他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魅力。FJC Studio合伙人亚历山德罗·罗西 (Alessandro Rossi) 表示,“在众多大型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也证明了在设计中校方及社区参与的推动成果。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将在建筑中度过时光的孩子们。这是一个未来许多年都能充实生活的地方。”(综合自《卫报》及澎湃新闻此前报道)

山东烟台时光塔

——时光塔对外开放后,吸引了不少公众前来参观。这一海边的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如同巨大的“日晷”,意在唤起人们对于时间和自然现象的感知。

图片

烟台时光塔

由OPEN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时光塔位于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金沙滩海边,是一座多功能的公共文化建筑,包括室外剧场、空中图书馆、数字展廊、咖啡休闲等功能,顶部还有一个独特的半室外“现象空间”。

时光塔高50米,底边是一个直径50米的正圆,主体为白色清水混凝土。该建筑的形态来自太阳的运动轨迹,以剖开的结构面向大海,重新唤起人们对于时间和自然现象的觉知。据悉,设计最初的起点,是烟台久远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文化。从烟台出土的太阳纹陶片看到,这里是中国最早产生拜日文化的地区之一,而“烟台”的名称,则来自于明代的瞭望塔(烽火台)。

图片

烟台时光塔

现在,时光塔是一个文化中心,也是海洋景观瞭望台、环境教育基地、市民活动广场。建筑下方室外剧场的舞台与建筑的底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建筑的中部,两层混凝土壳体之间迂回升起的坡道空间是一个多功能的数字展厅,设有数字屏幕和投影。人们上下来回穿梭,每一次坡道折转的瞬间,都是不同高度的海景体验。建筑的上部,则是一个倒置的壳体,容纳了图书馆及位于其上的“现象空间”。图书馆融合传统及电子阅读,有临海的落地玻璃幕墙。“现象空间”是个半室外的留白空间,面朝大海像一个水平展开的取景框。

图片

烟台时光塔

OPEN也设计了时光塔脚下的时光广场,这是一个完全公共和开放的空间。在室外剧场没有演出的时候,它的舞台变成有雾喷和喷泉的活动区域,吸引众多孩童的嬉戏。广场从舞台的另一侧缓缓升起,又形成一个更大尺度的露天剧场。两种不同尺度的观众席的并存,让室外剧场可以承担不同的演出活动。(综合自OPEN 建筑事务所)

宜兴UCCA陶美术馆

——这是日本建筑大家隈研吾的新作,以“陶土”为核心意境,用陶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将传统陶土融入现代建筑理念之中。

图片

UCCA陶美术馆

由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KKAA)设计的 UCCA 陶美术馆位于原紫砂二厂遗址上改建而成的陶二厂文化街区,四周环绕着众多工厂和工作室。此项目与该地区的广泛再开发计划相契合,旨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陶艺文化中心,包括工作室和作坊,也保留了昔日陶艺工厂的遗迹。

隈研吾以“陶土”为核心意境,首次大规模使用陶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将传统陶土融入现代建筑理念之中。建筑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的形态设计,旨在模仿山脉的轮廓,融合了该地区的历史与地理背景。

图片

UCCA陶美术馆外立面

图片

UCCA陶美术馆外立面

建筑外立面则采用了手工烧制的陶板,呈现出自然渐变的窑变色彩,其色彩灵感源自宜兴著名的紫砂。隈研吾说,“陶板具有如中国茶具般的温暖质感,以及黏土颗粒带来的轻微粗糙感,它体现了这座拥有超过1000年历史的陶艺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图片

UCCA陶美术馆内部空间

美术馆总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共两层。内部空间采用灵活布局的多展厅设计,适应不同规模与类型展览的需求。此外,馆内设有独立多功能厅、演讲厅、会议室、艺术商店、咖啡厅及休闲区,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艺术体验。此外,隈研吾还设计了视觉通透的通道,与广场、河流以及园区内的历史遗迹相互连接。这一美术馆的落成,也为宜兴这座千年陶都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综合自“青年建筑”UCCA公众号)

美国丹佛住宅“垂直峡谷”

——这是MAD建筑事务所的新项目,创造出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居住体验:居民可以在住宅中漫步、探索,如同在山麓和峡谷中徒步旅行。

图片

美国丹佛住宅“垂直峡谷”

丹佛位于科罗拉多州东北部,坐落于落基山脉前缘连绵起伏的高原上,是全美最受欢迎的登山目的地之一,也是典型的美国高海拔城市。住宅项目“垂直峡谷”位于城内的艺术街区River North(RiNo)。在住宅“垂直峡谷”中,一条横跨10楼的“裂缝”从中间裂开,仿佛自然侵蚀产生的“峡谷”。这一“裂缝”的设计将天然地貌引入城市社区,为城市空间注入自然与活力,让居民在欣赏宏伟自然地貌的同时,感受城市里近在咫尺的垂直自然。

图片

丹佛住宅“垂直峡谷”

图片

丹佛住宅“垂直峡谷”内部

MAD设想创造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居住体验,居民可以在其中漫步和探索,从6层至9层,沿着“峡谷”小径到达楼内的公共设施,如健身房、公共会客室、室外花园等。而“裂缝”沿着大楼直上,可到达约630平方米的屋顶景观露台。这个以高山台地为灵感的空间设有游泳池、水疗中心和户外花园,也可一览落基山脉和丹佛天际线。

“裂缝” 中的公共空间和居住单元阳台将布满耐旱景观绿植。其灵感汲取于科罗拉多州多样的生物群落,反映了科罗拉多州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植物群落组成,并随着四季变化而变化。建筑师希望这一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生长的地方,为居民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公共社区空间。在这里,居民可以共同探索生活方式的更多可能性。(综合自“城市环境设计UED”)